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易觀方舟的渠道分析和廣告追蹤功能更新,為市場和運營人提供了便捷的分析工具,幫助企業解決從「尋找優質渠道、分析用戶轉化、人群細分運營、用戶有效觸達、營銷效果評估」全過程的跟蹤,更精細化衡量渠道的投入和產出,不斷迭代渠道策略,從而實現閉環營銷。

在用戶通過各個渠道觸點互動時,會抵達預先設計好的頁面完成轉化。一個完整的用戶旅程包括:「站外渠道投放URL→著陸頁→輔助轉化→CTA→註冊→付費」幾大關鍵環節,整個用戶旅程的轉化率由每一步的轉化率共同決定。

渠道投放作為流量漏斗的第一環節,起到引流的重要作用。了解不同渠道用戶的來源、屬性信息、廣告媒介、廣告內容等,清晰的衡量每個渠道的費用投入與產出,就可以甄選出 ROI 較高的渠道。

1. 易觀方舟支持以Web/H5、App、小程序作為分析來源,更可按照不同維度進行細分查看,清晰呈現流量的來源情況。例如,Web/H5可以支持UV、PV、訪問時長、跳出率、轉化目標用戶數等。

2. 易觀方舟提供了單獨的渠道分析模型,可以輔助市場和運營人,完成實現「渠道遴選→渠道投放追蹤→獲客效率分析」的完整閉環,通過指標對比遴選高的渠道組合,調優渠道整體配置。

3. 易觀方舟還提供了強大且靈活的追蹤參數配置功能,滿足了線上線下等不同場景下效果追蹤需求。可將線上和線下渠道的流量進行整合分析,從而高效的通過活動進行用戶拉新及運營。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功能在不同場景中的實際應用:

場景一 : 內容運營如何有效追蹤數十個內容平台的引流情況

小王是某互聯網企業的內容負責人,所在的團隊不光要負責內容的生產,還要將內容投放到不同平台實現引流拉新。比如,通過微信的「閱讀原文」,今日頭條的「了解更多」鏈接,知乎平台的「自定義鏈接」等進行引流。

以往,小王只能通過不同平台提供的分析後台,查看每篇文章的閱讀量,並不能實際看到鏈接的點擊量,以及從不同平台過來的用戶在官網的瀏覽情況,和最終的註冊轉化。因此,小王常常被老闆質問,寫了好幾篇閱讀量上萬的文章,怎麼不見註冊量有任何提升呢?

在這個案例中小王缺的是一個可靠的工具和數據分析支持。這不,易觀方舟就可以幫小王同學支支招!

1. 生成追蹤鏈接,分渠道進行投放

在易觀方舟中,通過運營模塊的廣告追蹤功能,單個或者批量創建不同渠道的 url追蹤鏈接。小王同學在需要投放一篇文章時,只需要按照預置的模板填寫UTM相關參數,並導入到方舟之中,就可以批量生成不同渠道平台的追蹤鏈接。

配合內容和追蹤鏈接,以及不同平台提供的內容閱覽量,小王就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橫向對比不同渠道內容的投放效果。(下表為示例表)

2. 批量對已經投放的渠道鏈接進行管理,並查看鏈接在單個渠道的投放效果

易觀方舟還提供了統一推廣管理中心,方便市場人和運營能人對已經設置的鏈接進行管理。按照推廣實際的發生時間,篩選查看周期內的推廣活動鏈接。在頁面內,可以複製追蹤鏈接地址,下載對應的二維碼供傳播使用。如果時間比較遠不記得當時配置的具體信息了,還可以通過模糊查詢,快速找到對應鏈接。

點擊對應鏈接的分析圖表,還可以對某個推廣的實際效果進行查看。切換不同的時間維度,衡量一段時間內的推廣效果。

場景二:活動運營,如何打通線上和線下實現高效獲客

線下活動是比較常用的展示和獲客手段,形式諸如展會、論壇、沙龍等,避免不了採用海報、現場資料、廣告宣傳等方式進行宣傳,以提高展示效率和品牌曝光。

以往在線下活動,都會布置展台和名片箱,活動人員現場接收潛客名片後再持續孵化。一次市場活動的獲客效率,只能用名片或者所登記用戶的數量來衡量,無法實現持續跟蹤。

而隨著手機掃一掃的場景逐漸的豐富起來,市場獲客可以採用比以前更加豐富的手段進行管理和跟蹤。

易觀方舟支持將落地頁面的追蹤鏈根據名片、圖冊、視頻、海報等物料渠道進行配置,每種物料上生成單獨的二維碼,在現場進行投放。在活動現場,可以進行引導掃碼,查看落地頁內容,點擊 CTA(Call to Action)按鈕再進行表單的填寫和註冊。

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獲取到每種不同活動物料所帶來的流量及用戶拉新的轉化。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收集線下活動的潛在用戶,另外也可以通過橫向對比不同活動的獲客情況,衡量投入與產出,更精準的選擇活動類型進行獲客。

綜上,隨著流量紅利的消失,線上的流量成本不斷增加,市場和運營人面臨的業務挑戰越來越多。企業需要整合線上和線下的全渠道資源,以避免營銷渠道的碎片化,精準的管控成本和營銷費用投入,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從而實現高效獲客。真正實現用100塊錢的投入,壓榨出300塊錢的價值!

歡迎有數據分析需求的同學免費試用「易觀方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