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掌,是人類文明後期因社會性需求而衍生出來的行為,卻也能在小嬰兒身上看出些端倪。

有一份對人類6個月大嬰兒的觀察報告顯示,當母親暫時離開又重新回來時,嬰兒通常會作出拍手動作。但是先別高興,你以為嬰兒是在歡迎母親,其實人家只是在本能的張開雙臂想要擁抱,然而手臂夠不到便在空中形成一個弧度最終拍到一起。

這可能是鼓掌的起源,卻遠不是最終形態,之後鼓掌這一行為被加入了太多的私心雜念。

讓我們盪起雙掌

在古羅馬時代,看演出的觀眾就懂得鼓掌,但不是為了喝彩,而是為了「喚醒自己的靈魂,別被劇中的神話角色帶走」——如果真的有人這麼擔心,貌似也算是對演員的一種讚美。

公元54年羅馬皇帝駕崩,尚不滿17歲的尼祿登臺,在位14年間他除了殺人放火以外,還充分展現出一個文藝青年的浪漫與追求。公元60年,尼祿以自己的名字創辦了一個藝術節,規定每5年召開一次,節日期間全羅馬的藝術家都可以登臺獻藝,奪取桂冠。

但是你懂的,桂冠只有一個,榮譽只屬一人。

每次尼祿登臺表演,他都會叫軍隊包圍會場,並用窺視鏡嚴密監視觀眾的一舉一動,凡是不給他鼓掌的,或者鼓掌不賣力氣的,事後一律法辦。後來的羅馬皇帝韋帕薌就因為在尼祿表演時打盹兒而遭流放。

可能是覺得這種自然掌聲還不夠響亮,尼祿後來乾脆自己組織了一個5000人的鼓掌隊,只要他在臺上一張嘴或者一揚手,底下這幫人就開始瘋狂鼓掌,頻次之快,聲音之大,導致從此再沒人能聽見尼祿都說了些什麼。

說到這你大概也看出來了,這個「尼祿節」就是人家為了哄自己玩才辦的,不會真有人腦袋發熱去跟皇帝爭風喫醋,因此尼祿憑藉著自己的才藝——主要是權力——包攬了唱歌和演講比賽的桂冠,還好這破玩意兒只舉辦了兩屆。

可別以為金牌榜首位只得兩塊金牌,非也,那只是滄海一粟,人家尼祿同學在短短的31年生命中,總共拿了一千多個藝術獎項,真可謂「不負少年頭」。

尼祿雖然死了,但鼓掌隊卻流傳了下來,雖然不會再以上千人的規模活動,卻可以逐個滲透進民間劇場。16世紀法國詩人讓·多拉就曾公開表示,誰答應在演出結束時鼓掌,誰就能拿到免費的贈票,如今看來這麼不要臉的事,當年就真有人幹過,那幫專業鼓掌隊員的後繼者們沒少佔類似的便宜。到了19世紀,這個行當居然還搞出一個價目表來,並且進行了更為細緻的分工,比如專門有負責在看喜劇時領笑的,有專門在看悲劇時領哭的,有專門在看鬧劇時瞎胡鬧的,當然也有專門帶著大傢伙鼓掌的。據說在那一時期的義大利,鼓掌一輪的價格是10里拉,如果再給叫聲好,多加5里拉。

掌是掌權的掌

古羅馬的另一位政治家西塞羅則發現了鼓掌的另一個側面,在沒有人用槍或錢逼著你的時候,掌聲的音量、速度、節奏、長度都可以成為預測一個人政治或演藝生涯前途的相關數據。於是這哥們就暗中派人潛伏在劇場裏,長期幫他收集大數據,以此來評測哪一個政治人物最受歡迎。這一套演算法後來可能被斯大林同志學了去,並且在蘇聯時代以另一種形式發揚光大。

索爾仁尼琴在《古拉格羣島》中寫道,有一回斯大林剛一露面,全體人員就起立鼓掌,領導很滿意,但是沒規定要鼓多長時間,就看誰先堅持不住。最後有位造紙廠的主任實在受不了——再拍手就骨折了——於是帶頭坐下,其他人也都鬆了口氣,大會在祥和的氣氛中進行下去。但是會後,造紙廠主任就被逮捕了。

尼瑪,這意思是說,一旦開始拍手,勢必至死方休?顯然不能總這麼幹,斯大林也不傻,綿延不絕的掌聲雖好,但是耽誤革命工作,於是便真的有人給制定了規格。

斯大林作為最高標準,每次講話鼓掌十分鐘,從他開始按照職位一個一個往下排,為了避免有無知羣眾搞錯對象,影響領導心情,還必須有專業人士來控制鼓掌時間;同時為了避免無知領導搞錯「掌點」,影響羣眾發揮,也須由專業人士在演講稿上恰當的地方換行並註明「掌聲」二字。

再來看看我天朝情況如何。

據吳祖光說,解放前中國人是不興鼓掌的,至少看戲時不能鼓掌,拍手等於喝倒彩。但是到了20世紀50年代,情況就有所不同了,蘇聯芭蕾舞團來訪時,負責接待的文化部就跟大夥兒說演出結束後先別走,鼓一輪掌,一直到閉幕後也還要繼續拍,這是表示歡迎演員來謝幕。再後來,凡是蘇聯紅旗歌舞團來天朝演出,入場券下面就會多出一行小字:「謝幕鼓掌請至少三遍。」

這主意據說是曹禺出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