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放假,倆個月,我準備一個月參加學校裏的實踐活動,再一個月呆在家看書,古人所謂知行合一,若此,總比去年暑假在家玩遊戲看手機好,也算的上合理利用時間了。

我一開始想去支教,後來又沒有去。原因是,我覺得支教無法勝任,教的是小學生,中學歷史知識對他們來說是很喫力的,而我講課缺乏耐心,很難說是一個好老師。但是如果做博物館講解的工作,我可以發揮自己大一一年的看書優勢,學以致用,想必不是一件難事。而且以後去全國各地博物館,再也不會霧裡看花,想想還是蠻開心的。

為期4周的實踐是這樣安排的,2周背稿,2周講解,背稿方面原來只要1周,但是我們有幾位隊員沒有完全爛熟於心,所以第2周和第一週一樣,有很多次的試講,博物館講解員熱情的給我們解答疑惑,指點動作,我們學到了很多講解的細節。比如我剛開始手指的擺放位置不標準,講解過程中沒有和觀眾眼神交流,指向手勢不對等,後來我慢慢改正,終於解決了這些問題,對我來說,進步還是很大。

本來我想按自己的思路去講解,但是限於不同人羣的效果,後來放棄了,還是和大家一樣比較容易獲得觀眾的讚賞。我的思路是:講解員最好是隨身答題顧問,觀眾有什麼問題,我隨時回答。別瞎逼逼,他們自顧看自己的,有什麼想問的,問我了我再告訴他們,並且馬上給出簡明扼要有洞見的解釋性描述性答覆。總之,這樣做失敗了,觀眾全程一個問題都沒有!這種情況是大多數,當然,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他們怕我回答不出來很尷尬吧。

博物館的觀眾,最喜歡問的問題是展品是不是真的,當我和他說沒註明複製品的就是真的,他必定要搖搖頭說,我覺得真的不能拿出來給我們老百姓看。這類觀眾讓我覺得我更應該普及常識,去改變這類觀眾的認知,我想,這也是博物館存在的目的之一吧。

起初是觀察講解員的動作,學習她們的語氣,並且花了很久的時間查找文物典故和由來,豐富講解內容。到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風格,可以應付一大批人,遊刃有餘的帶領他們按照排序參觀完整個展廳,順帶說幾條鑒別文物的竅門,穿插幾個歷史故事。還有時候遇到歷史教授,閑聊中得知他竟然是我所學專業的前輩級人物,膜拜之。

身為博物館志願者,除了能熟悉館裡的藏品和背後的故事,更有意思的是能夠有機會接觸到有意思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