近日,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在採訪中終於承認中澳關係"緊張"。

在接受電視媒體採訪談及澳中關係時,面對主持人的不斷追問,特恩布爾不那麼流利地表示:澳中關係的確"有些緊張"。

特恩布爾在採訪中含糊其辭、吞吞吐吐:"我想說的更準確一些。我會說…的確…確實比較緊張…(我們和中國的關係)之間確實有一定程度的緊張。而這種緊張源於中國對我們反外國干涉法的批評。"

(圖爲特恩布爾接受3AW廣播採訪現場。)

一言不合就"甩鍋"給中國,這位澳大利亞總理的做法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2017年底,特恩布爾政府稱在"考慮到來自一些國家的干預因素"後,宣佈擬定新的反間諜法。隨即,一些澳媒捕風捉影地炒作所謂中國對澳進行"影響滲透"。當時,特恩布爾頒佈的法案不僅遭到澳國內學者的反對,《紐約時報》也稱"這樣極端的做法會加劇澳大利亞的反華情緒"。

(12月5日特恩布爾宣佈制定新的反間諜法案。)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曾毫不客氣地批評道,澳領導人言論毫無原則地迎合一些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充滿對中國的偏見,純屬捕風捉影、無中生有,毒化了中澳關係氣氛,損害了兩國互信與合作的基礎。

特恩布爾不時"大放厥詞"可謂讓中澳關係磕磕絆絆。他曾用中文說"澳大利亞人民站起來了"反對中國"政治干預",隨後又說孫女用中文叫"爺爺",表示自己不可能反華。這一系列事件在去年年底掀起不小的波瀾。

(相關視頻報道截圖。)

也從彼時起,中澳關係不斷加劇的緊張氛圍令澳洲各界憂心忡忡。

日前,多家澳媒報道稱,欲來中國參加澳大利亞年度貿易和商業博覽會的澳政府官員發現,他們的簽證申請遭到拒絕。

雖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已在4月1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該報道純屬無稽之談,根本不存在這一情況。

然而,有關中國"拒籤"的傳言依然在澳國內輿論迅速發酵。

澳大利亞自導自演的這幕鬧劇,凸顯了本國民衆對政府外交政策的焦慮感。但有些澳大利亞官員還在試圖"粉飾太平"。

《澳大利亞人報》刊文稱,澳財長莫瑞信否認與中國關係存在問題:"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很好。中國是我們最大的貿易伙伴,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澳大利亞……這將會持續下去,因爲我們很好地管理着這段關係。"

還有些官員在急忙安撫國內情緒。澳媒稱,澳總理及內閣府祕書帕金森在11日的一次講話中向商界保證,政府將致力於與中國建立牢固的關係。他還表示,任何有關"反華"的說法都是"毫無根據的"。

如今,澳大利亞上至專家學者,下至普通民衆,都開始反思在該國一度甚囂塵上的"中國滲透論":炒作"反華"吃虧的只能是自己。

據《澳大利亞人報》報道,礦業大亨福里斯特呼籲澳政治人士停止"反華"言論,他說,繼續"挑事"會讓每個澳大利亞人付出高昂代價。

(特恩布爾與福里斯特。)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副教授簡·戈利則指出,部分澳政客對華"又吵又鬧"的把戲必須停止,澳大利亞必須接受中國的崛起,否則只會承受嚴重經濟後果。

在戈利教授看來,中國不是在"上升中",而是"已經崛起"。而澳大利亞從中受益良多,不管是在貿易、投資、教育、旅遊、農業等領域,還是爲澳大利亞貢獻"活力"的中國移民,叫囂"中國滲透論"就是在傷害這些產業和羣體。

這不,澳大利亞名校的校長都坐不住了,直接組團來中國示好。

澳媒稱,澳"八大名校聯盟"旗下院校中的6名副校長下月將赴中國交流,他們肩負着一項重要任務:緩和當前兩國教育領域的緊張關係,重啓中澳教育合作的大門。

去年12月,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教育合作"風波"不斷。當時中國駐悉尼總領館曾向中國學生髮出赴澳留學安全預警,而中國方面也取消同澳政府和教育機構之間的有關會晤安排。

除了教育機構和學者,越來越多澳媒也開始勸說政府重新審視與中國的關係。大部分澳大利亞民衆更是無比盼望兩國關係能重歸於好。有網友就如此質問澳政府:"我身邊很多中國朋友,都非常友好,我還想去中國玩呢,爲什麼不能好好相處?"

在12日的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也強調:希望澳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礎上,多做有利於增進雙方互信與合作的事,確保中澳關係沿着正確軌道向前發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