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黑洞照片,將視覺中國推上了風口浪尖。

  “配上個logo,全世界都是你們的?”網友、媒體、明星大V、知名機構紛紛怒懟視覺中國。A股中這種引發全網怒懟的情況並不多,上一個是長生生物,已經從A股退市了。

  2.5萬股東踩雷!1天沒了20億

  不出意外,犯了衆怒的視覺中國也遭到了投資者的拋棄,今日該股一字跌停,截至收盤時跌停板上封單爲49.6萬手,市值約12.5億。視覺中國本來近200億的總市值,瞬間20億灰飛煙滅。

  據2018年三季報顯示,視覺中國股東數爲2.5萬戶。

  據中國基金報稱,去年底共有247只各類基金持有視覺中國,合計持股13180萬股,按去年底收盤價計算,摺合持倉市值達30.74億元。

  其中,視覺中國現身48只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一些基金該股市值佔淨值比例較高,超過了5%,最高達8.74%。

  其中交銀施羅德新生活力靈活配置基金持有的規模最大,達3.12億元,位列於十大股東之列。

  如果今年以來這些基金不減持或者賣出視覺中國,此次可能面臨一定淨值衝擊。

  另外,昨日視覺中國事件剛開始發酵的時候,尾盤突然放量拉昇,可能是因爲覺得視覺中國知名度大增……在A股快收市的時候殺了進去。結果今日直接“關燈吃麪”。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正好是視覺中國3.88億股限售股流通上市,這些股份佔比55.39%,市值達百億。

  當時定增發行價大約爲5.27元/股,按目前股價獲利豐厚。解禁股東包括吳春紅(9791.26萬股)、廖道訓(8916.13萬股)、吳玉瑞(8916.13萬股)、柴繼軍(4976.21萬股)、姜海林(3061.01萬股)、陳智華(1483.08萬股)、袁闖(695.69萬股)、李學凌(611.57萬股)、高瑋(305.79萬股)、樑世平(47.12萬股)。

  這十位爲一致行動人,且爲視覺中國實控人。

  而視覺中國現任董事長廖傑爲股東廖道訓、吳玉瑞之子,總裁樑軍爲股東吳春紅之女、樑世平之妹,並稱“公司核心管理層均爲控股股東或其直系親屬”。

  不僅如此,廖傑爲加拿大國籍,樑軍爲美國國籍。

  暴利的商業模式

  資料顯示,視覺中國由媒體人李學凌和柴繼軍於2000年創辦的Photocome發展而來,其核心業務板塊爲“視覺內容與服務”、“視覺社區”和“視覺數字娛樂”,同時擁有中國最大的視覺內容互聯網版權交易平臺。

  2014年,視覺中國24億元借殼ST遠東登陸A股,當時,也給出了業績承諾,2014年-2018年扣非歸屬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15億元、1.63億元、2.23億元、2.77億元和3.29億元。

  爲完成業績承諾,視覺中國下足了功夫。

  視覺中國2017年報披露,該公司自行研發完成了一套基於圖像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鷹眼”(圖像互聯網版權保護平臺),包括自動全網爬蟲、自動圖像比對等能力,自動處理約200萬張/天以上的數據,能夠追蹤到公司擁有圖片在網絡上的使用情況,並提供授權管理分析、在線侵權證據保全等版權保護服務。

  正是基於“鷹眼”系統,視覺中國構建起了一套版權索賠機制:其通過定位涉嫌侵權圖片使用情況後,將相關案例(件)以外包形式交由第三方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或律師事務所進行處置,後續過程主要包括:發送律師函—交涉(索賠或推薦套餐)—法律訴訟。

  這套版權索賠機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據中新經緯報道,視覺中國及其子公司所涉訴訟已超過萬起。

  視覺中國也披露,2017年,公司通過“鷹眼”系統發現的潛在客戶數量較2016年同期有超過84%的增長,通過“鷹眼”新增年度協議客戶數量較同期增長超過54%。

  這種營銷模式被稱爲維權式營銷,不僅讓視覺中國低成本獲得大量用戶,還帶來了鉅額營收。

  視覺中國2018年三季報營收達7.01億元,2018年預測將超過10億元,保持多年的連續增長。歸母淨利潤從2014年的1.42億連續增長到2017年的2.91億,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2.2億,預測全年將達3.87億,繼續大幅增長,其借殼上市時業績承諾也將完成。

  這種模式下,視覺中國的毛利率驚人,其主營業務視覺內容與服務毛利率竟接近70%,堪稱暴利。即便對比海外的成熟內容平臺,這樣的毛利率也十分可觀。

  2018年三季報顯示,視覺內容與服務營收5.7億元,佔總營收的82%。這正是維權式營銷的部分,其主要方法是“維權獲客、維權創收”。

  如今這塊主營業務出現問題,公司不確定性大增,股價也就隨之跌停。

  套路太深?

  這種維權式營銷引發了不少爭議,還別指是碰瓷式營銷。

  有消息稱視覺中國放出原圖,任由引擎抓取。當這些沒版權水印標識的圖片被其他公司當做免費圖片使用後,再起訴索賠,而且金額驚人。

  有人總結出其套路:

  據行業人士分析,視覺中國的模式就是將大量的圖片散佈到各自所謂的免費圖庫網,等着各個公司的年輕設計師下載並使用這些圖片。

  視覺中國會定期的檢索這些圖片,如果是中型公司,有收入,視覺中國就會去收割,如果是小公司,就養個2,3年再收割。

  大量自媒體經常網上搜索照片,不小心使用視覺中國的照片,經常受到視覺中國的訴訟或要求賠償,導致大量的自媒體人對視覺中國也頗有惡感。

  有業內人士指出,視覺中國養了一堆律師,工作就是負責上法院起訴,發傳票。如果你是互聯網公司,他們還有更黑的手段,頻繁向蘋果投訴,讓你產品下架。

  “但他並不會向蘋果提供擁有版權的證據。蘋果根本不管這些,都會先下架,再要求你們彼此協商解決,這導致不少公司不得不屈服於視覺中國。”

  某家曾糾纏於視覺中國侵權官司的A股公司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公司自始至終都認爲知識產權應該得到保護,但是,也要給視覺中國幾點建議:

  第一,視覺中國在發函和索賠前,是不是應該嚴謹審覈圖片歸屬,不能把企業版權圖片當成它的版權圖片來誣告,這樣的例子很多;

  第二,在發函指稱他方涉嫌侵權時,視覺中國應該及時、清晰、完整列示圖片版權證明;

  第三,視覺中國一線人員應該遵循銷售、法務分開的基本原則,斷不可採用脅迫的手法;

  第四,作爲中國最大的圖庫,應該對行業起到正面引導作用,維權創收只是一種手段,但也包括通過積極手段(促銷、普法、廣告、新聞)從正面引導消費者瞭解法規,主動規範自己的行爲,只有行業良性循環才能帶動更大的市場。

  一位有過類似遭遇的公司負責人則對《深網》表示:

  在我司的一個在線論壇上,有用戶上傳的圖片有視覺中國的水印,在接到投訴後已將圖片刪除。但視覺中國卻要求一定要購買相關的銷售套餐,不能只賠償單張圖片的費用,不然就向蘋果App store施壓去下架我們的App。一直扯了兩三個月才把這件事情最終解決,還是賠償了一筆超過單張圖片很多的費用。

  2018年7月,微博認證爲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的張穎曾在微博上怒懟視覺中國,稱其從2016年開始,開發了新系統專門搜索未經授權使用它們圖片的企業,而後要求幾十萬的天價賠償,並要挾企業籤年度合同。

  不僅如此,視覺中國還被指壓榨攝影師

  上海證券報在2018年9月報道稱,近些年,視覺中國憑藉着分銷渠道與市佔率的優勢,對攝影師的議價能力不斷提高,另一方面攝影師也因此被壓榨。

  “很多時候攝影師並不知道自己的錢被剋扣了。”有攝影師舉了個例子,他的同一張圖片,在同一個行業(如汽車行業)銷售,年初的售價是2000元至3000元/張,後來,這張圖片的授權使用時間莫名地變長了,但是售價卻降至幾百元一張。“我問過公司,沒有迴應。”這位攝影師表示,“視覺中國給攝影師的報告裏面不顯示用戶名稱,不知道一張圖片到底賣了多少錢,只顯示銷售的行業,如果單張圖片的售價被扣了,攝影師是不會知道的。雖然合同裏寫了攝影師可以去公司審計自己的銷售賬單,但是我估計很少有個人攝影師真的去公司審計的。”

  國家出手了

  這次,視覺中國惹了衆怒,引起各方指責。

  新華網批評稱,“一個號稱以版權保護見長的公司,卻連國旗、國徽都明碼標價,直至公衆發現才匆忙糾正,究竟是疏忽大意還是視而不見?不能簡單一句審覈不嚴就搪塞過去。保護版權是社會共識,但不能爲了利益濫用版權,以版權之名,圖利益之實。對於此事,僅靠當事一方的自我反省是不夠的,有關部門還要介入做進一步調查,給公衆一個交代。”

  天津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昨晚(11日晚)連夜依法約談視覺中國負責人,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爲,全面徹底整改。

  4月12日,天津市網信辦成立工作督導組進駐視覺中國網站,就存量信息、日誌留存、信息審覈、信息安全管理、值班巡查、應急處置、技術保障等方面進行督導檢查,對相關問題隱患提出具體整改意見並指導督促公司整改,對失職工作人員提出處理意見,確保整改工作落地見效,不走過場。

  同時,針對近期圖片類有害信息多發的情況,天津市網信辦已啓動“屬地圖片類違法違規信息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對各網站、各環節的圖片類有害信息進行集中排查清理,進一步清朗網絡空間。

  國家版權局4月12日表示,各圖片公司要健全版權管理機制,規範版權運營,合法合理維權,不得濫用權利。國家版權局將把圖片版權保護納入即將開展的“劍網2019”專項行動,進一步規範圖片市場版權秩序。

  視覺中國在4月11日下午道歉之後,於4月12日凌晨3點43分再次微博致歉,表示接受廣大網民和媒體的監督批評,自願接受天津市網信辦依法依規對視覺中國的處理,目前公司已採取措施對不合規圖片全部下線,並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自願關閉網站開展整改

  昨晚開始,視覺中國官網已無法打開。

  這一點纔是問題根本

  自媒體紛紛吐槽“苦視覺中國久矣”,各大公司官微也來了一段集體大合唱:我家的東西,怎麼成了視覺中國家的?

  對此,央視網報道稱,吐槽歸吐槽,但是不能搞情緒化,不能毀掉中國近幾年來好不容易提升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還得迴歸法律的標準,釐清問題所在:

  哪些是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提升之後必然帶來的“用圖不便”?哪些是以視覺中國爲代表的中國圖片霸主“佔山爲王”帶來的問題?

  把討論“帶上道”,才能促進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的進步。

  讓我們就事論事,從法律的角度重新認識這一問題。

  第一種情況,《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是創新、創造性的勞動。視覺中國直接將他人的logo圖案做了矢量圖、打上水印,其中沒有“創造性勞動”,當然不能享有著作權,視覺中國拿這個“蓋戳賣錢”本身就是對著作權的侵權。

  第二種情況,廣義上的“二次拍攝”, 一些官微編輯不理解:自己家的樓、自己家的產品被拍攝做成圖片之後,怎麼成了人家的知識產權?難道不是應該對方給自己錢嗎?其實,商品、大樓本身並不產生攝影作品的著作權,相反在拍攝過程中,攝影師是付出創新性勞動的,包括光線調整、明暗對比等,所以“二次拍攝”會產生著作權。

  那麼,拍攝廠名、產品是不是侵犯了公司的商標權呢?著作權法和商標法保護的對象是不一樣的,商標權保護的是商標的獨佔性,保證消費者能夠避免混淆,法律禁止的商標侵權手段主要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註冊商標。拍攝帶有商標的產品,並不侵犯商標權。相反,因爲拍攝是創造性勞動,反而產生了著作權。

  至於攝影作品和一些商品的外觀專利的衝突,也是一個道理。一些公司官微吐槽“自己家的東西成了視覺中國家的”,恰恰說明自己在知識產權方面的知識短板。

  第三種情況,肖像權和攝影作品著作權之間的衝突。這次很多公衆人物、明星站出來吐槽:自己在一些公開場合的照片被攝影師拍了之後,賣給了視覺中國,自己一分錢都拿不到。肖像權和著作權屬競合關係,搞活動讓攝影師來拍照,如果不是事先釐清著作權歸屬的話,那麼照片著作權就是攝影師的。

  但是,30年前的《民法通則》就明確規定:未經公民同意,禁止以營利爲目的利用其肖像。所以,在這方面,視覺中國明顯揣着明白裝糊塗,打着著作權的旗號四處維權、訴訟,但是完全不顧被拍攝對象的肖像權的侵害問題。

  第四種情況則是對著作權討論進行“道德綁架”。有人翻出視覺中國圖庫一些英烈的照片質問:爲什麼用烈士生前照片賣錢?爲什麼花幾百塊錢就獲得英烈的照片?……這就是通過綁架烈士搞詭辯術、攪渾水,本該正常認定的版權使用費,被偷換成了“拿烈士換錢”的道德污名化。其實,歌頌英烈、記錄英烈事蹟的圖書、音像作品,在商店裏銷售一樣是有價格的;“紅歌”也一樣有版權,商業使用一樣要收費,是不是都要妖魔化成爲“拿英烈換錢”?

  尊重著作權,不意味要“尊重”視覺中國的經營方式;吐槽視覺中國,也不能損害來之不易的保護知識產權的社會共識。

  視覺中國的主要問題在於:

  一、以保護之名實施著作權侵權,掠他人之美,冒充著作權人實施欺騙、訛詐,比如,黑洞照片的著作權人已經開放版權,視覺中國卻假模假式對外收費,事實上視覺中國將大量海外開放版權的照片“佔爲己有”;

  二、視覺中國搞碰瓷式的維權,動輒進行高價索賠,動輒要求籤訂包年合同,搞得媒體、自媒體戰戰兢兢,不敢配圖。

  從之前隨便侵權、盜用圖片,攝影師欲哭無淚,到如今全民吐槽視覺中國的“過激”經營方式,這說明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只是還得探索出著作權保護和傳播的權利平衡點,這次討論是一個好機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