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爲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在“出口”再次遭遇重大不確定的當下,消費成爲了經濟增長最強力的馬車,但新時代的消費有何特徵?

本文整理來自於《未央網》,系盤古智庫顧問委員會高級顧問、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李稻葵於2019年4月18日在第三屆樂信合作伙伴大會,題爲《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消費時代》的演講。

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爲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在“出口”再次遭遇重大不確定的當下,消費成爲了經濟增長最強力的馬車,但新時代的消費有何特徵?


在第三屆樂信合作伙伴大會,李稻葵發表了題爲《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消費時代》演講,他表示:“中國經濟這幾年最大的增長點是消費,這是一個靜悄悄的革命”,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新消費的時代。


除了針對中國經濟新消費的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之外,李稻葵教授還對新消費時代可能發生的宏觀環境和政策變化進行了預測,讀懂新金融將內容整理如下:


(注:速記整理過程中,可能有部分內容與李稻葵教授本意出現偏差,可參考文末速記全文)


一、現狀


1、房地產比重下降

60後、50後、40後,因爲覺得買房子一定會漲,以及買房子心裏踏實等因素會選擇買房子,但由於現在政策原因,70後買房子的動力和壓力變小。總的來講,70後、80後、90後,非大數據、非高科技的觀察是說,在住房投資方面的衝動比我們60後、50後要低,這就給其它的消費騰挪出空間了


2、輕資產型消費

70後,80後的消費特點屬於輕資產型的消費。什麼叫輕資產型的消費?舉個極端的例子。我經常夢想我退休的場景,我希望我退休以後仍然能夠不斷學習,能夠享受生活,我在夢想學開飛機,飛機多好玩,開飛機有什麼難的?假如我有這個飛機執照了,我怎麼開飛機呢?我就上網查了,好玩,這個飛機不貴,單發的飛機一兩百萬就非常好了,再便宜幾十萬也行,但我覺得太危險了,一兩百萬。一兩百萬等我退休了應該搞得起。但是我又一想,我何必花一兩百萬買個飛機存起來呢?我有了那個單發的執照今天飛這個飛機,明天飛那個飛機,今天在北京飛,明天在海南飛,租賃就行了。而且一算,飛一個小時幾百塊錢,不超過兩千塊錢,比租摩托車還便宜。所以以後的消費,我認爲我思想還比較超前,我還是跟得上70後、80後的思維。租飛機,這是輕資產式的消費。


3、消費的波動性比較強

從宏觀上觀察,我們可能會迎來一個消費波動時代。“可能70後、80後消費的衝動比50後、60後衝動性要強一點,所以消費可能更加受到一些宏觀經濟,包括金融因素的影響,所以消費的波動性在增加。”


4、消費新金融

70後更願意接受消費新金融,而50後、60後看重的是資產增加多少錢,不願意接受負債。


二、預測

既然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到一個新消費時代,政策方面、體制方面肯定需要調整,將會怎麼調整呢?


1、以穩消費促銷費爲宏觀調控爲目標

消費是第一大增長點,60%的增長是靠消費,這個數字可能還會上升,消費佔GDP的比重接近50%,還會上升,美國是70%,還會上升。所以我估計,“十四五”或者未來一段時間,新的口號新的理念,恐怕會把消費擡到很高的高度,跟就業、跟GDP的增長恐怕是同等重要的一個行列。


2、消費信貸政策調整

消費金融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的長遠增長動力,因爲消費金融促進的是消費,消費金融降低的可能是家庭的儲蓄率,但是企業的儲蓄率沒有變。另外,從來沒有因爲消費金融的擴張所帶來的金融危機,只有房地產擴張過快,房地產金融貸款過快,企業貸款過快,政府借錢過快帶來的金融危機。


3、個人所得稅的體制改革

最高級檔的個稅稅率應該也會調整。目前的稅改實際上增加了很多白領階層的稅負。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是來自於勞動收入的差距,個稅打的是勞動收入,收入的差距來的是資本投資所得的收入,全世界都是如此。現在的個稅打的是工資稅,是勞動收入稅,這個板子打在了錯誤的屁股上了,越打越糟,影響了自己的產業升級、人才的流動。我樂觀地認爲:未來若干年中國的稅費一定會改革。


三、李稻葵院長髮言實錄


會議現場


尊敬的肖區長、樂信各位合作伙伴和樂信的各位老總們:大家早上好!


我感覺到我可能是樂信的新的老朋友,爲什麼說新的老朋友?首先是新,一,參加樂信的活動,已經感到了咱們年輕的氛圍、科技的氛圍,科技跟金融交融在一塊,迸發出的能量。爲什麼說是老朋友呢?我在現場恐怕屬於老一輩了。我們今天我觀察了一下,所有戴領帶的都屬於老一輩,不戴領帶的都是真正搞科技的,既然我戴了領帶,我也標誌自己是新的老朋友。


作爲新的老朋友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觀點,我的觀點就是《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消費時代》,這是咱們樂信發展的大背景,爲什麼說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消費時代呢?首先從宏觀上講,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說,我們中國經濟正在發生靜悄悄的革命,這個話我已經講很多年了,靜悄悄革命的核心點是什麼?就是消費的比重在不斷提高。我們的消費過去一直說,我們的宏觀經濟的消費佔GDP比重非常低,在全球都是很低的。這個話有兩個錯,我們做了很多研究,第一個錯是計算錯誤,因爲我們國家統計局所統計的消費是嚴重低估了實際消費。爲什麼呢?國家統計局統計消費是怎麼統計的呢?是入戶調查。諸位年輕的朋友,各位老朋友,你們舉舉手,有人對國家統計局抽樣要求每天把自己的事無鉅細的收入跟支出都列出來,有誰被它抽中了?有沒有?沒有吧,沒有一個。反正我參加了很多論壇,講了很多課,到目前爲止,極其少數被它抽中的。爲什麼呢?因爲我們這羣人,國家統計局是不會招惹我們的,他知道我們忙,或者領導幹部,區級領導它不敢,它有規定,區以上的領導處以上的領導不能參加入戶調查,涉及到一些國家社會政治的問題。所以它的入戶調查都是一些中低收入消費人羣,根據統計,這個樣本錯了,樣本錯了以後,再放大,劃出整個經濟的圖象肯定是錯的。


所以我們重新算了一個數字,這個數字算七八年了,七八年前我們把整個中國經濟的實際消費量,我們用社會零售數據刨除集團採購,加上一些沒有進入零售的服務型消費擱在一起,我們算出來七八年前當時的經濟消費量已經佔到GDP 43、44%,而且每年上升0.7%。第二個問題,沒有正確算出增長量,每年上升0.7%,因此現在宏觀經濟整體老百姓居民的消費量已經佔到GDP48%左右了,非常接近50%了,這是不得了的數字。正是因爲如此,我們中國經濟這幾年,我們最大的增長點,拉動經濟增長點是消費,這是一個靜悄悄的革命,談得不多,實際上已經發生了七八年,自從金融危機爆發之後,2009年以後一直是這個態勢。


這背後是什麼原因呢?咱們分析一下原因,是不是運氣好?是不是短期因素、波動因素,有沒有一些根本的因素?有,根本的因素是什麼呢?根本的因素是我們中國經濟結構已經發生了靜悄悄的革命,什麼結構變化呢?是因爲整體上講,勞動工資的增長速度,包括獎金,包括各種各樣的工資收入,是超過GDP的,勞動收入佔GDP的比重,曾經在1992年降到最低的42%,全球創了記錄。最近幾年回到60%左右,逐年上升。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就是結構性的革命性的變化,原因是我們總體上講,儘管我們還有AI、人工智能,但是至少從目前來看,從過去近十年的情況來看,勞動力是短缺的,勞動力尤其是藍領勞動力短缺。


我前兩天在廣州東莞搞調研,尤其東莞都在反映招工難,一方面是人工智能,用機器代替勞動力;另一方面還是招工難。招工難所帶來的一個後果,必然是工資率漲的速度超過其它的物價,這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規律。爲什麼招工難?背後又有一個結構性原因,是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殆盡,原來是靠外來工支撐,現在轉移殆盡,勞動總人口的總數已經到了頂峯,不再增長。一環扣一環,消費和支配收入到人口結構、勞動力市場,一環扣一環,非常嚴謹的邏輯關係。所以近十年來我們一直講,這叫靜悄悄的革命,如果各位同意我這個分析的話我們這場革命即將開始,還要持續,消費還會繼續成爲中國經濟的第一大增長點。


我再補充一個,還有一個推論,還有一個後果,由於我們的消費增長比較快,所以國內的市場增長速度超過出口的增長速度你看前幾年是出口負增長,出口是負增長,因此我們國家中國經濟對外的依存度在下降,一環扣一環,所有的邏輯都能串起來。諸位是搞金融、科技、科技消費、消費金融的,你們關心的是這場新消費,中國經濟的新消費有什麼特點?我梳理了一下,跟大家交流,你們知道的比我細,我從宏觀角度來分析。


第一項,第一個特點,當然了,這個你們比我知道的清楚,年輕人是主力,70後是消費的主力,因爲70後的行爲模式、記憶跟50後、60後不一樣,我是最典型的60後,我出生這一年1963年,是中國社會人口出生第二高峯,2680萬人,第一高峯是1971年,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2700萬人口,現在降到了1400萬,所以70後消費的行爲跟60後不一樣,有什麼不一樣呢?我來分析,看看你們的大數據是否符合我宏觀的觀察。


第一點不同是房地產的消費、房地產佔用的消費比重有所下降,我們這些60後、40後、50後喜歡幹嘛,我們窮怕了,我們攢了錢現在已經不是像過去幾年要買房子,買房子當然一是覺得房子會漲價,房子至少會保值增值,另一個覺得有了房子會心裏踏實。現在情況有所不同了,現在很多年輕人開始琢磨,我這個房子不一定着急買,即便買的話,政府也出臺政策了,可以搞共有產權,因此我攢錢買房子的壓力在下降。當然了,攢錢買房子的動力和壓力在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在大城市所表現出來的不好的一面是什麼?租金在上升。但總的來講,70後、80後、90後,非大數據、非高科技的觀察是說,在住房投資方面的衝動比我們60後、50後要低,這就給其它的消費騰挪出空間了,這是一個特點。


我再講一個例子,我周邊好多朋友,60後的,50後、60後都說我們去海南買房子吧,好多人確實買了房子,而且可能有些還不止買了一套,但是每次我都問他,你買了房子住了嗎?絕大部分都沒住,最近我有一個朋友,一個親戚,在北京過敏很嚴重,我說你去海南嘛,三亞不是有房子嗎,住幾天就好了。他去了,住了幾天好得很,感覺馬上好了,不咳嗽了,不流眼淚鼻涕了,我說爲什麼你住幾天就回來了?你住自己的房子嗎?他說沒有,我住酒店,這不是傻嗎,自己買的房子不住,真正需要治病的時候不治病,幹嘛呀?非理性啊,我作爲60後,我們自己沒有你們那麼理性,70後、80後理性,不會像我們幹這種傻事了。所以我總結,不僅是房地產的比重下降。


70後、80後還有一個特點,你們是輕資產型的消費,什麼叫輕資產型的消費?我舉個極端的例子。我經常夢想我退休的場景,我希望我退休以後仍然能夠不斷學習,能夠享受生活,我在夢想學開飛機,飛機多好玩,開飛機有什麼難的?北京附近、深圳附近都有小機場,單發動機的。兩個星期學文化課,週末學20小時,三四個週末,一個週末上模擬機,再拿兩三個週末飛,行了,私照有了,關鍵是夢想,好玩。假如我有這個飛機執照了,我怎麼開飛機呢?我就上網查了,好玩,這個飛機不貴,單發的飛機一兩百萬就非常好了,再便宜幾十萬也行,但我覺得太危險了,一兩百萬。一兩百萬等我退休了應該搞得起。但是我又一想,我何必花一兩百萬買個飛機存起來呢?我有了那個單發的執照今天飛這個飛機,明天飛那個飛機,今天在北京飛,明天在海南飛,租賃就行了。而且一算,飛一個小時幾百塊錢,不超過兩千塊錢,比租摩托車還便宜。所以以後的消費,我認爲我思想還比較超前,我還是跟得上70後、80後的思維。你就租飛機,這是輕資產式的消費。尤其新能源汽車,電池咱們搞不定,以後是輕資產類的。所以這是第二個特點。


第三個特點,我從宏觀上觀察,我們可能會迎來一個消費波動時代,你看去年少有的中國經濟的一年,消費居然有所下降,尤其是汽車的消費,汽車的消費出現了負增長,這個很難以想象。究其原因是什麼?有人預期2019年的汽車會下降,因此2018年不買車了。但是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可能70後、80後消費的衝動比50後、60後衝動性要強一點,所以消費可能更加受到一些宏觀經濟,包括金融因素的影響,所以消費的波動性在增加。


當然還有一個特點,剛剛說了輕資產、房地產的下降、消費的波動性比較強,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70後、80後他們可能比50後、60後更加願意用消費金融。我在美國生活工作了將近15年,我就發現美國人的腦子跟中國人的腦子不一樣,我們50後、60後一般會計算,我要買一個當年索尼的walkman,200美元,攢幾個月才能買到,一天天想差不多了,可以買了。美國人不這樣,我們50後、60後中國人是資產負債算法,我們算資產,我們不願意負債,我們把資產當消費品,買一個walkman當時尚,是可以長期使用的資產。美國人不這樣,如果我每個月工資漲到2000到2500了,多出來的500美元還可以幹什麼?還可以增加點什麼消費的產品?他不管,資產負債,他管的是現金流,只要我每個星期能打平了,這是約束條件,只要這個約束條件能滿足的話,我極大化我的消費量,美國消費者評判準則跟中國的50後60後不一樣,我們就算存了多少錢,還欠了多少錢,最好不欠錢,我要增加資產。美國人算的是現金流,現金流打平就行了。這是50後、60後他們新的消費模式、消費行爲。上面我講的是中國經濟進入新消費時代,我講的是中國的消費新特點。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思考,我們的政策層面可能需要做怎樣的調整,可能會做怎樣的調整。這個話題對大家肯定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爲你們是搞金融科技的,消費金融的,你們來自銀行的,你們對政策的調整應該很敏感。我在思考這個問題,既然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到一個新消費時代,政策方面、體制方面肯定需要調整,將會怎麼調整呢?恐怕有三個方面,我在這兒初步的思考,國家已經很快就啓動“十四五”規劃的調查研究了,咱們談這個話題一點不早,很及時。


我看三個方面的政策恐怕會調整,先從大的講起,我估計“十四五”規劃中可能會提出一個新的理念,就是說要以穩消費促消費爲宏觀調控的目標,這個話聽起來比較抽象,我們的宏觀調控的調整模式是穩增長,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要保持高質量增長。今年變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來,要穩就業和促進就業作爲宏觀調控的一個目標,所以就業大家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下一步恐怕除了就業之外,要看消費了,爲什麼呢?首先一個原因,消費已經成爲,剛剛我說了,消費是第一大增長點,60%的增長是靠消費,這個數字可能還會上升,消費佔GDP的比重接近50%,還會上升,美國是70%,還會上升。所以我估計,“十四五”或者未來一段時間,新的口號新的理念,恐怕會把消費擡到很高的高度,跟就業、跟GDP的增長恐怕是同等重要的一個行列。這個事大家說,你是搞學者的,談這個有什麼意義?有意義,它會影響方方面面的政策。比如說稅收,各方面的稅收會調整,汽車,9%左右的是購置稅,13%的增值稅,現在高得不得了,這裏面動一動,對消費的穩定和增長是有作用的。所以不要小看一個理念一個口號的變化,它會影響方方面面。再比如說消費金融,如果把消費擱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消費金融政策也會調整,也會更加積極地支持消費金融這個行業,所以這是一個重要調整。


再比如說,當國家層面提出消費是重要的增長點,要穩消費、促消費的話,各級地方政府也會把它作爲重點,還不等到國家提這個,北京市已經把消費作爲重要的增長點了。北京市提出,要打造國際消費的樞紐城市,這個具體的提法可能說得不準,反正提得很高大上,提到了國際高度,國際樞紐中心,我忘了怎麼說的,北京市在研究怎麼促進北京市的消費了,消費金融肯定是一個重要的產業。所以這是第一條,我認爲政策需要調整。


第二條,對消費信貸的政策也會調整,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長期以來,我們在經濟學,在學術界有一個恐怕是錯誤的理念,我們認爲經濟發展的動力來自於儲蓄,儲蓄高相當於人的腎氣足,中醫講元氣足,腎氣旺,人的生命力強,就能活得健康,就能長壽、生活質量提高等等。但這個認識恐怕有一個缺陷,是什麼呢?就是的確儲蓄是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但是各個國家,包括中國,包括美國,你去分析,最主要的儲蓄者不是家庭,而是企業。


美國家庭的儲蓄現在是0,過去是負,它主要的儲蓄佔GDP12%的儲蓄主要是企業,美國的企業現在手中有兩萬億美元的現金流,日本也是如此,所以以後儲蓄的主要來源來自於企業。這個認識爲什麼重要呢?這個認識如果到位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消費金融不會影響中國經濟的長遠增長動力,因爲消費金融促進的是消費,消費金融降低的可能是家庭的儲蓄率,但是企業的儲蓄率沒有變。


還有一個認識也要到位,就是歷史的經驗,國內國外的經驗告訴我們,從來沒有因爲消費金融的擴張所帶來的金融危機,只有房地產擴張過快,房地產金融貸款過快,企業貸款過快,政府借錢過快帶來的金融危機,這一條認識也要反覆講,我們作爲研究者反覆跟監管者講,這是國際經驗。所以這幾條我認爲政策層面會改變。這是消費信貸方面的政策還要調整,還會有一定的放寬。


第三個,最後一條,就是政策層面會有什麼調整?這一條跟在座的各位可能關係比較密切,我堅持認爲,未來若干年,不敢說五年,未來若干年,個人所得稅的體制還會改革,也還應該改革。怎麼改?其它的不說了,我們說一條,最高級檔的個稅稅率應該也會調整。現在45%,我這次到廣東調研,所到之處廣州,深圳剛到,到處都在呼籲這個問題:人才、人才、人才,各個地方都說經濟要升級人才是關鍵,人才最重要的一條,我們競爭力低,就是個稅稅率太高。這些的稅改事實上增加了很多白領階層實際的稅負,因爲抵扣是很少的,但是它把收入捆在一塊要報稅,這個就很高很高了。所以各地區,廣州、東莞、深圳都有政策,把國家收入個稅收入留給地方的部分返還給個人,我們每收一塊錢,四毛錢留給地方,地方還給個人,這已經是稅改了。現在講大灣區一個大問題,香港15%的個稅,最高15%,我們這兒最高45%,增加競爭,人才怎麼過來?每天數數字,183天在香港工作,182天在深圳工作,這怎麼工作?所以這件事是現實倒逼改革,所以我樂觀地認爲:未來若干年中國的稅費一定會改革。


最後一句話: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是來自於勞動收入的差距,個稅打的是勞動收入,收入的差距來的是資本投資所得的收入,全世界都是如此。現在的個稅打的是工資稅,是勞動收入稅,這個板子打在了錯誤的屁股上了,越打越糟,影響了自己的產業升級、人才的流動。所以這件事我們一起來呼籲,一起來期待。最後一句話:消費金融還有消費金融相關的科技是我們的朝陽之朝陽行業。樂信走在了這個行業的前列,在此我表示熱烈的祝賀。■


本文整理來自於《未央網》。

圖文編輯:張泰倫

責任編輯:王靖雯

相關閱讀

【聚焦】李稻葵 | 回顧4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經驗是什麼?

【觀點】李稻葵:和蘇聯、美國、韓國、新加坡相比,中國的崛起屬於什麼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