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是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数据显示,国内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其中汽车有2亿辆,轮胎市场的潜力可见一斑。巨大的市场潜力给轮胎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20年,全球轮胎需求量可超过25亿条,年复合增速在3%-5%左右。

  此前有杂志社发布了国内轮胎企业排行榜,上榜的企业有山东玲珑轮胎、赛轮金宇、厦门正新橡胶等。此次位居榜首的依然是中策橡胶,它再次蝉联行业第一。对于这家企业或许大家有些陌生,但其实中策从创立至今已经走过六十个年头,同时也是全球轮胎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国产轮胎的龙头品牌,旗下轮胎产品已经销往世界各地,年销量超过5000万条轮胎。

  公开的资料显示:中策橡胶创立于上世纪50年代。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轮胎生产商,以及汽车后市场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轮胎企业,现已具备年产超五千万套、一千多个品种规格汽车轮胎的生产能力。旗下拥有朝阳、威狮、好运、全诺、雅度五大知名品牌,其产品线涵盖卡客车轮胎、乘用车轮胎、摩托车轮胎、自行车轮胎等领域,在全球各地拥有乘用车门店超1.3万家,商用车门店超2.8万家。

  作为中策的掌门人,沈金荣曾被媒体誉为轮胎大王,这些年一直推动中策的轮胎走向世界的舞台,在这几十年的发展中,企业并不是一帆风顺。曾经有美国媒体报道称,中策橡胶生产的轻卡汽车轮胎有可能存在问题,企业瞬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面对危机之势,沈金荣立即成立处理小组,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反驳。后来经过一系的事实证明,那次意外是由于车主使用了不同品牌及规格的产品,才导致问题的发生。而中策橡胶的产品在检测中发现质量远超当地标准,成功用质量折服美国人。

  沈金荣心里非常清楚,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要想真正要成为一家世界级的公司,要与国际品牌进行市场争夺,走出海外建造工厂是一定要走出的一步棋。他考察过全球多个地方,最终选择了泰国,除了原材料丰富以外,供应链情况比较其地方要完善一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沈金荣曾表示:“海外建厂其实非常费钱。买完了地并不等于就建好了工厂,还需要扎扎实实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

  目前,泰国基地可年产半钢子午线轮胎850万套,全钢子午线轮胎210万套,斜交工业胎30万套,摩托车胎100万套,全钢工程胎计划达成1.2万套,当地的营业收入已经占到集团总营收的十分之一左右,是中策在东南亚重要的生产基地。

  根据最新给出的数据显示,中策全年销售收入达到267亿元,全钢轮胎销量超过1900万条,远超国内其他品牌的轮胎企业;半钢轮胎销量达到3657万条,同比增长超12%;斜交轮胎销量为333万条,同比增长近5%。去年在轮胎行业供大于求、整个市场一片低迷的大环境下,他们仍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