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檜的人生中,支持過抗金是真,後來拼命找藉口殘害忠良於金議和也是真,但話又說回來了,無論怎麼說,都抹不了他身上的污點。

​讓我們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檜南歸時,高宗還處於流浪中,南宋隨時有被滅亡的風險,那金人可以直接大舉南下滅亡南宋,也犯不着要安插秦檜這個眼線了?而且,秦迴歸途中所冒風險很大,曲折甚多;回南宋朝廷時,能否被重用,都是未知!何況到時,不少從北方回來者,多受到懷疑,而被打入另冊,如大詩人辛棄疾。

他在歷史上遭人唾棄,現在又被人稱爲替罪羊,真相是什麼呢?

關於秦檜是害了宋朝還是幫助了宋朝的說法,被後來的史學家所議論,其中第一點是他們認爲議和雖然助長了金人的囂張氣焰,但是也有着積極的一面。和議達成後,不僅皇太后得以南歸,更重要的是兩國二十餘年保持了和平,使百姓得以安寧,宋王朝得以獲得一絲喘息機會。第二點就是對其進行猛烈抨擊,即把和議作爲目的而不是手段,和議達成後沒有積極重振政務、軍務,使得二十餘年後和金人再次作戰時,仍幾無抵抗之力。

他在歷史上遭人唾棄,現在又被人稱爲替罪羊,真相是什麼呢?

同時,秦檜和之前的蔡京,之後的賈似道之流一樣,均是權臣,權勢薰天。但就此認爲“不知其上”,則顯然言過其實了。宋高宗較其父、兄,實爲有爲之君,雖然他位居權臣,其實仍逃不了高宗的手掌心。或者說,高宗有意將秦檜作爲一個擋箭牌。但一旦有必要,則可收之乃至毀之。恰如秦第一次罷相時,高宗對其制、其告,是如此的罪責、推責,成爲其替罪羊。秦死後,更成爲徹底的替罪羊,而被罵千年。

他在歷史上遭人唾棄,現在又被人稱爲替罪羊,真相是什麼呢?


多餘的話1:秦檜之前,漢民族與少數民族間通過和議實現和平,早就有之,且幾乎每朝都有,如漢朝初期的和親、如唐朝初期的結盟,如宋朝初期的貢歲。但和議多是在對方自己弱小時的一種策略,等自己力量強大時則多給予報復,如漢武帝時候霍去病等、唐高宗時代高仙芝等的遠徵。秦檜與金人和議,實際是在呂頤浩、趙鼎、張浚等爲相,力主與金人作戰勝少負多、國難安寧的背景下,高宗被迫重新拜檜爲相後,艱難達成的。

他在歷史上遭人唾棄,現在又被人稱爲替罪羊,真相是什麼呢?

嶽飛像

多餘的話2:秦檜死後,宋高宗、宋孝宗均有較長時間來整頓、發展軍務,充實國防能力。後者完全有必要、有機會來發展軍力,但其卻沒有來充分準備,而是倉促撕毀和議,倉促出兵,結果大敗而歸。這次兵敗,其影響是十分深刻的,一方面本想有所作爲的宋孝宗從此一蹶不振,不敢再言兵;另一方面使南宋軍民想收復北方的信心嚴重喪失,乃至到最後被元人滅亡,也再沒組織過像樣的戰爭。從大歷史意義來說,因這次兵敗及其約100年後的被滅國,使得漢民族從此喪失了之前的那份民族自信、自豪、自傲,而逐步內向、收縮、自卑。

【親愛的朋友們,對於這一件事你們有什麼看法與想法嗎?歡迎留言吐槽,想看更多的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更新哦】

(注:內容真實性已考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