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豫劇板胡在整個樂隊伴奏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俗話說:「三分唱,七分伴」,如何拉豫劇板胡、提高樂隊伴奏質量?總體歸納可概括為六個字:託、保、伴、領、裹、補。

1.託

託就是託著走,也就是伴奏要隨演唱、不可任意胡拉的意思。俗話說:「唱腔要有味,伴奏要有勁」,也就是託的含意,要想託好、託準。託腔不但要跟得緊,託得嚴,而且還要領會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這一點很重要,若唱得很有感情,伴奏沒有感情,就會使唱腔大大減色。

2.保

保就是使演唱者別走坂、跑調,如果演員在演唱時掉板或者涼弦,板胡要把他找回來,當演員沒搭著調時,要按原旋律的基本音來拉,同時把音量加大,使演員壓不住板胡音,很快演員會扭轉涼弦的局面。

3.伴

伴是伴奏演員開口唱前的音樂,要根據劇情的內容大膽演奏過門,演員只要一唱,你就要突出個伴字,要弱,到過門時再強起來,個別唱到爆發強音時除外,如《香魂女》香嫂唱到「長嘆息」後的過門,板胡要用最強音奏出,把整個唱腔提高到極限,大大增加唱腔的感染力,使演員的情感表現得更加鮮明。

4.領

豫劇板胡在樂隊中領很重要,就是一切樂器都要聽板胡的帶領,在演奏非板、緊二八、緊打慢唱時最突出,板胡要熟練準確地去掌握它。傳統上有這樣的說法:「拉板胡的要有三個腦子」,也就是看鼓簧(指揮),聽唱腔,顧下手(其它樂器),這三者缺少哪一方面都不行。

5.裹

裹就是伴奏要包著唱腔一齊走,弦和唱完全交在一起,乾淨利落,手要快,節奏要準,如:緊打慢唱,因它的唱腔比較自由,這類板式要注意介面,拉了過門之後,在行腔中就不能全照唱腔包著走,要等演員落最後一音時才伴奏出最後一句唱腔來。

6.補

補就是演員在演唱時句與句之間氣口不飽、唱不滿調,板胡就可以把他給補起來,補好了可使演員有輕鬆愉快、有力有勁之感。

豫劇板胡必須是大弓大字、強弱分明,在演奏時,一定把樂隊的配器讓出來,揉弦要和小提琴、大提琴的揉弦統一起來,才能達到完美的音色。更多專業方面的知識建議您去請教這方面的老師或專家,面對面探討問題會解決得更快。加油,支持您這樣熱愛傳統文化的朋友!


弓法指法跟京胡基本都是一樣的,能翻音,不象二胡那樣高把位,土話叫一把抓,打音滑音非常多。


謝謝邀請!首先要定弦:一定要把內外弦的純四度關係調準確,一般外弦定「C」音和內弦定「G」音呈純四度關係。左手指必須配戴尼龍或金屬指帽。右手要平穩握弓,小臂帶手腕。找準食指觸弦。一般講拉弓開始退弓結束。弓法分為:分弓,連弓,抖弓。斷弓,頓弓。指法常用的有以下幾種:「上滑」「下滑」 「打弦」 「切弦」等等。因沒專業學習過,回答有誤請您見諒。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