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默默無聞地奮戰在自己的勞動崗位上,這些最普通的勞動者,雖然沒有“勞模”的稱號,也不曾獲過什麼勞動獎章,但是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職業精神的涵義。


三明日報《都市特刊》“五一”特別策劃“我勞動,我快樂”,記者將視角聚焦身邊的普通勞動者,記錄他們的生活境遇、人生況味以及他們的志趣和理想,探尋勞動的收穫,也分享普通勞動者的獲得感。



  “我想爲人民服務”  ‍


潘心昌(右)

潘心昌是三元區東霞新村義務巡邏隊員,他的志向讓人欽佩:加入中國共產黨,爲人民服務。
  因爲表現良好,潘心昌在2012年如願入黨。東霞社區黨支部書記葉淑芳說,退休十幾年了,還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她知道的,只有潘心昌一人。
  1970年,潘心昌轉業至國營八四七零廠,2000年退休。上世紀九十年代,東霞新村人流複雜,治安狀況欠佳。一羣離退休老同志站了出來,爲大家義務巡邏,風雨無阻。他熱心、豪爽,當過兵,當時的周世明隊長就拉他“入夥”了。
  像潘心昌這樣的老漢隨處可見,但潘心昌不像別的老人,比如沒事就下棋打牌,聽曲養生,他總想爲大家做些事。
  潘心昌的父母早早就離世了,他認定是社會、黨組織培養了他。在部隊時,潘心昌就一心想入黨,因爲調動頻繁,沒入成。他說:“黨員就要爲人民服務,不然就別入黨。”
  生活中,潘心昌按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葉淑芳說:“加入義務巡邏隊後,潘心昌工作非常積極。他有一手好木匠活,就自己準備了工具,幫社區修理桌椅。他熱心社區建設,哪裏路燈壞了,哪裏有人亂停車,哪裏有人深夜擾民,他總是積極地反映、勸導。時間久了,很多居民都知道,遇着事可以和老潘說。”
  某夜,一戶房東老夫妻和房客小夫妻指着鼻子罵上了,小夥子暴跳如雷,舞着棍子,怒罵聲遠遠地就能聽到。四周圍了一羣人,無人敢勸阻。
  潘心昌正好巡邏至此。他馬上撥開人羣,走近兩步,大喝一聲:幹嘛?把棍子放下!把雙方都鎮住了。
  再細問,才知道是老太太想收回房間,另作他用。可租房時間還沒到,雙方就吵了起來。
  潘心昌把雙方分開,他先和老太太講道理:“租期沒到,你不能趕人走,這是你不對。”他又勸小夥子:“幾十塊的房租,不能好好說麼?把老人打死了,你有什麼好處?”
  雖然忿忿不平,小夥子卻也不再爭執,一場風波就此平息。第二天,老夫妻再次感謝潘心昌,說要不是他,自己可能就要捱打了。
  老伴對他很不滿意,經常數落他:管什麼閒事,小心被人打!潘心昌對她說,總要有人敢管事,大家都顧着自己,風氣就壞了。
  潘心昌74歲了,依然中氣十足,有着壯實的身板。他豪放,性子直,敢直言,聊到激動處,雙眼圓睜,大手揮舞,話音震耳。他說,只要身子骨還硬朗,就要堅持巡邏下去。


  

“靠勞動吃飯,不丟人”


杜祖林


凌晨2點,人們還在睡夢中,杜祖林就已經起牀了。
  杜祖林是梅列區乾龍社區的清潔工,按規定,凌晨6點之前,他必須把負責區域裏的20多個垃圾桶拖到集中清運點,以免影響居民白天出行。
  杜祖林說,滿滿一桶垃圾將近100斤,雨天裝水後,還會更重。一些居民往垃圾桶裏扔建築垃圾,讓這個64歲的乾瘦老頭不堪重負。
  天亮後,杜祖林還要負責打掃40多個單元樓道,一星期內,他要清掃2遍。遇着牆上的小廣告,路邊的雜草,他也要一一清除。
  杜祖林是安徽人,30多歲的杜祖林跟隨父親、叔叔到梅列區當了清潔工。他見證了重機廠地塊的拆遷,乾龍社區的興起。
  辛勤勞作20多年,杜祖林變得又黑又瘦,老駝着背。皺紋深深地嵌入了他的臉頰,皮膚像乾枯的樹皮,非常硌手。
  工作辛苦,收入菲薄,杜祖林卻沒有因此懈怠。乾龍社區的工作人員說,遇上管道堵塞,雨天積水等緊急情況,他們都找杜祖林,因爲他最認真負責,活兒做得仔細。
  有一次,老乾龍居委會附近的一條水溝堵了,積水漫上了道路。社區工作人員又找來了杜祖林。
  杜祖林一查看,發現積水有半米多深,堵滿了塑料袋、果皮、包裝盒等垃圾。旁邊是一家汽車修理店,污油、廢水流進了水溝,氣味刺鼻,聞着想吐。
  杜祖林用工具把大樣的垃圾勾出來,再挽起袖子,伸手探進污水中,把剩下的細碎小件和淤堵的泥沙掏出來。這樣的滋味不好受,但杜祖林從不抱怨推辭,他說,自己只想把工作做好。
  杜祖林和老伴、兒子、兒媳都是在冊的清潔工。兒子還開出租車,兒媳另打了零工,生活雖然清貧,卻也安穩,杜祖林和老伴總是笑呵呵的。結婚後,兒子買了一套二手房,給老杜添了個小孫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杜祖林說,清潔工常遭人白眼。20多年來,常有人對他說,換個工作吧,清潔工又髒又累,丟人!他卻說,自己不偷不搶,靠勤勞吃飯,不丟人!
  

“年輕就要奮鬥”


曾小倩

當同學們還在爲就業奔波,24歲的曾小倩已經和小夥伴開創了自己的事業——蘭亭書苑書法培訓機構。
  曾小倩是三明學院的學生,去年6月剛畢業。大四那年,班上的同學都在準備教師招聘考試,她卻醞釀着別的想法。
  曾小倩從小學習書法,有不錯的功底。大一時,她加入了教育與音樂學院的書法技能組。技能組沒有老師,由師兄師姐帶師弟師妹,學生來當輔導員。因爲技能突出,到了大三,曾小倩成了總輔導員。
  能不能把愛好變成職業?曾小倩和3名同學、朋友志同道合。大家都有書法功底,也都喜歡孩子,熱愛書法藝術。大家也認定,少兒培訓前景廣闊,年輕人自主創業,有前途!
  去年3月份,由曾小倩領頭,幾個人籌齊第一筆資金,在梅列區陽光城租房、設點。4個人分批外出受訓,學習營銷、團隊管理、教學模式等專業知識,接受一整套成熟的經驗。大家發傳單,做地推,搞優惠,收穫了第一批學生,有60多名孩子和他們的家長來試聽課。
  一羣小丫頭片子,靠譜嗎?你們是哪裏的老師?有相關資質嗎?學生雖然來了,家長們卻仍是忐忑。
  曾小倩說,書苑的全職教師都是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專業水平有保障。對書法幼兒教育,她也有自己的理解。
  “書法比較枯燥,老師應該和孩子有良好的互動,讓書法課活潑、有趣。”曾小倩說,“我們編寫了許多小口訣,有趣、好記、易懂,幫助孩子掌握基本的書寫知識。”
  書苑還開設了家長小課堂,讓家長也認識、瞭解書法,方便在家輔導孩子。
  試聽課上完,學生、家長的反響很好,有40多名學生正式報名學習。曾小倩和夥伴們很受鼓舞。
  口碑就是最好的宣傳,蘭亭書苑的名氣漸漸大了。之後,曾小倩又和別的培訓機構合作,共享生源,學生越來越多。
  去年底,蘭亭書苑舉辦了一場家長會,近700名家長齊聚一堂,表彰優秀家長,展示學員風采。曾小倩登臺,向大家介紹師資文化。
  去年6月,曾小倩註冊成立了三明蘭亭藝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教師人數也增加了。現在,蘭亭書苑有全職教師5名,兼職教師4名,助教老師20多名,學員近千名。
  曾小倩說,書苑已漸漸走上正軌,今後,將弱化營銷宣傳,注重教學創新,提升教師素質。她說,年輕就要奮鬥,再妙的廣告,也比不上過硬的教學質量。


他們雖然是普通勞動者

卻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一個新的天地

“所有的幸福都是努力奮鬥得來的”

願這個世界不辜負這些辛勤的追夢人

致敬所有的勞動者

  祝大家勞動節快樂!


(三明日報記者 詹鐵笛 文/圖)


來源:三明日報

本期編輯:涵子 靈雨

投稿、爆料、投訴郵箱:[email protected]


(下文爲推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