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当初司马懿之所以能成功夺得曹家的政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曹爽面对他发动的政变,并没有多做抵抗就直接选择了投降,这才令司马懿政变成功。

  其实关于曹爽的做法,很多朋友都表示不能理解。要知道那时候曹芳还在他的手中,正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他下达的命令就是天子所下,天下人谁敢不听?而且城中的军队虽被司马懿所掌控,但是别忘了中领军别营还在城南,而洛阳典农也在城外,其实他手中所掌握的军队,是完全可以对抗司马懿的。

  可以曹爽是要人有人,要优势有优势,如果他坚决抵抗到底的话,司马懿绝对不会那么容易就政变成功的。那么为何曹爽抵抗也不抵抗一下,就直接选择了投降呢?小编认为,有几点原因十分的关键。

  首先,他担心自己家人的安危。要知道曹爽三兄弟虽然是和曹芳一起去祭陵了,但是他们的家人可都还在城中,这一点他不得不考虑。如果自己进行反抗的话,司马懿势必会拿家人的性命来威胁自己,到那时候,谁也无法保证司马懿会不会拿他的家人开刀。因此,为了保住自己的家眷,曹爽也不能进行抵抗。

  其次,他对司马懿的判断出现错误。在他看来,即便是自己选择了投降,司马懿也不会杀了自己,毕竟之前他也仅仅是夺了司马懿的权,而没有去动他的人,他和司马懿之间不存在什么血债。而且司马懿之前也从未残杀过任何人。因此在曹爽看来,自己投降之后依然可以过上好吃好喝的日子,干嘛还要冒险去抵抗司马懿呢?

  其三,曹爽对于自己并没有必胜的把握。首先,司马懿是什么人,人家可是以能征善战而出名的,因此从这点上来说,曹爽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轮打仗的话,一定不是司马懿的对手。而且无论是中领军别营,还是洛阳典农,都是一些杂牌军。而司马懿手里却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军,相比较之下,曹爽自然也就没有必胜的把握。

  最最关键的是,那时候曹芳尚且年幼,威望还不是很高,他不能确定诸侯们会不会站在他这一边。因此,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曹爽才不敢以身犯险,干脆决定不抵抗司马懿,直接选择了投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