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的草稿因为打开的时候正好网路太卡,把我的草稿给卡没了。MD。

大几千字没了。

先写个简单的,青海。

青海分县市地图

关于青海,我很喜欢知乎上这个回答。

你去过的最接近「世界的尽头」这个称号的地方是哪里??

www.zhihu.com
图标

如果中国是一个小世界,那么长江与黄河的起源地,就是这个世界的尽头——或者更清晰的表述,季风文化的尽头。

越过青藏高原,就是另一个世界了。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文明界标」,比如帕米尔高原。

而东北亚的季风下的文化,就到这为止了。

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大的,东部的人完全可以走向草原走向绿洲,但没有了夏季风的吹拂,人与人的区别瞬间就明显了起来。

季风下无论是种植水稻或是小麦,总归是遵循节气,春种秋收。绿洲与河谷的逻辑则是完全不同。

更多历史文化地理相关的内容会在另一个专栏里,这里还是回归经济地理。

青海,是一个存在感比江西还低的省。

很少见到青海出现在任何关于省份的讨论中——也包括青海省会西宁——西宁也极少出现在关于带省会城市的讨论中。

西宁之外,青海的任何市县州在网路上更是毫无存在感——或许得排除化隆。

青海省存在感为何如此之低??

恐怕与人口有关。

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93万人。

信阳存在感高不高??

台州存在感高不高??

那么,没道理,人口规模相同的青海人,会在互联网上有巨大的存在感。

还有有个原因也许是特色不够鲜明。

中国低于千万人口的省级单位只有六个。

除掉港澳两个自治市,只有四个:海南、宁夏、青海、西藏。

除了青海、西藏,最大的就是宁夏(6.64万平方公里)了。

青海面积却超过70万平方公里,十倍于宁夏,二十倍于海南。

人口四小省,宁夏、海南各有特色,存在感很高。

青海西藏相似,但西藏明显特色更强,覆盖了青海的特色。

自然也就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

青海本身是存在许多文化的,藏文化蒙古文化汉文化羌文化回文化等——然而都不够鲜明。

不鲜明的就没有。

互联网上,只有最极端的才会存在下去。

不够极端的无论是特色还是言论,都会被忽视掉。

说起来,青海有一点类似外蒙古。

内蒙的阿拉善盟也很像外蒙古。

阿拉善与外蒙都有两个特征——

1:面积特别广阔。

2:一个城/聚集区占了此地区一半以上的人口。

在外蒙古,是乌兰巴托。在阿拉善,是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

面积广阔 + 一城独大。

外蒙古既不同于城邦国家(如新加坡),也不同于普通国家。

青海与之有些类似。

稍有不同之处,在于青海的人口更松散一些。

青海绝大多数人口分散在一小片区域,而非一个城建连绵区。

在世界光污染地图上一看就清楚。Light pollution map

这是外蒙古,全国一半的人口集中在国土上唯一的红点处

阿拉善也是如此

青海稍有不同,青海大部分人口集中在红圈内部

青海还是存在一些其他亮点的,比如察尔汗盐场,一个非常巨大的矿场。

其他少数星星点点也多是矿场而非人口聚集地。

再次确认下青海总人口,593万。

其中西宁人口,233万。青海省40%的人口,在西宁。

(西宁地图)

西宁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市区。

南川河、北川河在这里汇入湟水。西宁顺著河水的走向形成了三叉。

三条分叉的顶端,分别是西宁所属的三个县城。距离三十公里左右。

还不够。

青海还有一个地级市,海东市。

人口多少?139万。

青海省23%的人口在海东。

海东与西宁,城建区近乎相连。

几乎就是一个隧道之隔。

两地市中心的距离是33公里。

苏州与昆山的距离。

湟水谷地之中,多个县城与市区集中于此。

与其算作两个地级市,不如算是一个城市带。

如果将西宁海东当成一个城市带,那整个青海,一大半的人口,都在这里。

外蒙古是一城独大。

青海是一谷独大。

大多数人口都在这里了。

除掉这两座城市,青海剩下的地方有——

海北藏族自治州(29万人)

海西藏族蒙古族自治州(51万人)

海南藏族自治州(46万人)

黄南藏族自治州(27万人)

果洛藏族自治州(20万人)

玉树藏族自治州(26万人)

加起来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200多万人口。

而海东+西宁加起来2万平方公里,人口却达到370万。西宁海东6区7县,占了青海的大半。

湟水谷地又仅仅只是这2万平方的百分之几。

这里绝大多数又都生活在湟水谷地之中。

极小的面积集中了大部分人口,广袤的其他区域成了荒原。

西藏人口330万,拉萨人口90万,不到1/3。黑龙江人口3700万,哈尔滨1066万,也不到1/3。

只有西宁(40%)+海东(23%)是超过50%的。

两地面积总和占到青海省面积的2.8%。人口占比却超过50%。

中国没有任何一个省级单位是这样。

中国是一个巨型国家,相当广大。

她的省份也相当广大。

有一种划分国家的方式,是按照面积将其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几种。

有趣的是,中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处在中型国家这个档次。(10万~35万k㎡)

顺带一提,常说的小日本(37万k㎡),属于大型国家(35万~100万k㎡),世界排名第62位,处在中位线之上——略小于我国的云南省(39万k㎡)。

中国属于巨型国家。这一档次有30个,守门员是埃及,100.145平方。(俄罗斯的十七分之一)

前十名差异巨大,第十名只有238万平方公里(阿尔及利亚),第六的澳大利亚(769)比第七的印度(328)大了一倍还多。所以我觉得不合理,如果我排,至少要大于300万才能是巨型国家。可惜现实不是我说了算。

云南如果是一个独立国家,它算是大型国家。

青海也够大型国家的标准。

中国省份的内部并不趋向一致,依然存在许多地理单元,存在许多经济地理区域。

陕西的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的发展逻辑肯定不同,与陕北的黄土高原更加不一样了。

广东的珠三角与潮汕与雷州半岛也肯定不能一视同仁,套用同一套逻辑。

作为(中国行省区划的)反例,日本,1都1道2府43县,一级行政区划比中国还多。平均一个县就是中国一个大点的地级市规模。

这样做好处就是各县内部趋向一致。

高知县就是土佐湾沿岸地区,德岛县就是吉野川流域及河口三角洲,新潟县就是越后平原。

同处一个地理单元的好处就是方便开发与管理。

每个县都特别明确,每个县都各具特色,每个县内部都趋向一致。

中国则不同,一个省内部存在多个不同的经济地理单元,比如浙江——瓯江流域的温州,椒江流域的台州,甬江流域的宁波,曹娥江流域的绍兴,浙江流域的杭州。

一省内部多个小结构。

有的区域禀赋很好,应当作为核心区大力开发。

还有一些区域禀赋很差,只能作为次要区域。

青海——肯定不一样。

青海达到了大型国家的标准。但它内部,只有一个地区,适宜开发。

就是聚集了一半以上人口的湟水谷地。

所有开发都离不开这里。

其他地区,都是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地理区域。

人口承载力低下,人口规模小——存在感不高。

经济人口集中于一两个地级市,地级市刷存在更多一些——省的存在感就低。

但是也有好处,简单易于管理。

前面说宁夏,宁夏有个优势就是面积小,人口少,但它是个省。

省级的资源,地级市级别的人口规模,人均政策水平非常高。

在中国,政策因素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我们不能过于高估政策因素,经常看到有言论我们这里发展不起来是政策打压,或者把给XX的政策给我们我们也发达——这是过于夸张了政策的影响。

自然禀赋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交通条件、气温气候、水资源等等。

青海自然禀赋是不行的。

政策却绝对够。省级的政策资源获取能力,地级市的人口规模。人均水平极高。

反面案例也有,比如河北。

忘记在哪里看到过一个梗——

我妈最后还是没拗过我,同意让我纹身。但是必须在一处没有人在乎的地方纹。

于是我去了河北。

青海肯定不没有上海这么受照顾。但绝对不差。人均政策水平绝对处在全国前列。

青海与其他省份最大的不同之处——面积虽大,但内部简单。发展目标明确,经济定位清晰。

从地理角度分析分析。

青海地形图

青海的北边是祁连山,中间是昆仑山脉-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这里再往东就是秦岭。有一些民间算卦爱好者研究出来的几条中国龙脉,这就是其中一条。

下面是民间龙脉欣赏

龙脉分享结束,有兴趣可以关注关注民间国运大师们。

回归正题。

南面与西藏的边界是唐古拉山。

当然,边界不与分水岭完全重合。

祁连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是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以东是湟水谷地、黄河谷地等。

阿尼玛卿山以南就是真正的藏区了,高原区了。

青藏铁路分成两段修的,第一段84年就通车了,从西宁修到格尔木。第二段01年开工,06年才开始运营。差了快30年。格尔木在哪??

就在昆仑山脚下。过了昆仑山,那边就是高原区——可可西里无人区。

青海是中国的第一级阶梯。

青海是处在第一级阶梯上的

但青海内部,还可以再分为两级小阶梯。

昆仑山以南是一级,昆仑山以北是二级。

这是昆仑山南北两地,北边是格尔木,南边是可可西里某处地方。

我选择了这两处,查了下海拔。

直接报答案吧,格尔木是2815米,南边的这块地方是4524米。

从勉强可以生存,到彻底的无人区。

仅仅140公里的直线距离

这张图看著更清楚。

昆仑山脉以南发紫,昆仑山以北发黄

内部依然存在两级阶梯。

格尔木在山脚下。

青海省大体上可以分为4大区域。

先抛出四个区域的名称。这是我个人划分的四大区域,名字也是瞎起。大家见谅。

分别是:

柴达木盆地区

湟水谷地-青海湖地区

高原无人区

东南破碎区

个人划分的四大区域如图

顺带一提,青海政府划分方式是分为三个区域。

图不清晰

三大区域以气候划分。与我的划分近乎相同,只是我在东南部又拆分出一处区域。

特别有趣的一点是,青海省政府是按照气候划分,我个人是按照经济发展的地理要素来划分,结果近乎相同——连青海湖的归属都相同。

西北干旱区——或者柴达木地区,这里人口稀少,农业是别想了。人口规模与大城市也是别想了。

资源特别丰富,作为资源输出地倒是不错。

东部季风区——或者湟水谷地-青海湖地区,这里农业是能发展起来的,人口也较为稠密,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只有在这里搞。

没有其他选择。

其中又以湟水谷地上的西宁市区与海东市区为主要建设区。

青藏高原区——这里我拆分成了两个部分。

高原无人区,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无人区,没别的,打击打击偷猎者,保护环境就是这里最大的工作。

东南破碎区——或者是东南环境脆弱区。

为什么我独立出来了??

有个东西叫全球地表覆盖图。

http://www.webmap.cn/mapDataAction.do?method=globalLandCover?

www.webmap.cn
图标
成果查询成果查询?

www.webmap.cn
图标

这里是青海,注意青海湖的位置

图中的大片的绿色,处在深绿色的边缘。还有一块天蓝色——那是湿地。

这里,是几种植被类型的边界。

记住一点——边缘必脆弱。

在秦岭核心山区砍伐十个山头的树木,用不了几年也就会长回去。

在这里可能砍伐一棵树之后,数十年内都不会有第二颗树了。

这里是森林和草原和高原的过渡地区。环境必然脆弱。

这里还是断裂带。

这里最多的就是各种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等。

这里和川西、甘南是一体的。所以我单独拿出来了。

灾害严重,环境脆弱——和可可西里无人区不同的一点是,这里存在一些人类,存在生产生活活动。

他还是季风区的边缘。

比较湿润,人口又少,是中国少有的珍惜植物的繁衍地。

青海湖,为什么与湟水谷地在一起而非柴达木盆地?

各种角度看,与柴达木更接近,而非湟水谷地。

这是中国季风区图,注意青海湖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中国季风区的分界线是乌鞘岭,在甘肃,离青海非常近。

青海湖在非季风区。

在中国水系图中,青海是内流区

那么,青海湖为何不和柴达木盆地划分在一起??

原因就是,青海湖的离湟水谷地实在太近了。

人口相对也较多。

柴达木盆地更像是一个资源提供地——用地理书上的话,叫聚宝盆。

青海湖不同,更有「人气」一些。

所以与湟水谷地在一起了。

青海的山脉走向,基本都是东西向,而非南北向。

这样以来,东西交通非常便利。

处在湟水谷地正西方的青海湖地区,与湟水谷地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柴达木作为彻底的资源聚宝盆,就单独作为一个区域吧。

青海如何发展??

很显然。

主力建设湟水谷地。东南破碎地区环境脆弱又是重要水源地,限制开发以环境保护为主。

至于可可西里无人区——谁会去那边搞开发啊??保护环境就够了。

东南部破碎地带地质条件差的要死,环境又脆弱。不是地震就是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还是保护好环境吧。

湟水谷地-青海湖地区

包括海东市、西宁市、海北州以及海南州的一部分。

这里是唯一的可供高强度开发的地区。

就这么一个好地方,不开发这里还能开发哪里?

湟水谷地是这里最重要的区域。

集中了全省大部分人口、经济。

青海湖虽然是内流湖,但靠近湟水谷地,也可以归为一起。

其实真没有什么好说的,入藏入疆,这里都是重要节点,这里也是最后的大型人口聚集地了。

再往前,大片大片的都是无人地区。

房价不算高(不过相比15年,也接近翻倍了。青海历年房价排名走势,青海各大城市历年房价排行榜,青海各地历年房价均价查询-安居客)

因为省会所在,所以科教文卫资源也比较丰富(在西部来说);发展也没有北上广深的急迫感,台湾有个名词叫——小确幸——也许这是非常适合这里的一个词了。

央视发布中国10大幸福城市 西宁榜上有名?

qh.people.com.cn
图标

西宁荣获中国最幸福城市?

news.163.com
图标

西宁在中国幸福城市榜上一直表现不错。

如果说有啥不好的,那一定是高铁与机场选址。

西宁机场在海东

铁路选址应该在机场门口,这是最重要的。

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反应过来了,高铁与机场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

比如武汉,宁可高铁大拐弯也要走天河机场

成都也是,高铁拐弯去了机场

还有很多城市,比如南宁,南宁崇左高铁规划就从机场经过,规划也有车站。

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但是一些比较蠢的城市领导(或者说,坏),觉得高铁站和机场可以同时炒作两块地皮(高铁新城和空港新区),最后结果就是本地人时间被大量浪费,肥了一帮黑车司机,而且毁了城市未来。

除非福州这种没条件的,中国各省省会都应该把机场修在高铁路线上。特别是哈尔滨、昆明、乌鲁木齐这样的边缘节点与北京、武汉、郑州这样的枢纽。

海东地区的机场与高铁站相距1.5公里,这实在是非常遗憾的做法。

如果是一体化的高铁站+机场,那么对整个西北的旅游业都有促进作用。

换乘是最浪费时间、最不可控的。

尤其是机场换乘火车站。

如果能零换乘,必然能吸引游客,也方便当地群众。

柴达木盆地区

行政区划上,这里属于海西州。

这里是我们平原地区人口适应的上界了。

格尔木在南部边缘。2006年之前,这里是青藏铁路的尽头。06年之后才能直达拉萨。

再往上,就是彻彻底底的无人区了。

这种气候是没人在这里疗养的。

青海湖可能更好一点,也有一些人气。

所以青海湖现在与湟水谷地归属同一片区域了。

即使青海湖也是内流湖。

柴达木是资源聚宝盆,这里资源是相当之多。

现在开采最多的还是盐。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不错。

未来这里不会有巨大的发展。

但很重要。就像是现在一样。

规划的有入疆铁路。

未来,这里是疆藏青的重要节点。

尤其是新疆。

这里几乎就是入疆第二通道,甚至去南疆还更近一些

这里的未来就是适度开发,不会过分,也不会放弃。

西藏是没有什么人口的,入藏通道更多的是战略意义。

入疆通道也是一样——除非喀什把帕米尔周边梳理好了,喀什成了帕米尔之心,联通周边数个国家,成了中亚的广州或是香港。(二十年内可能吗?)

那时候距离南疆更近的这条通道才有意义。

否则,这里还是资源输出地。

不重要。

或许,在光伏发电上能有作为???

高原无人区

没有必要多说。

保护藏羚羊和大河发源地的环境就是最重要的工作。

甚至环境保护都不重要,除了偷盗藏羚羊的,谁没事去那边破坏环境啊???

东南部破碎区

包括黄南州、果洛州,以及海南州的一部分。

青海是中国的水塔,长江黄河的发源地,还有东南亚最重要大河澜沧江(湄公河)发源地。长江的几条重要支流,雅砻江、大渡河等也发源于青海。

这里的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下游有著极大的影响。青海是不能搞破坏性开发的。

青海水资源丰富,待开发土地也多。

但青海的动植物资源,环境破坏就很难恢复。大部分地方都应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地,不宜过度开发。甚至可以说,不应该开发。

红军过草地的若尔盖草原,就是这里。

这里倒也有几个大型项目,比如龙羊峡水电站。

龙羊峡还有个副业就是养虹鳟——当然现在也是三文鱼了——淡水刺身,谁吃谁知道。

话说,我老是将龙羊峡、青铜峡,刘家峡、李家峡搞混。这几个都是黄河上的重要水库,分属不同的省。

说到黄河再多提一句,个人非常讨厌黄河下游的三门峡水库,最好是炸了。为三门峡擦屁股的小浪底也炸了,恢复自然河道,冲走下游堆积的河沙,恢复黄河航运。(可能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值得)

这里其实有些土地是适合开垦的。在古代不行,在现代可以。

当然,我们现在不去开发这里。甚至永远不要开发这里。除非特殊情况,比如要打世界大战,国家被封锁之类特殊情况,否则不要去开垦。开垦就会对当地的脆弱环境造成破坏。

适度开垦当然也是可以,问题是,不少人是经济利益至上的。那还是不开垦的好。那里有黄河、长江等许多重要河流的上游,以保护环境为主。

除了旅游业,其他尽量不开发。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省份。

也是贫困区,全省都是,都属于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大部分属于四省藏区,小部分属于六盘山区

其实倒也没那么贫困,比隔壁甘肃还好点(甘肃只有一小块属于贫困区)。

但是贫穷区穷的不光是人。

如果注意这张图,就一定会发现,所有的贫困区,都是环境脆弱地区。

扶贫与环保是相关的。

青海的环保是非常重要的。

跟江苏不一样。

江苏可以适当污染一点,青海一点都不行。

江苏影响的只是入海口,青海影响的可是全流域。

发展经济很简单,扶贫就比较困难。区域广大。

作为中国生态最脆弱的省份之一,环保比经济更重要。

幸好青海人口不多,资源又丰富,也有一些地方特色。可以不用上牺牲环境换gdp的产业。

在青海,扶贫与环保一定得是一体的。

青海,发展也简单,只在西宁和海东布局企业,延伸资源产业链即可。

这是一个简单的省份。

不复杂。

青海与浙江、广东绝不相同。浙江广东处浪潮之巅,它们的任务是要领中国前进。

青海没有这个任务。

它人口很少,科技很不发达,它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江浙沪广京鲁闽等东部地区的发展。

江浙沪广京鲁闽等越发达,青海也越富裕。

江浙沪广京鲁闽不行,那青海很显然,也不行。

但不能说青海不重要。

青海是中国水塔,是中国的环境后备基地。

它真的很重要。

它永远也成不了江浙沪广京这样的省份。它却永远是中国经济版图不可或缺的一个节点。

有的省份拼经济,有的省份拼生态。

青海是后者。

它是中国的一个整体。

它也重要。

附:中国各省按照领土对应国家标准

巨型国家,3个(100万k㎡< )
新疆、西藏、内蒙古

大型国家,5个(35万k㎡< , <100万k㎡)
青海、四川、黑龙江、甘肃、云南

中型国家,17个(10万k㎡< , <35万k㎡)
广西、湖南、陕西、河北、吉林、湖北、广东、贵州、河南、江西、
山东、陕西、辽宁、安徽、福建、江苏、浙江

小型国家,6个(1万k㎡< , <10万k㎡)
重庆、宁夏、台湾、海南、北京、天津

微型国家,3个(<1万k㎡)
上海、香港、澳门

图源:

光污染地图

lightpollutionmap.info/

青海地图

青海测绘地理信息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