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臉上身上經常會莫名其妙冒出一些痘痘,媽媽會覺得是不是寶寶過敏了,其實有可能並不是過敏。而是秋冬季節因為皮膚乾燥導致的各種疹子問題,寶寶臉上的疹子也有很多類型,濕疹、熱疹(痱子)、幼兒急疹、蕁麻疹、嬰兒痤瘡等等,那應該如何簡單辨別區分呢?不羅嗦了,直接看圖說話吧!

1、寶寶濕疹

濕疹,可能是寶寶最常見的肌膚問題了,寶寶身上出現濕疹,因為瘙癢會讓寶寶變得煩躁不安。更糟心的是如果護理不當,還會反反覆復,這可能也是新手媽媽最討厭的皮膚問題了。

寶寶濕疹的護理其實和其他皮膚問題的護理是一樣的,最主要就是保濕和滋潤,保濕不夠=白搭,所以家裡有松達 山茶油霜的媽媽們,出現濕疹問題,就得保濕保濕保濕。靠著保濕和滋潤大多數的濕疹都能自愈的,如果特別嚴重,則需就醫諮詢,使用一些激素藥物來解決。

2. 新生兒痤瘡

新生兒痤瘡通常發生在剛出生時,或者出生之後的兩三週內,如上圖,寶寶的臉頰、額頭、下巴處會出現白色或者紅色的疙瘩,類似於青少年長的青春痘一樣。目前確切的發生原因還不明,醫學界普遍認為這與寶寶體內的激素變化有關。

新生兒痤瘡通常不需塗任何藥物,一般會在幾周內自行消退,期間只需要簡單的溫水清洗就好,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如果在3個月內還沒消退,或者你確實很擔心,建議諮詢專業的兒科醫生。

另外,有時候媽媽可能會把新生兒痤瘡跟濕疹搞混。如果皮膚出現乾燥脫屑的現象,是濕疹的可能性更大。

3. 寶寶的粟粒疹

寶寶剛出生時,如發現寶寶的鼻頭上有很多小白點或黃色點點,有些可能會蔓延至臉頰部位。你也不用擔心,這主要是由於皮脂腺分泌造成的,通常在寶寶出生後2~3周內就自行消失。

4. 寶寶的頭垢(也叫脂溢性濕疹)

有些寶寶在滿月後,頭皮上會出現一些頭皮屑,嚴重時呈黃色魚鱗狀乳痂,有時候會蔓延到眉毛處。這其實是一層油脂,高發於寶寶皮脂腺分泌旺盛處,在醫學上稱之為溢脂性皮炎。

雖然名稱有些嚇人,比較難清洗掉,但並不會對寶寶有什麼影響,而且處理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多洗頭即可。

具體的方法是:清洗前,在皮痂處摸一些植物油比如松 達山茶油、橄欖油,15~20分鐘後溫水清洗,注意清洗時不要用力,輕輕的按摩頭皮即可。通常這樣處理2~3次,就可以清理乾淨了。

5. 口水疹

寶寶出現口水疹,絕大多數是因為清潔工作沒做好。起因是嘴巴周圍口水或者奶漬過多,導致皮膚潮濕,從而對皮膚產生刺激。

對付口水疹,首先是注意清潔,及時用純棉毛巾將口水、奶漬輕輕擦乾淨;其次,在嘴角邊抹上潤膚山茶油或霜,起到隔離保護作用。

6、 蕁 麻 疹

蕁麻疹也是嬰幼兒比較常見的一種皮膚病,通常是由過敏引起的。過敏的原因可能是某昆蟲叮咬;病毒的感染;藥物過敏,也可能是食物過敏,大多數都無法確定確切的病因。

如果寶寶皮膚出現凸出於皮膚表面的紅色瘙癢皮疹(如上圖),且持續一段時間不消退,可能就是蕁麻疹。

這種皮疹中央部位蒼白,結節上沒有脫皮,看起來像是被蚊子叮咬。可以在皮疹處進行冷敷或擦拭爐甘石洗劑,都能減輕或消除瘙癢。如果蕁麻疹不嚴重,可以在家觀察,會自行消退。如果嚴重,就要諮詢兒科醫生了。

7. 寶寶痱子

痱子是由於天氣潮濕、悶熱,秋冬季節給寶寶穿的太多也容易導致熱痱,寶寶的汗腺導管阻塞使汗水積聚造成的。那麼痱子的重點是什麼呢?一定是預防的。保持寶貝肌膚的乾爽非常重要。

  • 保持居室的通風,使空氣乾爽。

  • 可以適當減少孩子的穿著,秋冬季節以後背的溫度為準來給寶寶穿衣,保持皮膚透氣和全身乾爽,可以有效預防痱子。

  • 痱子發生後,避免搔抓,防止繼發感染。

  • 勤換衣服、勤洗澡,可以使用松花粉保持肌膚乾爽。

8、 急 疹

幼兒急疹,又叫嬰兒玫瑰疹,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溫和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會導致寶寶和幼兒發燒和出現紅疹。臨牀特徵為高熱3~4天,然後驟然退熱並出現皮疹,病情很快恢復。「熱退疹出」是幼兒急疹的主要特點。

皮疹主要散於頸項、軀幹,偶見出現於面部和四肢。發疹後24小時內皮疹出齊,差不多在3天後自然隱退,皮膚不會留下任何痕跡。感染髮病多在2歲以內,尤以1歲以內最多。

最後,希望每個寶寶健康,沒有過敏、沒有疹子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