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貝日記》原件入藏中央檔案館,歷史上的他是怎樣在災難中保護中國人的?

2007年12月,南京大屠殺70週年,我到南京去採訪了幾位當年在拉貝的家中避難的倖存者,他們當時已經80多歲了,記憶力還很好,向我講述了拉貝和他建的避難所,以及拉貝是怎麼保護中國人的。

拉貝故居陳列的拉貝先生和夫人照片

他們告訴我,南京大屠殺60週年時,拉貝的孫女萊因哈特夫人曾經到南京來,尋找過祖父救下的602位中國人。

在自己家容納了602中國人

拉貝先生1937年為什麼會在南京呢?我走訪他的故居南京市廣州路小粉橋1號時,看到了他的故居里還有一些70年前的西門子電器。原來,他是德國西門子公司駐南京分公司的經理。他保護的人,大多是周圍普通市民。比如我採訪的當年84歲的穆喜福老人,家裡是賣菜的。日本人進城後,幾十口子親戚都躲到穆家,後來,拉貝把他們叫到自己家裡,一部分藏在了防空洞裏。防空洞很大,是1937年8月份,拉貝帶著鄰居們一起挖出來的。防空洞裏住不下的人只能睡在棚子裏,棚子的地上鋪了新買的稻草,人就直接睡稻草上,也就是打地鋪。

當時的廣州路上的2號、4號、6號、8號、10號後門都通往拉貝家,所以這一帶的鄰居全都搬了進去。這些南京老人,不像我們這樣稱這位德國人為「拉貝先生」,而是稱他「老毛子」。但當時的拉貝並沒有留絡腮鬍子,而是光頭並且臉颳得很光凈的形象。因為他是西方人,所以鄰居都叫他「老毛子」。

拉貝帶領鄰居挖的防空洞

納粹黨旗鋪在花園裡驅走日機

老毛子拉貝在自家花園裡的地面上,鋪開一面大大的「國家社會主義黨黨旗」,這面旗子6米長3米寬,上面兩個巨大的英文字母N和S,構成了我們常說的納粹「萬字旗」。意思是告訴空中的日機這裡有他們的同盟者,不要往這裡丟炸彈。拉貝的確是「國家社會主義黨黨員」即納粹黨黨員,但他不是法西斯分子。

 拉貝當年的家

 拉貝家再大,602人怎麼喫,怎麼住都是個大問題。搞管理出身的拉貝,請每個家派代表登記飲食和日用需求量。拉貝根據這個需求量進行採購。買進大米、蘆席、稻草、蠶豆。為什麼要進蠶豆?因為拉貝聽中醫說蠶豆可以除濕氣,他怕睡在地上的鄰居受了濕氣,所以就專門從上海買蠶豆給大家喫。

擔任國際安全區委員會主席

 沒過多久,拉貝就收到了讓他回德國的命令。1938年的1月2日拉貝給西門子公司駐上海的經理邁爾寫了封信,這封信的抬頭是寫給上海董事會的,從這封信中可以看出,公司要求拉貝到武漢去,拉貝說自己的義務是「在危難中不能對他的中國僱員韓先生及家屬以及工人們棄之不顧,他們已經逃到我的公司裏來住了。」他和公司的通信,被南京大屠殺史料研究人員在德國找到,這些文獻既是國際安全區救助難民的記錄,也是日軍在南京殘殺和平居民的文字見證,這封信也被收入《南京大屠殺史料集》第30卷。

  故居中的拉貝雕像

公司給拉貝的電報問拉貝在幹嘛?他沒有迴避,他回答:「我接受了在這裡成立的國際安全區委員會主席的職務,它是20萬中國非戰鬥員人員最後的避難所。」也就是說,拉貝不僅只救助了602位鄰居,還以自己的身份,對更多中國難民進行了人道救援。

  日本人進城後形勢失控,連他們的同盟國德人的家也不能倖免。南當時有60多處德國家庭,其中有40家被搶,日本人燒了4處德國人的房產。拉貝家裡在也跳進過日本人,鄰居們把他們抓住交給拉貝,他們想從大門出去,拉貝讓他們從哪兒來就從哪兒回去,又讓他們跳牆出去了。

南京人對拉貝的回報

  拉貝所主持的國際安全區佔南京當時市區面積的八分之一。這裡收容有25萬難民和放下武裝的國民黨軍人。拉貝利用自己這一特殊身份使他在南京保護中國人並正面與日軍交涉,他還給希特勒發了一份圖文並茂的日軍血洗南京的材料。他的義舉使他回國後竟無處容身。二戰結束後他因為是納粹黨黨員被當作納粹分子飽受凌辱窮困潦倒。德國對他的審查直到1947年纔算結束,最後被認定為非納粹分子。

 這是當年拉貝給女兒買的中國娃娃,一個穿中式大襟藍布襖的中國女子

 被他拯救的南京鄰居們獲此消息,從1945年開始往德國給他寄食品。這些遙遠的慰籍使拉貝相信,南京沒有忘記他。


約翰·拉貝

1882年11月23日出生於德國漢堡。早年喪父,初中畢業後,他當過學徒,做過商行夥計,後到非洲工作,因染上疾病,不得回到德國。1908年,約翰·拉貝第一次踏上了前往中國的旅程,從此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起初,約翰·拉貝在瀋陽、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經商。1931年,約翰·拉貝任德國納粹黨南京分部副部長。

南京國際安全區

1937年,日軍開始對南京狂轟濫炸。時任西門子公司駐華總代表的約翰·拉貝,與十幾名西方人士、中國大學教授、商人等建立了「南京國際安全區」,並成立私人機構 「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約翰·拉貝任主席,金陵大學教授斯邁思(美國)任祕書長,金陵大學校董會董事長杭立武為中方總幹事,基督教青年會中國區負責人費齊(美國)為外方總幹事。成員有:

中國籍:

許傳音,南京紅十字會副會長

美國籍:

馬驥(牧師),美國聖公會;

皮克林,美孚石油公司;

貝茲,金陵大學教授;

莫爾斯(牧師),美國長老會;

特里默(醫生),金陵大學醫院;

裏格斯,金陵大學教授;

英國籍:

芒羅·福爾,亞細亞石油公司;

希爾茲,和記洋行;

麥凱,太古公司;

利恩,亞細亞石油公司;

德國籍:

舒爾茲·潘廷,興明公司;

史波林,上海保險公司;

丹麥籍:

漢森,德士古石油公司。

不管當時成立南京國際安全區的初衷是什麼,但南京淪陷,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它立即就成了大量來不及撤退的中國難民的避難所,在它的庇護下,拯救了超過25萬流離失所的中國人的生命。為什麼要羅列以上名單的原因?因為我們在感知歷史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了向英雄致敬!


難民收容所

南京國際安全區以美國駐華大使館所在地和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金陵神學院、金陵中學、鼓樓醫院等教會機構為中心,東面以中山路為界,從新街口至山西路交叉路口;北面從山西路交叉路口向西劃線至西康路;西面從上面提到的北界線向南至漢口路中段再往東南劃直線,直至上海路與漢中路交叉路口,總面積為8.6平方公里。

南京國際安全區內分設交通部大廈、華僑招待所、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最高法院、金陵大學等25處難民收容所。其中金陵大學設立的難民收容所為當時南京最大的難民收容所,收容難民最多時達3萬餘名。約翰·拉貝在南京的住宅也是這25個難民收容所之一,這個小院保護了600多位難民免遭日軍殺害。拉貝先生親眼目睹日軍暴行,在這裡寫下了著名的《拉貝日記》,成為日本侵華罪行的鐵的證據。約翰·拉貝雖然是納粹黨員,但他卻有一顆高貴的靈魂,有著菩薩的心腸和俠義的品質,他乾的都天使所乾的事情!

活菩薩

約翰·拉貝利用自己的納粹馬甲,不顧生命危險,與日軍鬥智鬥勇,反覆交涉,不停抗議,阻止日軍的恣意侵犯和屠殺。他帶領他的委員們,尋求國際援助,多方募集資金,購買糧食和藥品,為難民提供幫助。甚至歷盡艱辛,專門從上海搞來能幫難民預防腳氣漫延的蠶豆。一次,難民區圍牆翻進一個身配刺刀的日本兵,難民們大驚,拉貝急忙趕來,對日本兵大加斥責,日本兵連連認錯,準備從大門出去,拉貝命令他重新翻圍牆出去。約翰·拉貝對婦女兒童非常關愛,孩子們能常常收到他的禮品。難民們對他頂禮膜拜,稱他為活菩薩。

感知歷史,致敬英雄!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在被日本鐵蹄踐踏的佔領區,拯救中國人於水火,在我同胞最絕望無助時,提供過溫暖和希望的名字——約翰·拉貝!!!


南京大屠殺發生時,南京的外國人有27人選擇留下幫助中國人。其中,拉貝住在小粉橋1號,這個院子是收容難民的25個安全區之一,保護了至少600個難民免遭屠殺。

根據分工,拉貝負責的區域約4公里。他最重要的任務是與日軍軍官交涉,不讓日軍進入安全區,並在街上救下3個分隊約600名中國士兵,把他們安置到外交部和法院等地方。

收容難民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面對一系列現實問題:喫的東西不夠怎麼辦?難民生病了怎麼辦?日軍要闖進來怎麼辦?拉貝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和社會資源,想盡了一切辦法,籌集資金,購買糧食和藥品,甚至搞來了預防腳氣的蠶豆。

由於德國和日本是盟友,而拉貝是納粹身份,這對保護難民十分有利。一次,一個日軍從圍牆翻進來,帶著刺刀。難民們嚇壞了,大喊拉貝的名字救命。拉貝急忙趕來,對日軍大聲斥責。日軍連連道歉,要從大門出去。拉貝不允,命令他從哪裡進來就從哪裡出去。最後,這名日軍只好從進來的圍牆處再翻出去。

曾為拉貝所救的難民李世貞老人回憶說:「親友有五十餘人都在拉貝保護下獲救」,「拉貝故居原地是現在的三倍」,日軍轟炸時「躲在拉貝等人撐起的軍旗下」。另一個叫李俊的倖存者則回憶了拉貝奔忙的樣子:「高高的個子,光頭,戴眼鏡,面相和善,常常在院子裏跑來跑去。」

除了個人出面直接保護難民,拉貝還想通過希特勒對日本施加壓力,制止屠殺。南京大屠殺期間,拉貝專門給希特勒寫了報告,但希特勒未予理會。此外,拉貝把看到的日軍暴行整理出來,交給日本大使館代轉日軍軍方,表示抗議。這樣的報告一共428件,另外還有公函69件。他還將報告分送給英、美等大國使館,想從國際輿論上對日軍施加壓力。

中國人是感恩的民族,南京人永遠記得拉貝。


拉貝在當時以自己納粹黨員的身份聯合十幾位外籍朋友發起建立了南京國際安全區,為中國難民提供暫時的避難場所。

人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即使是宗教信徒,也未必所有的事情都能夠按照宗教規定來做,即使身在納粹黨,也未必是狂熱的納粹黨員,就如日本侵略者不是都殘忍一樣,反過來說,即使日本士兵中有一部分善良的人,也不能否認日本侵略的事實和暴行。


1996年12月,約翰·拉貝的外孫女萊因哈特夫人在美國公開了《拉貝日記》,塵封多年的歷史又一次被打開。

日記背後是沉甸甸的歷史。據載,1937年12月,日軍攻佔南京,製造「南京大屠殺」慘案,屠殺前,日本向各國大使館發出通知,要求外國人立刻離開南京,當時身處南京的德國人拉貝卻選擇留下,並與14名國際友人一起,成立了南京國際安全區委員會,並由他出任主席,在南京劃出一個國際安全區,籌建了25個難民收容所,救濟了二十多萬中國難民,他自己的住宅就是其中一個難民收容所,共救濟過600多位難民。

那時,他的身份是德國西門子南京分公司經理。他的義舉在當時就舉世皆知,被譽為當時的「南京市長」,中國政府對其表彰,《紐約時報》認為他為德國贏得了巨大的國際榮譽。

如今在南京廣州路小粉橋1號,仍可見到拉貝故居。這棟小樓一度作為南京大學教工宿舍使用,後來險些被拆除。幸而拉貝的事蹟在塵封數十年後重見天日,專家和民眾在確認這裡是拉貝故居後,呼籲將之保存並修繕。拉貝的善舉,似乎在冥冥中保佑自己的故居不被拆毀。

這棟故居建於1932年。據載,當時拉貝與金陵大學農學院院長謝金聲簽訂協議,由學校建一座集辦公與居住為一體的房屋出租給拉貝,換言之,這裡既是拉貝的住宅,也是西門子公司在南京的辦事處。當時,一樓是辦公區,拉貝住在二樓。

此時的拉貝,其實已在中國生活了二十多年,早在1909年,27歲的他便來到中國工作。所以,他曾經說過:「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時代都在這個國家愉快渡過,我的兒孫都出生在這裡,我的事業在這裡獲得了成功,我始終得到了中國人的厚待。」

所以,他湧泉相報。1937年8月,日軍開始轟炸南京,正在北戴河休假的他並未選擇避難,而是日夜兼程趕回南京,在院內修了一個簡陋的防空洞,供附近居民使用。11月,他建立安全區,開始庇護難民。

翻開《拉貝日記》,除了可以見到許多日軍暴行外,還可看到各種感人細節:比如每次遇到日軍空襲,他便敞開大門讓人進防空洞避難,洞口有一張中德雙語通知,規定孩子和婦女佔用中間的位置,那裡最安全,男人只能使用兩邊的座位或者站著,至於他本人,常常留在外面。

在拉貝回到德國後,故事並未結束。拉貝在德國四處宣講日軍暴行,甚至寫信給希特勒,希望希特勒能阻止日本人的瘋狂行為,結果被祕密警察逮捕,幸得西門子時任總裁保釋纔出獄。二戰後,他又因曾是納粹黨員,先後遭蘇聯和英國逮捕,經查,他加入納粹黨只是因為希望換取國家撥款,以在南京建立一所德國學校,供西門子南京分公司德國職員的孩子就學,並無任何罪行,於1946年6月被去納粹化並釋放,但生活極為拮据,全家一度靠野果充饑。1948年,得知恩人窘況的南京市民自發募集資金進行援助,國民政府則考慮戰後德國物資緊缺,生怕拉貝有錢也買不到食物,還委託專人在瑞士購買黃油、牛肉、果醬、香腸、奶粉等食物寄給拉貝,並從當年6月起每月寄食物一包,一直延續到國民政府撤離南京。


約翰·拉貝(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出生於漢堡的德國商人。拉貝的父親是一名船長。拉貝早年喪父。初中畢業後拉貝曾在一家出口商行當夥計,後前往非洲東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三比克的一家享有盛名的英國公司工作數年。

1908年因受德國西門子公司在中國的分公司邀請來到中國,從此開始和中國結緣:他曾先後在中國的瀋陽、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經商。拉貝是德國納粹黨的老黨員:早在1931年時納粹還沒成為德國執政黨,可拉貝已是德國納粹黨南京分部副部長,也是在這一年他開始養成記日記的習慣,後來的日記被整理成書——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拉貝日記》。

1937年11月侵華日軍開始襲擊當時的中華民國首都的南京城,中國軍隊在經歷一番抵抗後沒能擋住日軍,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淪陷,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面對日軍殘暴血腥的獸行,拉貝將自己在南京的住所(同時也是辦公地)南京市廣州路小粉橋1號作為南京安全區收容難民的25個國際安全區之一,保護了600多位難民。他在自家花園裡的地面上鋪開一面大大的「國家社會主義黨黨旗」,這面旗子6米長3米寬,上面兩個巨大的英文字母N和S,構成了我們常說的納粹「萬字旗」。意思是告訴空中的日機這裡有他們的同盟者,不要往這裡丟炸彈。拉貝的確是「國家社會主義黨黨員」即納粹黨黨員,但這是萬字旗在二戰中唯一一次被用於保護平民。

作為南京國際安全區主席的拉貝和其他國際友人一起協同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在其負責的不足4平方公里安全區內拯救了超過25萬中國人的生命。1938年的新年難民收容所的難民們在約翰·拉貝宅邸的院子裏排隊向拉貝三鞠躬,獻給他一塊寫著「您是幾十萬人的活菩薩」的大紅綢布。同年2月拉貝離開南京,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對拉貝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國民政府授予拉貝三色彩玉勳章。

遺憾的是日軍開始向他們的盟友希特勒施壓:要求調離拉貝。拉貝回到德國後向希特勒提交了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報告,但納粹高層鑒於德、日之間的盟友關係禁止他發表在南京的所見所聞,他甚至一度遭到蓋世太保的逮捕。二戰結束後拉貝因曾是納粹黨員的經歷先後被蘇聯和英國逮捕。出獄後的拉貝得到國民政府每月金錢和糧食接濟。被他拯救的南京鄰居們獲此消息,從1945年開始往德國給他寄食品。這些遙遠的慰籍使拉貝相信南京沒有忘記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