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連續死了3個兒子,孝莊太后急了:“第四個我來取名!”

中國古代很多皇帝的出生都帶有傳奇色彩,如《史記》中就記載劉邦是龍的兒子。而《清史稿》中也曾寫到千古一帝康熙帝帶有神話色彩的出生故事。

康熙連續死了3個兒子,孝莊太后急了:“第四個我來取名!”

清順治十年夏天,順治帝的妃子佟佳氏感覺渾身無力,十分懶散,但她還是堅持着到慈寧宮給孝莊太后請安。孝莊太后看見她身後有一條青龍的影子,大喜,連忙請太醫來爲她診斷。這下就發現了喜事,佟佳氏懷孕了。這個孩子後來由孝莊太后親自取名,爲:玄燁。這就是後來的康熙帝。

由於自己的老爸皇帝做膩了後,半路了出家,可憐的小玄燁只好過早的當上了皇帝,過早的結束了童年生活。在做了皇帝之後,很多本該是自己的事情就不能由玄燁自己決定了,比如婚姻。畢竟,皇帝的家事也是國事。玄燁在十一歲零六個月的時候,就娶了十一歲又九個月的赫舍里氏,之後,由立了若干妃子。

康熙連續死了3個兒子,孝莊太后急了:“第四個我來取名!”

十四歲時,康熙有了他的第一個兒子愛新覺羅.承瑞。不幸的是,承瑞在三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隨後,玄燁的第二個、第三個兒子也都早早的就去世了。這就讓玄燁和孝莊太后十分着急。在康熙的第四個孩子出生時,孝莊太后急了,不再讓康熙爲這個孩子取名。她認爲,前三個孩子的夭折都是由於名字沒有取好。

康熙連續死了3個兒子,孝莊太后急了:“第四個我來取名!”

孝莊太后想了一夜,最終給這個孩子定名爲賽音察渾。賽音察渾的蒙古語意爲強壯的男子。孝莊想,這次這個孩子總該平安健康了吧。

但康熙好像是命中克子似的,就連強壯的男子都沒有能留住康熙的這個孩子。賽音察渾還是早夭了。這下孝莊太后沒轍了,孩子早夭既然不是名字的原因,那究竟是什麼呢?

康熙連續死了3個兒子,孝莊太后急了:“第四個我來取名!”

既然是皇子,肯定是喫好的穿好的,營養自然跟得上,生病了也自有太醫來看,那爲何孩子還是會早夭呢?原來,是因爲康熙生子時,年齡太小了。

康熙生第一個兒子時,他才十四歲。想想看,現在十四歲的孩子,在做什麼?他們大多都還在上初中,還都處在情竇初開的年紀,談個戀愛都屬於早戀。而康熙帝這個時候就已經做父親了,早了我們一大截。康熙的妃子也大多年齡和他相仿,又養在深宮,身體也並不強壯。所以生出的孩子身體不好也就不足爲奇了。

康熙連續死了3個兒子,孝莊太后急了:“第四個我來取名!”

而且,從清太宗皇太極開始,清朝就開始實行聯姻制度。當時的人們還沒有認識到近親結婚的危害。所以,大量的近親基因導致了皇子身體羸弱,尤其在母體發育尚不完全的情況下,皇子生病或殘疾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直到康熙十八歲成年後,他的孩子胤禔才活了下來。但是,即使是在成年後,他的孩子也是還有很多早夭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