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身處地考慮對方的需要,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

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表示,新加坡政府和人民都關心中國,也認爲中國的和平發展給世界、區域和新加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理性”新加坡的“感性”


孫超: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曾經有個名爲“The Most Emotionless Country”(世界上“最不感性的國家”)的調查,該調查對將近150多個國家進行排名,新加坡排名倒數第一,就是最不感性的國家。作爲大使,您怎麼看待外界對新加坡的這種看法?

羅家良:我覺得新加坡人很務實。這是有必要的,因爲新加坡本身生存不易,國小人少,沒有天然資源。

坦率地說,我們的確需要以理性的“冷眼”看世界,思考新加坡在世界價值鏈中的位置,探討我們應該採取的政策,如何爲其他國家提供價值,這樣才能夠讓新加坡生存並享有立足之地。

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

但我不認爲新加坡人沒有感情。2012年,我作爲新加坡駐華大使訪問四川省,在汶川當地查看地震災後重建情況時,才知道新加坡是汶川地震時捐贈第三多的國家。這出乎我的預料,畢竟新加坡的常住人口才五百多萬。

其實,主要的原因還是新加坡人民和中國人民在情感上的淵源,這是很重要的因素。即使新加坡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可是新加坡人民還是飲水思源,記得兩三代之前的祖先很多來自中國,所以當聽到汶川遭受地震災害時,紛紛慷慨解囊。

所以,我並不同意新加坡人沒有感情的說法。我們是以非常務實的方式來表達感情,提供的是實實在在的幫助。


中國人的“性


孫超:在中國工作生活的這些年,您對於中國有什麼感受?

羅家良:即使中國的資源和人口很多,中國人還是很好學,這點很可貴。有很多大國可能覺得幅員遼闊,什麼都不用擔心。可是中國人完全不同,不斷地學習,也不排斥向一些小國學習。

同時,我發覺中國人有點“性急”。這也反映在日常生活裏,比如過馬路時,即使綠燈閃動了大家也都想趕緊過去。在學校報課程時,中國學生一大早就去排隊了。所以新加坡人不趕緊加把勁的話,可能就被淘汰了。


未來要重視兩大合作機制


孫超:新加坡人和中國人在很多方面有相同的理念和價值觀。不僅兩國人民之間,兩國領導人之間也有過很多交流,例如鄧小平先生和新加坡開國元首李光耀先生。您覺得未來如何繼續這種良好的互動關係?

羅家良:新加坡人非常敬佩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他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

目前,兩國領導人溝通順暢和頻繁。在我2012年擔任駐華大使至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已經多次訪華。2015年兩國建交25週年之際,當時的新加坡總統陳慶炎也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同時,習近平主席於2015年訪問新加坡。此外,各級別及部門領導之間的互訪和交流也很頻繁。在一些國際場合,兩國領導人也都有很好的交流。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夜景

對於未來兩國之間的交往,我覺得有兩個重要機制值得重視。

一是兩國更年輕領導層間的接觸機制。新中兩國經貿關係密切,從2013年開始,新加坡已經連續三年半是中國投資最多的外資來源國。中國也是新方最大的貿易伙伴。同時,新加坡和中國地方政府的經貿往來十分密切,至今和中國八個地方政府建立了合作機制。這些機制的新方牽頭人都是部長級別,中方的對接人都是地方省長或者直轄市的市長。他們都是不同年齡層次的領導者。

二是幹部培訓機制。幹部培訓機制源於鄧小平先生的倡議。1978年的新加坡之行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2年他發表“南方談話”時還提出要向新加坡學習。之後中國領導幹部開始到新加坡去考察、交流和學習。1996年,兩國成立新的機制,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和培訓。通過這個機制,中國至今派到新加坡學習的幹部已經有五萬五千多名。越來越多的新加坡公務員也被派到中國來學習。這個機制可以確保兩國領導層的關係健康發展。

李光耀先生曾經建議,針對兩國最關心的議題開展合作項目來分享經驗和成果。中新蘇州工業園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這是兩國政府間第一個合作項目,雙方摸着石頭過河,克服了種種挑戰,吸收了寶貴經驗。


真正的“一帶”連接“一路”


孫超: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新加坡是重要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未來,新加坡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羅家良:新加坡歡迎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提出這個倡議有助於區域發展。亞洲地區的確有這方面的龐大需求,而現有的一些平臺機制無法完全滿足。

目前,新加坡跟中國啓動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有助於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可以說是真正把“一帶”和“一路”連接了起來——中國西部(包括重慶)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一部分,新加坡則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節點。

這一項目將針對四大塊打造“互聯互通”:金融互聯互通、航空互聯互通、現代物流互聯互通、通信電信產業互聯互通。


2018年11月2日,首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金融峯會在重慶舉行。

目前,新加坡已經在重慶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利用新加坡金融市場來降低在西部投資的成本。機制啓動以來,重慶企業利用這個市場已借貸了數十億美元的款項,可以全額迴流到中國進行投資,成本比較低。

在航空互聯互通方面,雙方會增加航班次數,擴展網絡範圍,攜手打造中國西部的航空樞紐。

在物流互聯互通方面,關鍵是結合鐵運、陸運、江運。重慶目前有兩條主要的貨運通道,一條是往西的渝新歐(重慶—新疆—歐洲)鐵路,一條是長江到沿海港口的江運路線。新中雙方正探討打造一條重慶通往北部灣的運輸道路來連接新加坡的港口。

重慶西部現代物流園內的中鐵聯集重慶中心站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貿易大通道、渝新歐班列的始發站。圖爲2017年4月11日,在重慶西部現代物流園內的中鐵聯集重慶中心站,工作人員操縱機械搬運集裝箱。

另外,ICT產業(信息、通信和技術產業)在未來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通過打造平臺,信息的聯通可以創造新的商機並提高效益,爲中國西部帶來更順暢的財通、貨通、人通、資訊通。


中新合作與時俱進,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孫超:您如何看待中國和新加坡未來的合作發展?

羅家良:新加坡政府和人民都關心中國,也認爲中國的和平發展給世界、區域和新加坡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新加坡也在不斷探討如何支持中國繼續和平發展,併爲中國發展提供價值。

2015年習主席訪問新加坡時,兩國領導人把關係定位成“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伙伴關係”。最關鍵的詞彙是“與時俱進”,這個定位凸顯了兩國關係的特點,也是中國與各國夥伴關係當中唯一享有“與時俱進”的定位。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上的“渝黔桂新”鐵海聯運班列。

新中與時俱進的夥伴關係體現了兩國合作的實質特徵。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時,關注吸引外資和現代工業化,所以兩國共建了蘇州工業園。隨着發展重點逐漸轉向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雙方則發展了天津生態城。當中國致力於經濟轉型升級時,雙方就開始發展廣州知識城。隨着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兩國啓動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以服務業、互聯互通爲主。

新加坡和中國合作前景廣闊,關鍵在於雙方都希望兩國合作能與時俱進。第一,不只重複以往的做法,不斷地跟着新時代,配合雙方不同的需求與能力,繼續創新改變並取得新突破。第二,設身處地考慮對方的需要,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兩國的明天會更好。



往期精選

16 May 2019

☞ 只有奼紫嫣紅,絕無高低優劣!七大專家解讀習主席的“文明觀”

☞ 越南駐華大使鄧明魁:要更努力地把越南的故事帶到中國

☞ 這一盛會召開前夕,11國重要人士共話合作……

☞ 科威特駐華大使:努力將科威特和中國“拼”出更美圖案


- END -

作者 / 孫超

《中國發展觀察》雜誌編委、國研智庫副總裁, 

著有《新秩序:各國大使眼中的“一帶一路”》

本文已由百通社獲得中文轉載權。

部分內容有刪減。

編輯 / 李剛

圖片 / 網絡

美編 / 曦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