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办公室,创业,年轻人,思考,小资族,商务人士,面试,职场。(图/视觉中国CFP)

▲调查发现,全台中小企业家数逾140万家,仅有6%台湾家族企业老板有健全接班计划。(示意图/CFP)

文/今周刊

「搞不定接班,是国安议题!」二代大学校长、天来集团董事长陈来助不讳言。翻开最新公布的《2018中小企业白皮书》,去年台湾中小企业家数逾140万家,等于全台近98%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更贡献890万人、台湾近8成的就业人数,不论家数和就业人数都创下历年新高,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对台湾经济和就业人数的重要性。

但,我们接著发现,有超过53%的台湾中小企业老板年龄超过50岁,其中年逾60岁者则占17%,这个数字,同样逐年攀升。

事实上,《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就曾在今年初以「台湾企业老板年龄居华人世界最老」为题,点出台湾企业家找不到接班人的困境。

陈来助解释「台湾特别独有的接班问题」,虽然各国都有企业传承问题,但没有任何国家像台湾一样,几乎在同一时间大量面临接班问题。

下一个「竞争力危机」
产业若断链,将影响未来经济

依据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2018全球暨台湾家族企业调查报告》的调查,高达74%的台湾家族企业(编按:指上市柜公司家族持股逾25%,或非公开发行公司家族持股逾5成,以此标准台湾多数企业都属家族企业)计划十年内交班,比全球平均高出11个百分点。

尽管有4分之3的台湾企业主预计十年内交班,但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家族企业暨财富传承服务会计师洪连盛坦言,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台湾家族企业老板有健全接班计划,比全球低了9个百分点。

一个个关键数字,即将引爆台湾下个十年的竞争力危机。「一旦接不好,隐形冠军就不见了、链就断了,影响台湾未来一、二十年经济,要从接班开始救起。」陈来助十分忧心。

企业交棒要靠「智慧」
克服认知沟通、权与钱的斗争

接班并不容易。接班过程包括启动接班、顺利接班和成功接班三阶段,不同阶段都有各自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先看「启动接班」,这阶段最大挑战,出自第一代的认知。

为何第一代迟迟不启动接班?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副所长郭宗铭观察,认为自己健康还可以做很久、长期征战沙场不放心接班、担心交棒没舞台后适应问题、过去没有传承经验且下一代未必愿意接班,以及怕打开「潘朵拉盒子」后,引发家族成员权钱纠纷,都可能是台湾企业常见不愿面对接班的原因。

「问题是出在传的人,不在承的人,要有那个智慧。」三年前,61岁的羽绒霸主——合隆毛厂总裁陈焜耀,就把董事长大位交棒给34岁的儿子陈彦诚,「所有成功企业经营者,不愿放下身段教自己的儿子,因为儿子顶撞会怀恨在心……。」

从数字来看,约有7成的台湾家族企业主,计划交棒给下一代,这个数字高出全球14个百分点,显示台湾老板更倾向交棒给子女,而非专业经理人;进一步探究台湾中小企业主对接班人的身分偏好,发现以交给长子的比率最高、占约48%,比交给女儿高出30个百分点,再来才是其他儿子的5%,更有近3成未决定,背后难度可见一斑。

「常有人说,你要开的是交班,不是接班。」中华民国全国中小企业总会企资中心营运长王怡雯不讳言。「思考公司方向,一定要把接班人计划想清楚。」她提醒。

再来看「顺利接班」。陈来助观察,要顺利接班,挑战最大的或许在于二代的左右肩膀,各有接班和升级两个担子,等于光是守成还不够,还要面对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等压力。

但多数台湾中小企业在这阶段都卡关,举凡世代沟通冲突、缺乏战功和威信,公司没自己人马、执行力受限,都可能造成接班不顺。(阅读全文…)

本文为精采摘要,更多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144期)。
阅读更多文章,欢迎加入今周刊粉丝团&LINE

你可能也会感兴趣》
7成企业面临接班人难产危机...104资深副总的就业市场观察 
谁是接班人?郭台铭曝接班条件:被我骂得越凶越有机会 
表现好到破表!传她是苹果接班人 年薪是库克2倍 

★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CFP视觉中国供《ETtoday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CFP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