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下Wiki,去掉中國,上一次在月面軟著陸的月球探測器已經是美蘇太空競賽時期的。由於潮汐鎖定的原因,月球的自轉周期等於公轉周期,所以飛船飛到月亮背面的時候是無法與地球通信的,如果看過阿波羅13號這個電影應該有印象,飛船轉到月球背面的時候和地面就無法聯,地面無法向飛行器發送指令也無法監控飛行器狀態。

這次嫦娥4號任務也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嫦娥任務藉助先期發射的鵲橋號中繼衛星轉發信號進行通信,所以即使嫦娥4在月球背面依然可以和地面保持通信,完成在月球背面著陸的任務。

鵲橋號中繼衛星是人類歷史上首顆對月專用中繼通信衛星。


圖片來源:https://defence.pk/pdf/attachments/dwe7ne7xqaa7cmb-1-jpg.530912/

其實之前還是有5個美國的環繞器墜毀在月背的,硬著陸也是著陸嘛。

阿波羅最後一次任務本來也想著陸在月背,但當時考慮風險太大、預算又不太夠,就算了。

當年冷戰,美國載人登月已經裝逼裝夠了,再去月背也沒太大需求,技術上又不是很夠。真要去,又得燒錢了。

最近這波探月熱,目前只有中國進行了著陸探測,所以也自然只有中國落到了背面。別的國家先落到月面再說吧。。。


逍,非不能也,實不為也……拉格里朗日點的計算方法是公開的,發射衛星到L2點更是小菜一碟——半個世紀前美蘇就發射火星探測器了。因此唯一的解釋就是我朝穩紮穩打,目標是星辰大海,先從最近的一顆星開始,把正面和背面研究得明明白白


因為在月背著陸需要一個通信中繼衛星去遠程控制著陸器——所以先射了一顆叫鵲橋的衛星過去放在月球的拉格朗日點


以往探測器都著陸到哪兒了?

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射了大約200多顆月球探測衛星,最早實現登陸的「月球」9號是在月球的風暴洋地區實現著陸,首次登月的「阿波羅」11號在月球的靜海成功登陸,而我國的「嫦娥」三號選取的登陸地點是月球的虹灣地區。

這些位於地球正面的區域無一例外,都通信條件良好、地形相對平坦、太陽光照充足,不論從科學價值還是工程實踐角度都是登陸的絕佳位置。

他們無法著陸月球背面的障礙到底是?

月球背面環境嚴峻。月球的背面不同於月球正面的地質構造,月球背面的地表下相比地球保存著更為原始的地質狀態,這些埋藏月球深處的秘密顯然對研究地月早期歷史之謎有著重要價值。

月球背面隔絕了與地球的直接聯繫,意味著月球隔絕了地球上發出的幾乎所有的電磁波,這給天文學的射電觀測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場所。遙遠天體產生的信號都十分微弱,地面產生的電磁信號極易對這些來自深空的信息產生干擾,要想在地面探測到宇宙天體的微弱信號著實不易。

信號傳輸出現問題。月球它的本身其實是個障礙物,在它背面飛行和著陸的探測器不能直接和地面進行無線電通信。導致在地面的控制人員無法了解到飛船的運行狀況,也沒辦法把空側信號傳輸給飛船進行操作。

無法--控制速度和軌道測試。飛行在月球上空數十至上百千米高度的探月衛星,在通信中斷的情況下,可以依照慣性保持原姿態繼續飛行。但若是月球車或者登月艙要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需要實時測量飛行軌道,發送測控信號以調整降落速度和著陸姿態,才能實現安全著陸。


月球會屏蔽信號,月球背面沒有信號。

阿波羅登月前後選擇了難度係數較小的月球正面,當時技術也不成熟。

嫦娥四號現在可以,因為有鵲橋號衛星。

至於NASA後來為啥不搞,估計其精力都放在火星上了。

冷戰結束後,只有中美兩國有實力搞大規模太空探索。俄羅斯衰落了,歐盟日韓單靠自己不行。


登月操作最多就是美蘇冷戰時期,後來美蘇都做過感覺沒啥用還燒錢就不做了。所以有技術難度的月背就沒人搞了。中國沒搞過所以從頭搞一遍,正好就撿個漏。

如果按照《文明》這款遊戲來類比的話。就是美蘇「錘」月球奇觀的時候,月背軟著陸科技還沒到,科技到了大家就繼續錘別的性價比更高的奇觀了。中國從頭爬科技樹。看到了一個嶄新的奇觀就撿了個漏。


有,美國的徘徊者4號,結果任務中儀器翻車了,直接摔在月背上


我是學計算機的,專業背景為0。我理解這個問題可能是在問,月球背面登陸的難點在哪?為什麼美國之類的國家沒有登陸。我理解的原因是,如果把浩瀚的宇宙比做黑暗的森林,對我們而言,地球是一盞明亮的路燈,路燈周圍已經照的很比較亮了,月球背面類似路燈下的陰影,還有一些探索的空間,但是畢竟有限。美國在忙著探索森林的黑暗深處,那裡更加有趣和值得探索。但是我們畢竟是後發的國家,路還是要一步一步走,飯還要一口一口的吃,經驗也要一點點積累,希望我們能保持謙虛,繼續前進。


謝邀!簡單來說,就是不能和地球通信。我們在地球上永遠只能看見正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於18年上半年發射了中繼衛星。手機打字太累,以後有機會再說。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