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駐清朝外交官Auguste Francois,中文名方蘇雅,在晚清任職期間帶着相機四處亂竄拍攝照片。此舉不排除有蒐集情報的嫌疑,到如今,這些影像已成爲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彌足珍貴。

方蘇雅與雲貴總督互相致禮。

方蘇雅與隨從。

方蘇雅於1895年任法國駐廣西龍州領事,1899年12月起任法國駐雲南府(今昆明)名譽總領事兼法國駐雲南鐵路委員會代表,1900年3月兼任法國駐雲南蒙自領事,1903年9月兼任法國駐雲南省代表,1904年任滿回國。

昆明紀念清官的石碑。

到昆明任職時,方蘇雅帶來了7部相機和大量玻璃乾片,將鏡頭對準了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的方方面面。他拍攝了這裏的山川湖泊、城鎮鄉村、街道建築、寺廟道觀,也拍攝了上至總督巡撫,下至販夫走卒、乞丐犯人的各色人等。

生火做飯的老婦。

方蘇雅眼中的晚清社會凋敝又污穢,他以“赤貧、陳舊、破碎”來形容。他的鏡頭和文字都展現了一個封閉的昆明:“我生活的這座城市是不開放的,除了我帶來的一些東西外,它尚未受歐羅巴的影響。”

昆明街頭的人們。

方蘇雅如此描述他看到的昆明街景:“街上,一羣羣髒兮兮的塵土滿面、泥漿滿身的行人,穿着寬大的齊膝棉褲,腳蹬草鞋,頭戴帽子,不過絕大部分帽子都像被捅破了底的蓋子。在嘈雜的人羣中,有時也會碰上個把穿天藍色棉布長衫的先生,或者碰上難得一見的着綢穿緞的闊佬,有時還會遇上盛裝的婦人。”

法國領事館的差官,拿着很誇張的大刀。

吞雲吐霧的癮君子。

晚清社會煙毒肆虐,國家與百姓都深受其害。方蘇雅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昆明全城籠罩在鴉片的麻木之中。空氣中還飄着昨晚抽的鴉片的餘味,這些氣味打那些關閉不嚴的破房子裏冒出。這種香味在中國城鎮中司空見慣,儘管尚未毀滅當地的百姓,但卻已牢牢地控制並主宰着他們了。”

正在喫飯的夫妻,他們是方蘇雅府邸的管家。

這對衣着體面的夫妻坐在庭院裏,面對鏡頭,手中端着碗筷。男子坐姿端正,動作自然,女子露出三寸金蓮踩在凳子上,埋頭喫飯卻擡眼向前看,舉止扭捏,顯然有點害羞。

雲南武備學堂的監督及親兵。該學堂系清朝爲編練新式陸軍而設,採用德式教育。

昆明的街道。

方蘇雅是法國侵略利益的代言人,我們必須認清其身上的“侵略性”。1900年,方蘇雅私運軍火至昆明,當地官府扣留了這批軍火。他則率數十人持槍搶回,將軍火藏在天主教堂內。民衆得知後義憤填膺,包圍領事館,焚燒教堂,是爲“昆明教案”。 事後,方蘇雅訛詐了清政府12萬兩白銀和雲南七處礦產的開採權。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