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高考志願選擇了接受調整,結果被調到了財務專業,一系列的數學課程,讓我的大學學習幾乎不堪回首;如今八年過去,雖說一直在財務部門,但基本混跡於屬於小城市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但是卻從未覺得這個被迫選擇的專業有什麼不好。五天8小時工作制,最初的兩家公司三五天假期都不扣工資,對於中小企業老闆的財務管理要求,一個月的工作可能一個星期就能完成了,其他時間可以自己安排;即使現在管理著數十人的團隊,也很少需要加班!這是民營企業,可不是「錢多事少責任輕」的有關部門和有關企業;咱這,即使財務管理許可權已經下放給子公司負責人了的,但是財務人員出了任何問題,老闆找的還是財務負責人,他纔不會去找子公司的總經理呢。

回到我們的標題來,做財務沒有前途嗎?如果咱不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什麼的,那麼最有前途的出路是什麼?不知道,我們自古就有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員之說,我們不能否定這句話,比如說你可能知道福特、豐田、通用曾經或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做汽車生意最賺錢的不是他們,而是做二手車的美瀚!我們看看一百多年來的財務人員吧。西方近百年的歷史已經在訴說著,醫師、律師和會計師(具有相關財務資格的人)是三大金領行業,這三大行業裏尤其以會計師行業數量巨大,這些行業的人構成了中產階級的主體,而中產階級是西方社會的中流砥柱。當然我們要對財務人員進行一下區分,中國一般所說的財務,實際指的是會計。但會計(學)對應的英語單詞是accounting;財務對應的英語單詞是finance,除了可以譯為財務外,還可以譯為金融和財政,所以沒有前後文的話,應該加上表語進行明確。而從事finance工作的人主要指具有CPA、CMA、ACCA等等這些需要從業資格的人,主要從事的是金融、證券、銀行、保險、中介審計及諮詢、企業財務管理、財務分析、內部審計等行業的工作。即使accountant其本身包含的意思也是具備合格資質的會計師,我們知道中國會計資格考試裏的(中級)會計師的英語用的就是單獨一個「accountant」,在西方accountant主要不是從事記賬業務的,而是會計管理方面的工作,從事記賬工作的人叫bookkeeper,如果要譯的話叫「簿記員」,類似以前的賬房先生;英國有專業的bookkeeper資格考試,也分初中高級。實際上簿記員只要三五個月的指導就能出色的完成任務,類似我們的從業資格證書考了之後,有師傅手把手教,只要兩個月就可以出師了。但是要成為accountant必須要進行幾年的專業學歷教育或者相當的自學的完整知識體系,這就是很多企業在招財務人員的時候有「全日制統招本科」這樣一條要求的原因,如果沒有2000年前後的大學泡沫合併的話,那麼早期經過教育部(更早還要財政部、央行之類的機構)批准或者覈准才能設立的本科專業是基本可以保證一個人學習到較完整的從事相關管理工作的理論知識體系的。完整的財務專業學歷教育不能保證一個人就能成為優秀的財務管理者,但是沒有完整的大財務理論體系,卻很難成為一個優秀的財務管理者。如果我們沒有機會進行專業的學歷學習,那我們是不是沒有機會成為優秀的財務管理者了?當然不是,知識在那,書本在那,你去學不就完了?如果我們不知道應該學什麼,那麼各種資格考試給我們提供了指引,比如初級的財務管理者可能應該取得中級會計師資格,幾門課是一個基本的知識體系。更高級的CPA則是更完整的知識體系,目前考試是6門課,其實《財務成本管理》光從名字已經知道至少包含財務管理和成本管理會計兩個細分專業了,其實還包括管理會計;而09年從財務成本管理分出來的《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則更是包羅萬象,雖然教材編得一塌糊塗,但這門課纔是與實務中財務管理者最緊密的一門課,包括了戰略、營銷、人力資源、內控、風險管理、信息化等各種知識體系,雖然只是毫無技術含量的翻譯和拼湊、有很多錯誤和莫名其妙的地方,但卻告訴我們應該學習什麼;而ACCA直接就是兩階段十幾門課……這些就是高級財務人員應該學習的專業知識體系,不管你是否想拿證,不管考試是否公平還是存在舞弊。最後我要特別說是,證最多隻是一塊敲門磚,可能能給你帶來面試機會甚至理想中的工作機會,但是並不能保證你能很好的完成應該完成的工作,必須將專業理論體系融會貫通,與經營管理有效結合,與所處行業特點有效結合,站在企業戰略全局高度,跳出財務小循環,掌握企業和行業生命週期大循環的財務切入點,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企業財務管理者。以上一點淺見,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參與討論。

我是會計專業的,目前在不算小的公司的應該算分公司上班,恩恩,應該能回答你的問題吧。

大膽猜測樓豬沒有工作經驗,那我還是能說兩句的

公司一般都有一位副總經理主管財務(即財務總監,我們總監大概是我們分公司的唯一的CPA),財務部有一位部長,一位以上的副部長,科長數名,員工好多好多。

目前我們公司沒有獨立的審計部,,,大的公司的審計部一般都是直屬於董事會,審計部長與公司總經理平級!我們公司的審計可能還是下屬於財務部呢。。。因此審計的組織架構我就不是十分清楚了。

我們公司目前只有4個科室:管理會計科、財務會計科、成本價格科、銷售財務科。哦,漏了一個審計小組。

總部還有稅務籌劃科、融資結算科等,總部財務部的職能職責個人覺得主要是壓迫我們分公司財務人員的(超級無奈無語)!

管理會計科:主要職能預算管理,計劃管理,費用管理。

財務會計科:主要職能總賬會計,材料結算,出納,稅務,項目管理,檔案管理,資金管理。

成本價格科:主要職能成本管理,價格管理。

銷售財務科:主要職能銷售結算。

審計小組:主要是外審,審計公司的代理商。

內部審計由總公司定期派遣審計人員審計,半年全年的時候由第三方審計。

我們公司的財務人員崗位固定,一般沒有輪崗,有人員離職、休產假等特殊情況才會有崗位職能調整。

我的工作,我要吐槽!!我是成本,我是月初忙的要死,月中閑的要死,月底看別人忙的要死的成本。。。月初必須加班,不加班結不完啊,總部烏龜老死了,龜腚也是死的,SAP2號之後不能做憑證啊。。。問題來了,不說清明中秋,元旦五一十一可都是月初啊!!月初加班啊!!讓我先哭一會吧。。。

哭完繼續。月底收業務部門報表,核對完後材料分配,費用結轉,成本結轉。很簡單,忙3天一個月工作量去了4/5。

上旬中旬完成一些零散的工作,月底盤點。

我的工作流介紹完畢。

寫完一看不會泄露公司機密吧,說不定沉了呢,應該不會,低調低調,不要聲張

更多內容請查看會計島CPA.


1.大公司的財務,主要要看在財務管理組織架構的哪個環節。

2.企業根據管理難度可分為單體企業和集團公司,集團公司分為三類:單一業務集團,多元化業務集團,全球化業務集團(跨國公司),所謂的大公司,起碼是集團公司!

3.眾所周知,中國的企業管理偏向集權管理模式,所以大公司的財務管理極為重要,成熟的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相對是非常規範的,你可以就你所在的具體崗位工作向專業的深度做,說白了,你就是個螺絲釘或者螺絲帽,不需要你做太多全局之外創新。

4.如果你是集團的職能部門,一般是制定公司財務管理政策的,極為可能財務某一模塊的專家,主要是政策制定和監督執行。

如果是集團財務總監,那絕對是極為複合型的高手,不一定非常專業,但一定能夠協同團隊智慧,所以大公司的財務管理,一般都是眾智化的!當然,在這個位置上,格局決定一切!

在大公司,能不能成長主要看自己造化了,你可以和你的領導進行換位,你就會成長很快!

5.具體企業的財務管理,是及少數的"高度決定廣度和深度"的職業,你要把自己假設為財務的最高負責人,假如是你,你會怎樣管理公司,找到答案了,你也就進步了,領導對你的工作要求你也就很快理解和執行了,不是嗎,總之,在大公司一定要多學習鍛煉,成長的機會比小公司更多哦!


一家世界500強從事財務,部門架構是集團財務部,一級子公司財務處,裡面再細分各財務科,具體有銷售結算科,成本管理科,稅務管理科,綜管科,覈算會計一科到五科。二級子公司就是財務科,裡面會計覈算與稅務合併不細分。審計部歸屬集團管理,與集團財務部平級,審起財務體系來毫不客氣。後組建集團總部共享中心。各職能管理部門全部進入共享中心辦公。財務架構內不在細分各公司財務管理部門。本人先在覈算會計一科工作,後調入共享中心工作。覈算會計算是沒有忙季與閑季的崗位,基本每天都有活處理,ERP系統裏每天會有掃描過來業務附件影像,系統設置好的就可以直接審核完畢後點擊自動生成憑證,有些就需要自己填制憑證。基本不太會誇崗位調動,所以想換崗位就是準備跳槽了。供參考


這個問題衍生出的另一個問題是應該選擇去小公司還是應該在大公司。

大公司的財務管理相對要規範,崗位設置和分工很明確,相應地職場風險要小,畢竟大公司不會再讓你做兩套賬,再讓你自己去開個銀行賬號給老闆做小金庫。

大公司涉及業務更全面,但是每塊業務分給不同的人完成,應收有應收會計、應付有應付會計,覈算、稅務和分析也是分離的,所以,在大公司,你可能有機會藉助內部輪崗接觸所有的核心業務,也可能永遠只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那一點事情,前者能讓你有更強的職場競爭力,而後者只會抹殺你的潛能。

在大公司,會有機會遇到好的導師,也可能會有機會參加系統的培訓,進入好的財務圈子。

大公司會看起來有很多升職的機會,但只是看起來,你可能會面臨一波又一波的競爭對手,需要應對所謂的職場潛規則,然後永無出頭之日。


在大公司做財務,聽上去就金光閃閃,不過據融妹調查,真的是個苦差事。

就拿融妹最關心的「發薪」來看吧:有很多員工都覺得,每次換工作都要辦新銀行卡,導致現在家裡閑置卡片好幾張,肯定是公司財務業務能力不行。

但其實,由於公司決定選擇哪家銀行代發工資之後,都會和該行簽訂代發工資協議,銀行有一套內部業務流程。每個月,公司將全部的工資明細發給銀行,並將錢轉到指定的賬戶,銀行在收到錢之後,按公司提供的明細進行上賬。他行的卡,是沒辦法進行上賬的。所以要辦指定銀行卡,也不是財務小姐姐們可以左右的。

另外,在一些超大型企業,通常有很多分公司,辦公人員分散,各地辦公人員銀行卡信息收集、整理和更新也會增加工作量;如果涉及到不同地區、主體使用不同銀行發薪,每家銀行都有一個發薪後臺,操作起來就更是麻煩。

如果隨便找個人力資源外包公司來給員工發工資,聽起來確實簡單了,可是一旦因為業務外包,導致公司商業祕密或所有權信息泄露給競爭對手,後果也是不堪設想。

在大公司做財務都很操心上火嗎?其實也不是,比如京東的財務小姐姐就輕鬆多了,因為我們用「隨薪發」啊,不但能減輕公司財務的工作壓力,員工之間現在也是一團和氣呢。

對財務小姐姐來說:

1、可以通過一個後臺實現超過100家銀行的薪資代發,不用要求員工辦理指定銀行工資卡。

2、支持當天到賬,免跨行手續費,幫助企業發薪成本下降50%以上。

3、隨薪發相關數據均經過加密處理,為企業員工薪資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對員工來說:

1、不用新辦指定銀行的工資卡,工資可以發到現有銀行卡里,還能隨時變更想接收工資的銀行卡。

2、可以在線申請流水證明。員工無需去線下銀行網點,直接在線一鍵申請辦理,京東快遞即可遞送上門。

3、公司福利可以轉為積分,在海量商品庫中想兌換什麼就兌換什麼。

另外融妹要說,用隨薪發最大的好處就是,利於公司團結!畢竟簡簡單單發工資,簡簡單單收工資,多麼自在。


工作過兩個上市的國企,一句話。工作流程繁雜,人事管理苛刻。前一個單位,上午10點要做操,下午4點也要做操,沒什麼,就是上面看你們埋頭苦幹太累了,沒時間鍛煉,特地把上班時間安排給你們。後一個單位,上班前除了做操,還有什麼學堂,做完操以後還要唱歌,來表達一下對企業的熱愛。週末時間還要做手語,唱正能量的歌。上週我們唱什麼來著了?哦,同一首歌。還是羣星版的。那個各各同事拉高音和跟唱嗯嗯的畫面太美我不敢看。

前一個單位福利好,連三八節這種都能給婦女羣眾放半天假和給看看時下大片兼發好幾盒巧克力。過節動不動就一千五的購物卡。後面還發了一段時間衛生巾和整條的紙巾,別人不知道,紙巾我是用到現在還沒完。這還是我走之前拿的其中一個月的婦女福利。後一個單位福利差些,連過年還只是發袋米,發袋臘腸。連雙倍工資都沒有。我是從事財會工作的。上市公司的賬務處理都很正規,預算決算都有。報稅也實報,畢竟跟稅局都是拿國家的錢的。不過分工也是很細,一個崗位一個人。有些一干就一輩子了-_-||。上市公司的規律都多,領導與領導的鬥爭也多,尤其國企。還要兼顧很多雜事,我現在工作的單位,連美工負責貼的門頭的宣傳畫都得整個部門去弄,就是為了省錢。好吧,按領導的說法都是給機會你們學習。好好珍惜吧。

這涉及到了一個敏感話題:大公司or小公司,哪裡最適合財務人的職場發展?

對於財會人來說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還是差別挺大的。因為大公司往往意味著規範程度高,制度完善,這對於財會這種很強調合規與控制的職業來說,大公司無疑比很多搞兩套賬、偷漏稅的小公司具有優勢,所以很多財會人都以去大公司為職業目標。但大公司的財務一定規範性強嗎?小公司一定不正規嗎?

作為財會從業人員,在滿足了基本的合規與控制要求的前提下,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就是見仁見智了。

一、成長不同

在大公司工作的好處是學規矩見世面,在管理水平高的企業還能學習到先進的管理方法,缺點是分工細,容易淪為螺絲釘;在小公司工作的好處是身兼多職、在短期內學習成長快,缺點是存續穩定性差、風險高、培訓少,而且由於公司業務沒那麼複雜,所以個人視野狹窄。

我個人認為,沒有工作經驗的新人最好先去大公司,這樣才知道什麼叫正確的事、怎樣正確地做事,那些沒有規範的母公司管控的小公司特別是本土私人企業,運營管理隨意不規範,儘管理論上能一人多職學得很多,可在自己還是一張白紙的時期學那些不規範的管理實踐有什麼價值呢?

二、分工不同

對於有了幾年經驗的人來說,大公司儘管有分工細、被條條框框束縛的缺點,但會碰到更多優秀的人,能更豐富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專業見解,特別是那些全球化跨國集團,都有完善的全球化知識分享、跨國業務支持和培訓的體系,這對提高自己的國際化視野是有很大幫助的。

在小公司裏員工的學習成長一般是通過自己實踐,但是一個人碰到的情況肯定比不過很多人碰到過的情況多,有些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可能只能應用於某些條件下。另外,大公司的那些制度流程不僅更有利於團隊合作,而且也是長久以來總結出來的經驗,能更有效地規避潛在的漏洞或風險,更有效率地開展工作。

三、管理方式不同

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大公司與小公司管理方式不同造成對同樣職位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不同,所以在大小公司間轉換時要衡量自己對不同管理方式的適應性。很多小公司沒有採取先進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是考慮成本效益,沒必要用大公司那套,比如大公司有ERP系統,自動化信息化程度很高,小公司不可能做這麼大投資;又如內部管理體系的差異,大公司靠流程說話一切有規可循,小公司靠溝通解決問題,個人魅力更重要。

再有,如全球化跨國集團這種巨型公司,通常都有些獨特的管理模式和複雜的組織結構,例如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這些模式專屬的財會類職位在中小公司都是沒有的,所以如果在大公司做久了,勢必很多技能被「框」死,在大公司積累起來的經驗和運用的管理技術、工作方法和思維模式,到了小公司很多都會失效,需要重新摸索。

最後從職業進階角度講,大公司常因官僚氣氛和競爭激烈存在天花板,所以財會人員若求晉陞,在知名大公司積累職責足夠寬泛的一線經理的經驗後(例如會計、資金、財務分析等多條專業線),如果不能適應小公司的技能要求,轉戰同業中等規模的公司任財務總監是較好的選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