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醫療衛生領域工作的我們,有著影響他人人生的能力——這往往是患者一生中最私密、最愉快或者最悲傷的經歷。患者不一定會記得我們的服務,但一定會記住當時的體驗。

?

所以患者就醫時的體驗也就決定了他對這家醫院是否滿意!想要讓患者滿意就要不斷的踐行以患者為中心,只有做到了以患者為中心才能讓患者有愉快的診療體驗。

患者如果有了愉快的診療體驗,就會與親戚朋友分享,也可能通過各種渠道給出公開反饋,由此就達到了口碑傳播的目的!

在世界上有哪些醫院在踐行以患者為中心,讓患者滿意方面做的很好呢?

——麻省總醫院(MGH)

全美最佳醫院排行榜中一般排在第二位,在2012-2013年一度躍升至全美第一。

值得指出的是,麻省總醫院在科研經資助方面連續十幾年全美排名第一,一般來說 科研的投入決定了醫療服務的水平,醫療服務的水平決定了患者滿意度,而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是患者滿意度的根本。

那麼麻省總醫院是如何踐行以病人為中心、讓患者滿意的理念暱?

1,注重全面服務

現代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變成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麻省總醫院除了給病人提供治療外,還會給病人提供心理、社會、精神等各方面的支持和服務。

醫生、護士、治療師、營養師、藥師、社會工作者、牧師組成一個團隊,為病人提供全方面的服務。

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生理治療,而社會工作者對他們予以心理或社會幹預,從而提高治療效果。除社會工作者外,醫院還有牧師團隊以滿足病人的精神安撫需求。當病人打電話求助或臨終前,牧師就會來到病人牀前服務。

注重營造溫環境,給予人文關懷。麻省總醫院病房裡,可以直接可以看到美麗的查爾斯河,走進醫院,電梯走廊處處寫著」請尊重病人的隱私"。

值得一提的是,在腫瘤病房外有一道希望之牆,牆上貼滿了病人如何與腫瘤抗爭的成功故事。新入院病人在看到這些故事,就會感到自己並非孤車奮戰,而是充滿了生的希望。

此外,牆頂上還懸掛著各色小旗,上面寫著親人的祝福話語,通過這些方式,病人獲得了戰勝疾病的精神力量。

2、注重系統改進

《犯錯是人的天性》一書中說:是人就會犯錯誤,犯錯是人的天性。

所以改進系統,建立一個做對事容易、做錯事很難的系統纔是根本的解決之策。

為此,需要建立一種沒有責各的文化,鼓勵人們公開錯誤,鼓勵不良事件上報,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發現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持續改進系統,提高安全水平。

比如有個護士發錯了葯,除了批評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不是這兩種葯外形太相近而容易混淆?是否可以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分?

第二,護士上崗之前接受過嚴格培訓了嗎?

第三,護士是太忙而導致亂中出錯嗎?護士人力配各夠嗎?

第四,這名護士:家裡最近發生什麼事了嗎?是否需要社會工作者或者員工幫助項目辦公室的支持?

改進系統意味著兩個方面:改進結構和改進流程。

3、重視人員培訓。

?麻省總醫院特別注重人員培訓,他們的理念是:堅決不把一個毛坯零件放到流水線上去,所有人必須培訓合格才能上崗。

?在培訓中,他們不僅有手術、插管、腹腔鏡、胃鏡等各種各樣的模擬訓練,還特別注重團隊培訓,不僅培訓醫學知識和技能,還培訓團隊精神、角色定位、人員溝通等。以及充分利用現代技術,避免人為錯誤。

4,注重團隊合作

其一,診療團隊中,除了醫生、護士等醫務人員外,還會把病人家屬和病人納入團隊。對病人執行ICE原則:I即Idea,病人對這個病怎麼看,C指 Concern,病人擔心什麼,E指 Expectation,病人的期望值是什麼:

其二,以通科病房為主,專科病房為鋪。有時候專科診療容易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問題。而很多疾病往往涉及多科問題。所以以通科病房為主則可以站在整體和系統的角度對病人進行診治。

?其三,麻省總醫院設有五個疾病中心,以加強多科室醫師協作,包括消化病中心、心血管病中心、癌症中心等,通過這樣的平臺設置,促使內、外、影像等多科醫師加強協作。

5,注重臨牀科研

麻省總醫院特別注重臨牀科研,臨牀與科研相互促進。

?麻省總醫院6000人左右的科研隊伍中除了2000多位專職科研人員外,還有1500位臨牀科學家隊伍,他們既做臨牀工作,又做科研工作,是臨牀與基礎的橋樑。

?科研費用覈算十分精細。比如某位科學家得到1大筆基金,他可以僱很多科研人員,租很大的實驗室,這些費用都從科研經費中列支,而一日沒錢了,就不得不交還空間、解僱人員、縮減開支。他們的薪酬計算非常細緻,每位技術員的新酬都是按所參與項目的工作量比例下發。

?科研上也特別注重多科合作,科研與臨牀合作,醫學與工學合作。數年前,麻省總醫院對整個科研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整,將原來以器官系統分工的研究中心改為主題研究中心,比如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這樣不僅臨牀和基礎的科學家能參與進來,工學、信息學、材料學的專家也會參與進來。

科研激勵機制比較完善。在麻省總醫院,不單以發表文章為指標考覈激勵員工,如果員工科研做得好照樣收入高。

6、積極尋求外部資源

麻省總醫院通過其良好的聲譽,不斷拓寬渠道,獲取外部資源,獲得良性發展。

醫院設有120多人的隊伍,專負責籌措捐款,每年能爭取到2億多美金的捐款。對於捐款人,醫院也有激勵機制,如果捐得多蓋了大樓,大樓將會以他的名字命名。如果捐的少,醫院某會議室也可以他的名字命名。

最後,分享一個小故事來體現麻省總醫院是如何重視患者滿意度,以患者為中心的小故事。 ?

?麻省總醫院護理系統每年都會評選一個叫Ben的獎項。Ben是一個小孩,1986年7月在麻省總醫院不幸去世,壽命只有一個月。由於小孩連著轉了四個病房,其父母對醫院服務的連續性不是很滿意,於是在醫院設立了一個Ben 的獎項,以此足進醫院改善服務,並紀念他的兒子。獎金額並不多,只有500美金,頒發給病人滿意度最高的護士。頒獎當天,Ben的父母都會從外地趕到醫院頒獎,拿到獎的護士也會帶上家人一起領獎,無論是頒獎者還是領獎者都十分激動。

?總結:要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須將「最佳化患者體驗」奉為整個醫療機構的使命。這需要參與患者醫療護理以及機構文化建設的每個人的參與。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前言:在醫療衛生領域工作的我們,有著影響他人人生的能力——這往往是患者一生中最私密、最愉快或者最悲傷的經歷。患者不一定會記得我們的服務,但一定會記住當時的體驗。

?

所以患者就醫時的體驗也就決定了他對這家醫院是否滿意!想要讓患者滿意就要不斷的踐行以患者為中心,只有做到了以患者為中心才能讓患者有愉快的診療體驗。

患者如果有了愉快的診療體驗,就會與親戚朋友分享,也可能通過各種渠道給出公開反饋,由此就達到了口碑傳播的目的!

在世界上有哪些醫院在踐行以患者為中心,讓患者滿意方面做的很好呢?

——麻省總醫院(MGH)

全美最佳醫院排行榜中一般排在第二位,在2012-2013年一度躍升至全美第一。

值得指出的是,麻省總醫院在科研經資助方面連續十幾年全美排名第一,一般來說 科研的投入決定了醫療服務的水平,醫療服務的水平決定了患者滿意度,而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是患者滿意度的根本。

那麼麻省總醫院是如何踐行以病人為中心、讓患者滿意的理念暱?

1,注重全面服務

現代醫學模式已由生物醫學模式變成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麻省總醫院除了給病人提供治療外,還會給病人提供心理、社會、精神等各方面的支持和服務。

醫生、護士、治療師、營養師、藥師、社會工作者、牧師組成一個團隊,為病人提供全方面的服務。

醫護人員為患者提供生理治療,而社會工作者對他們予以心理或社會幹預,從而提高治療效果。除社會工作者外,醫院還有牧師團隊以滿足病人的精神安撫需求。當病人打電話求助或臨終前,牧師就會來到病人牀前服務。

注重營造溫環境,給予人文關懷。麻省總醫院病房裡,可以直接可以看到美麗的查爾斯河,走進醫院,電梯走廊處處寫著」請尊重病人的隱私"。

值得一提的是,在腫瘤病房外有一道希望之牆,牆上貼滿了病人如何與腫瘤抗爭的成功故事。新入院病人在看到這些故事,就會感到自己並非孤車奮戰,而是充滿了生的希望。

此外,牆頂上還懸掛著各色小旗,上面寫著親人的祝福話語,通過這些方式,病人獲得了戰勝疾病的精神力量。

2、注重系統改進

《犯錯是人的天性》一書中說:是人就會犯錯誤,犯錯是人的天性。

所以改進系統,建立一個做對事容易、做錯事很難的系統纔是根本的解決之策。

為此,需要建立一種沒有責各的文化,鼓勵人們公開錯誤,鼓勵不良事件上報,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發現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持續改進系統,提高安全水平。

比如有個護士發錯了葯,除了批評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是不是這兩種葯外形太相近而容易混淆?是否可以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分?

第二,護士上崗之前接受過嚴格培訓了嗎?

第三,護士是太忙而導致亂中出錯嗎?護士人力配各夠嗎?

第四,這名護士:家裡最近發生什麼事了嗎?是否需要社會工作者或者員工幫助項目辦公室的支持?

改進系統意味著兩個方面:改進結構和改進流程。

3、重視人員培訓。

?麻省總醫院特別注重人員培訓,他們的理念是:堅決不把一個毛坯零件放到流水線上去,所有人必須培訓合格才能上崗。

?在培訓中,他們不僅有手術、插管、腹腔鏡、胃鏡等各種各樣的模擬訓練,還特別注重團隊培訓,不僅培訓醫學知識和技能,還培訓團隊精神、角色定位、人員溝通等。以及充分利用現代技術,避免人為錯誤。

4,注重團隊合作

其一,診療團隊中,除了醫生、護士等醫務人員外,還會把病人家屬和病人納入團隊。對病人執行ICE原則:I即Idea,病人對這個病怎麼看,C指 Concern,病人擔心什麼,E指 Expectation,病人的期望值是什麼:

其二,以通科病房為主,專科病房為鋪。有時候專科診療容易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問題。而很多疾病往往涉及多科問題。所以以通科病房為主則可以站在整體和系統的角度對病人進行診治。

?其三,麻省總醫院設有五個疾病中心,以加強多科室醫師協作,包括消化病中心、心血管病中心、癌症中心等,通過這樣的平臺設置,促使內、外、影像等多科醫師加強協作。

5,注重臨牀科研

麻省總醫院特別注重臨牀科研,臨牀與科研相互促進。

?麻省總醫院6000人左右的科研隊伍中除了2000多位專職科研人員外,還有1500位臨牀科學家隊伍,他們既做臨牀工作,又做科研工作,是臨牀與基礎的橋樑。

?科研費用覈算十分精細。比如某位科學家得到1大筆基金,他可以僱很多科研人員,租很大的實驗室,這些費用都從科研經費中列支,而一日沒錢了,就不得不交還空間、解僱人員、縮減開支。他們的薪酬計算非常細緻,每位技術員的新酬都是按所參與項目的工作量比例下發。

?科研上也特別注重多科合作,科研與臨牀合作,醫學與工學合作。數年前,麻省總醫院對整個科研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整,將原來以器官系統分工的研究中心改為主題研究中心,比如生物信息學研究中心,這樣不僅臨牀和基礎的科學家能參與進來,工學、信息學、材料學的專家也會參與進來。

科研激勵機制比較完善。在麻省總醫院,不單以發表文章為指標考覈激勵員工,如果員工科研做得好照樣收入高。

6、積極尋求外部資源

麻省總醫院通過其良好的聲譽,不斷拓寬渠道,獲取外部資源,獲得良性發展。

醫院設有120多人的隊伍,專負責籌措捐款,每年能爭取到2億多美金的捐款。對於捐款人,醫院也有激勵機制,如果捐得多蓋了大樓,大樓將會以他的名字命名。如果捐的少,醫院某會議室也可以他的名字命名。

最後,分享一個小故事來體現麻省總醫院是如何重視患者滿意度,以患者為中心的小故事。 ?

?麻省總醫院護理系統每年都會評選一個叫Ben的獎項。Ben是一個小孩,1986年7月在麻省總醫院不幸去世,壽命只有一個月。由於小孩連著轉了四個病房,其父母對醫院服務的連續性不是很滿意,於是在醫院設立了一個Ben 的獎項,以此足進醫院改善服務,並紀念他的兒子。獎金額並不多,只有500美金,頒發給病人滿意度最高的護士。頒獎當天,Ben的父母都會從外地趕到醫院頒獎,拿到獎的護士也會帶上家人一起領獎,無論是頒獎者還是領獎者都十分激動。

?總結:要開展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服務,須將「最佳化患者體驗」奉為整個醫療機構的使命。這需要參與患者醫療護理以及機構文化建設的每個人的參與。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