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做的是秦朝的泗水亭長,那麼這個秦朝的亭長,到底是個多大的官呢?我們先得從亭長的這個亭字說起。

  亭是象形文字,其最初形如矗立的亭柱,本義是古代設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歇或住宿,稱爲驛亭。同時,戰國的時候,亭爲守城的軍事單位,《墨子·備城門》中孫詒讓的注說:“城上百步一亭”,即指此。

  戰國時期,諸侯們在國與國之間相鄰連接的地方設亭,置亭長,以防禦敵人的進攻。可見,亭最初是專門爲軍事、交通需要而設的機構,後來又兼管了一亭的政務。到了秦、漢時期,亭成了隸屬於鄉的基層行政機構。據《漢書·百官公卿表》的記載,西漢後國總共設置了29635個亭,大致以十里爲一亭,十亭爲一鄉。至於這個十里一亭的“裏”,是表示長度的道里,還是表示居住單位的鄉裏,也就是說,到底是指十里之地爲一亭,還是十個裏的機構合起來爲一亭,至今都還有分歧和爭議。

  亭以功能的不同,而分爲都亭、郵亭、旗亭、市亭等等。秦、漢時期,在鄉村每十里設置一亭,設亭長以舉其事,掌治安警衛,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政,與後來裏長所管理的事情大致相當。

  秦朝實行郡縣制度,郡以下設縣或道,其區別是,內地設縣,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設道。縣以下設鄉、裏、亭。《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說:“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

  同時,鄉和裏是縣以下的最基層的行政機構。鄉設三老、嗇夫和遊徼。三老掌教化,嗇夫掌訴訟及稅收,遊徼負責治安。鄉以下爲裏,設里正或裏典。其職能除與鄉政權職能大體相同外,還有組織生產的任務。而亭的職能則更偏重於治安,爲治安、禁盜、訴訟的專門機構。

  《史記·高祖本紀》載:“(劉邦)及壯,試爲吏,爲泗水亭長。”說明劉邦這個亭長是通過公開招考,考出來的,像今天的公務員招考。劉邦通過考試考上的這個“泗水亭亭長”,負責治安、禁盜、訴訟之類的司法事務,可以說相當於今天的司法所或者公安派出所,而更多的相當於公安派出所,至於級別,現在的派出所長大都是副科級。因此,劉邦的這個亭長,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副科級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