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我們一直也在思考,這次進入鳥巢,還有什麼東西能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


作爲亞洲文化嘉年華的總製作,曾深度參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演出的沙曉嵐此次又入鳥巢,他感到的是壓力。答卷是精彩的。15日晚,亞洲文化嘉年華在鳥巢圓滿落幕。16日下午,主創團隊現身新聞發佈會,在籌備了近8個月後,他們可以稍事放鬆,講講鳥巢之外的故事。


來源:中國日報


威亞吊起LED矩陣

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誕生


製片主任曹天抒的手機裏,珍藏着15日晚新鮮出爐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


如果你看直播時曾注意鳥巢頂部,就會發現那裏別有洞天。那是空中點矩陣3D呈像裝置。長度74.53米、寬度19.289米、高度15.224米,它已於演出結束後,被認證爲世界“最大的三維LED燈矩陣”。


這一“天矩陣”由國內頂尖舞美和視頻設計團隊自主研發,充分體現中國製造,在世界舞臺上還是首次使用。


來源:新華網


近2萬立方米的矩陣內,充斥39萬個燈珠,形成39萬多個像素點,通過點對點播控,實現立體模型在實體空間中播放;通過52組數控威亞升降移動控制,在舞臺上方呈現真正的全息立體影像。


“傳統LED屏幕我們在過往演出中已經用得比較多,這次就想着如何才能突破。”曹天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天矩陣”從提出想法到製作再到調試成功,耗時半年。


除了頭頂的“天矩陣”,舞臺效果也同樣是亮點。沙曉嵐說,此次舞臺佔地面積15000平米,寬度160米,背景高度25米,創造了在鳥巢搭建舞臺面積最大的新紀錄。“同時,我們還配有15組大型屏幕數控升降臺,兩組大型交響樂開合車臺,共計1萬平米的LED屏幕,3500只燈光設備,330個音響設備。”


總導演楊東昇坦言,他們想做的,是景觀式的演出。在整體舞臺的設計上,團隊全新設計了一方超大型的多媒體互動舞臺。“無論是威亞、燈光還是音響,規模都超過了08年的奧運會。”


沙曉嵐特別指出,這次鳥巢內,90%的設備是國產的。“08年北京奧運會,我們80%的設備還是依賴國外進口。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很驕傲的說,我們演藝科技的很多技術已經走入了世界前列。”


來源:新華網


節目一點一點磨

時長一秒一秒砍


意大利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在嘉年華上帶來了大氣磅礴的《今夜無人入眠》。表演結束後,他告訴中方人員,雖然自己看不見,但能感到觀衆鼓掌和歡呼所帶來的舞臺震動。“情不自禁,淚水沾溼我的臉頰。”


來源:新華網


亞洲文化嘉年華邀請了多國藝術家來到鳥巢共襄盛舉。總導演邢時苗透露,此次演出效果如此之好,但在籌備期間,和外國藝術家很有一番交道要打。


糾結的不是別的,而是節目時長。


藝術家們珍惜和享受在鳥巢的表演機會,他們帶來的節目,動輒超時。但即使是一秒的調整,都會給已經排練成型的節目帶來巨大壓力。畢竟,從一組數據可以看出演出籌備之繁雜——演職人員8300多人,道具規模近15000件……


爲了砍掉幾秒的時長,我們和每個國家的表演團隊可能要在現場談一兩個小時。一秒一秒地減,一點一點地磨。”邢時苗說。


中方演員的排練故事,也讓邢時苗記憶猶新。


比如,《絲路綻放》的舞蹈演員需要坐在地上表演,星海音樂學院的406名女生頂着烈日,每人每天自帶尼龍袋在室外坐水泥地上苦練手姿舞;進鳥巢後,地屏溫度達五十多度,“坐都坐不住”,她們就拿外套墊着排練。


手姿舞蹈《絲路綻放》來源:新華網


塔溝武術學校的節目《墨之韻》,爲了達到“武舞相融”的效果,每個人撐了把紅傘。傘要頻繁開合,排練期間,每人平均用壞四五把,“手指夾破了也一聲不吭。”邢時苗說, 大家克服一切困難,如期進入合成排練,最終呈現了精彩演出。


《墨之韻》來源:新華網




: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編輯:嶽靚

審覈:王小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