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劇新拍 弘揚東方海絲文明

  電影《絲海夢尋》,以我省大型原創民族舞劇《絲海夢尋》爲藍本,用現代影視攝製的手法再現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商船競發、東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盛況。該舞劇再現了800年前東方第一大港泉州刺桐港的盛景,講述了通遠舟師阿海父子海員前赴後繼開拓海上絲綢之路迎來萬國商賈,連接中華民族與萬國友邦深情厚誼的故事。該舞劇脫胎於福建省歌舞劇院1992年創排的傳統舞劇《絲海簫音》,經過深挖主題、改編復排後,融入了很多新的時代元素。在本次在90分鐘的立體電影中,閩南的木凳舞、波斯商人的算盤舞、泉州搓湯圓、摸彩蛋、提線木偶和高甲戲中的醜婆舞精彩紛呈,同時,有機融合了泉州港、德化瓷器等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元素,通過3D的場景展現,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心靈震撼。    該電影的製作旨在貫徹落實我國關於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充分發掘福建海洋文化內涵,更好地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該電影在國家藝術基金和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的協調和指導下,曾多次召開專家研討會,對影片製作進行修改和提高,並對其傳播交流推廣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和規劃。



     強強聯手 再造民族舞劇鴻篇    該舞劇的總導演特邀了中國著名舞劇編導邢時苗擔綱,邢時苗被稱爲中國突出貢獻舞蹈家,曾8次擔任央視春晚舞蹈總監和現場導演,這部劇也創造了他職業生涯中兩個多月編排一部大型舞劇的紀錄。女主演桐花的扮演者、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領舞、28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提名獎唐詩逸,將角色從少女演到寡母,高超的技巧和極富視覺效果的舞姿展現出柔情似水的溫柔和堅韌。阿海、小海、波斯王子哈馬迪等主要角色,則分別由國內新銳舞者孫富博、黎星和李超扮演。電影總導演王一巖,是國家一級導演,高級記者,現爲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文化節目部主任,曾因攝製《中華文明之光》《共和國的脊樑》《國慶紀事》等作品,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影華表獎2020部優秀紀錄片獎等。    


多維傳播 助力公共文化精準覆蓋    該電影是福建省首部3D舞劇電影,用現代攝製技術立體還原了舞臺場景,彌補了舞臺演出的侷限與不足,使該舞劇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不斷擴大。該電影得到了國家藝術基金的大力支持,除了通過電影院線、音像製品出版、海峽兩岸文博會等相關渠道進行推廣外,還制定了城市與鄉村兩條公益電影發行的路線,在全國和福建的部分城市影劇院,定點進行公益惠民演出,成立公益電影放映隊,走基層,到鄉村,進行部分偏遠山區的送文化下鄉和針對特殊弱勢羣體的展演活動,讓藝術更精準地扶貧,爲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做貢獻。本週就來到了我市莆田華彩中興4K國際影城進行展映。邀請到了莆田學院師生進行觀影活動。讓老師和學生通過電影宣揚瞭解的“絲海文化”。




↓↓↓猛戳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