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

-------------------------------------------------------------------------------------------

手機收到了一條新聞推送,讓我這個船舶從業者感到振奮。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設立海洋核動力平臺國家能源科技重大示範工程的復函》中國將建設20座核動力海洋平臺,也就是海上核電站。雖然這不是第一次核能與船舶牽手,但以往都是運用在軍用領域用於提升軍艦的續航能力,如航母核潛艇等。這次運用在民用領域,可以說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也反映出中國對核能技術和船舶技術的信心。

中國的核電站起步比較晚,80年代才動工興建核電站。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30萬千瓦秦山核電站在1991年底才投入運行。在中國各種能源結構中(如圖),核電佔比僅為2%,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6%-18%。比如,同時期英國核電在各種資源發電量佔比19%,德國17%,韓國29%,俄羅斯16.5%,美國10%,加拿大15%,特別是法國佔到73.28%已經成為其能源支柱。而隨著中國的城鎮化、現代化道路的進行,用電量大幅增加。環境的惡化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傳統的以煤炭為主的火電勢必要進行轉型淘汰。核電因為不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不會造成溫室效應和酸雨,從保護環境角度來看,發展核電應成為戰略選擇。此外核電建設的投資大、拉動強,可以提升地方經濟和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

核安全也許是人們對海上核電站最大的質疑,日本福島核電站帶給人們的創傷還沒有癒合,使得人們談「核」色變。相對於陸上的核電站,核動力海洋平臺有其獨特的安全優勢,因其漂浮在海上即使發生地震時,有海水的緩衝不會直接作用到電站上,給人們關停反應堆贏得緩衝期。在極端事故情況下,可以將海水引入船體內,阻止堆芯熔化進程,保證反應堆安全。由於海洋平臺體積小,它們可被牽引到專門的場所進行集中維護和處理。海洋核動力平臺所用的反應堆為小型反應堆性能可靠,也曾在覈潛艇以及破冰船上使用過可以信賴。

技術方面隨著國家工業實力的提升,和陸上核電站的經驗的積累,再加上這幾年中國船舶工業的進步已經具備建設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基礎條件。因為是民用項目,市場需求是重點。這次工程的服務對象是渤海灣的鑽井平臺。中船重工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忠曾對媒體表示:「僅就海上石油鑽採方面的需求而言,未來市場規模就逾1000億元。根據我們的測算,渤海灣每年將形成500億元的核動力裝備製造產值。南海肯定也不會小於這個規模。」此外,海洋核動力平臺可以停靠港口,通過高壓輸電線為岸上輸送電力,這為緩解我國沿海城市夏季區域性用電緊張提供了另一解決方案。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渤海灣只是它的第一步,南海纔是它真正的舞臺。多年前,南海問題只是中國和南海諸國的一般性海洋權益摩擦,隨著大儲量的油氣田相繼發現,最近幾年爭端在逐漸升溫。從中國發展的全局看,南海是國際上重要的航運通道,油氣儲備以當下的消耗量足夠中國使用百年,可保證中國的持續發展,所以不容有失。但有個客觀的事實,就是南海遠離祖國大陸,與周邊爭議國家比較近。要想控制開發,需要派駐部隊建設軍事基地進行保衛,這樣供給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從大陸用船隻進行供給,航線遙遠運輸週期長,戰時航線一旦被切斷,駐守部隊就會陷入沒有補給的困境。正在建設的永署島,遠離陸地缺乏淡水資源,駐島人員生產生活所需的淡水要靠收集雨水和海水淡化處理。海洋核動力平臺在生產時,不僅僅能提供持續可靠的電力,供熱和淡水是其副產物。根據官方透漏的消息,搭載在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反應堆ACPR50S,是由中廣核集團自主研發設計的海上小型堆技術,單堆熱功率20萬千瓦。可以滿足一個5萬人口的城鎮使用要求。這就為當地生產建設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搭載在海洋核動力平臺的反應堆ACPR50S功率的設定,讓筆者感到有些別的意味在裡面。我查到美國「企業」號航母8臺A2W核反應堆的總功率是21萬千瓦;「尼米茲」級航母的8臺A2W核反應堆得總功率是19.3萬千瓦。我國ACPR50S反應堆得功率完全可以驅動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國外對中國的技術封鎖,使的我們沒有經驗可以借鑒,這次民用也可能存在為核動力航母反應堆進行驗證和積累經驗。在未來我們自己的核動力航母建設時有經驗支撐。

筆者作為船舶從業者,迫切的希望中國海洋工程和軍事力量越來越強大。海洋資源豐富,海洋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