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温婉、凄迷的旧上海。顾曼桢、许叔惠、沈世均三人同在一个纺织厂工作,曼桢个性温柔坚强,叔惠开朗活泼,在相处中,曼桢与温和敦厚的世钧相爱了。曼桢的姐姐曼璐为照料全家老小7人,十七岁时离开初恋情人豫谨开始了舞女生涯,最后沦落为无耻毒妇。

半生缘讲述了3对男女的之间的爱恨情仇,从文首的「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的哀乐都经历到了。」我便感觉到这是个跌宕起伏,深深吸引著我看完这本书。曼桢一生的悲剧,由姐姐曼璐一手造成。然而你无法恨曼璐。她亦是个可怜之人。因为父亲死的早,家里只剩外祖母,母亲和一大堆弟妹,又因为是最大的孩子,她便被生活逼迫著做了舞女。让人可恨的是,她把自己的亲妹妹骗来,安置在一个房间睡觉,然后大晚上放祝鸿才进房,在被实施暴行之后又囚禁了一年。因为曼桢难产不得不进医院,才给她找著了机会只身逃了出来。

至于沈世钧,听说曼桢结婚了,不久就娶了并不喜欢的翠芝。曼桢得知沈世钧结婚了,便不去找他了。14年后的她为了自己的儿子又回到了祝鸿才的身边,此时也不在有任何感情了,这是曼桢一直后悔做的事。不久,曼桢离了婚,还如愿抢回了儿子。14年之后,沈世钧和曼桢,再次重逢,那时的她已离婚,世钧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两人就这么站著,对看著......她眼睛里一阵刺痛,含著泪水,喉咙也堵住了........曼桢半晌方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看到这里,我一阵心痛,也许所有的故事都是一样的,真正感人的 爱情故事都有著悲剧的结尾,那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尾巴经常让人记不起,我们的惆怅常常是这样的事实;很多年以前,我们刻骨铭心的爱过或被人刻骨铭心的爱过的都已经是昨日的黄昏。

只能说,人生太长,我们怕寂寞,人生太短,我们怕来不及。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不会!

下面我来说一说我的理由:

1.世均优柔寡断的性格使然:小说一开始,就重点介绍了男主人公世均的纠结,曼桢因为陪他去照相丢了手套,他出于愧疚冒雨替她捡回来了。原本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好人好事行为,但是因为他对曼桢早就有了好感,于是他开始担心这个行为是不是太暧昧,自己这么做女方会怎么想,要是淑惠知道了会怎么调侃自己,等等,一件简单的小事都下不了决心。更何况,十几年后让他抛弃妻子再和曼桢在一起呢?

2.世均父亲与曼璐的一段情:曼桢去南京看世均,他父亲第一眼看见她就说:「她好像一位故人。」他口中的「故人」就是当时还在做舞女的曼璐。试想一下,沈家在南京是什么人家,虽然说光景大不如前,但是地位和名声还是在的,对于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而言,怎么可能接受一个舞女姐姐的媳妇儿,并且世均的母亲一再强调:「姐姐是这样的,那妹妹也不见得干净到哪里去。」人家清高亮节的家风,也是他们的阻力。

3.曼桢放不下自己的孩子:姐姐曼璐设计让姐夫强奸了曼桢,并且把曼桢囚禁起来生下了一个儿子。那一年,身边的女佣阿宝背叛她,母亲回到老家对她避而不见,曼桢心里不恨曼璐吗?不恨祝鸿才吗?她恨不得那自杀未遂的玻璃渣子亲手杀了他们。可最后呢?为了孩子她嫁给了祝鸿才,两个人过上了相互折磨的生活,这说明什么,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就有了软肋,再深的恨意都会为了孩子忍辱偷生。她如果离婚和世均在一起,祝鸿才一定不会放过他们的孩子,到时候你认为曼桢会怎么选择?

4.世均容易对现状妥协:从他第一次回南京去翠芝家里,就可以看出翠芝不喜欢他,他也很讨厌她。尤其是后来淑惠来南京之后,翠芝对淑惠的好更能说明翠芝喜欢的就是淑惠。可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一起,新婚之夜翠芝吓得哭了,世均说:「我觉得我们两个人就像是犯了错的孩子。」从头到尾他都没有说过自己爱翠芝,最深情的也不过是一句:「我会对你好的。」不爱,也可以在一起生儿育女,为什么?因为他以为曼桢已经和豫谨结婚了。他出于赌气也出于没有更好的选择妥协了。

5.也许爱之不得是人生的常态:书中一共有几对情侣,世均和曼桢,曼璐和鸿才,淑惠和翠芝,他们一开始都是有爱情的,都是那种以为会天长地久的爱情。后来呢?曼璐死了,曼桢嫁给了强奸她的姐夫鸿才,翠芝嫁给了世均,淑惠远走美国。没有一对不是无可奈何的将就。也许作者是想告诉我们,这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永远不能一生相随,生活是个刽子手,会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割伤刺破。那些美好之所以美好,是因为留有遗憾!


关注社长的头条号【好剧公社】看好剧,发现好剧...

好剧千千万,社长只推荐你想看的!!!文末有惊喜!

谢邀!

林心如现如今已经43岁了!

但是据网传,林心如又又又扮嫩了,再次饰演少女角色,虽不知真假,但网友已经见怪不怪了吧!虽然有点违和,但林心如的颜值真的很抗打啊!

社长先放出几张林心如20岁左右时期的照片,妈呀,舔屏的节奏,真真的嫩出水啊,羡慕死个人儿!

这满脸的胶原蛋白,这立体的五官,这水灵灵的大眼睛,就问你服不服?

虽然岁月不饶人,脸上的胶原蛋白肉眼可见的流失,现如今43岁,依然喜欢装嫩,但是人家有资本啊!

前不久参加活动,发型设计成「泡面头」真的很减龄,身姿婀娜,皮肤白皙,简直是美到炸了!和20几岁的少女简直没差!

今天社长要推荐给大家的是她在2003年,与谭耀文、蒋勤勤共同主演的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年代剧《半生缘》!

在这部剧中,饰演年龄横跨14年经历情感沧桑的顾曼桢,并且该剧已经播出就获得了不俗的收视率,社长那时候还小,但是已经搬著小板凳开始在电视机前追这部剧了,那时候就感觉追剧好辛苦!

目前这部剧豆瓣评分7.0分,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说,这样的评分已经很高了,前段时间大热的《知否》也不过7.5分

豆友评价

而林心如也确实把顾曼桢这一凄凄惨惨的形象演绎的深入人心,尤其那句「世钧,我们再也回不去了」,瞬间泪崩!

很多网友认为这部《半生缘》是张爱玲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最成功的一部,由于社长没有全部看由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但这部确实是社长最喜欢的一部!

在时代的大环境下,小人物的命运就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曼桢有个庞大的家族,姐姐曼璐,弟弟杰民、伟民,以及妈妈和年迈的奶奶,父亲却早早撒手人寰,作为长女的曼璐挑起家庭重担,但是这么大的家族养活起来实在不容易,随即沦落风尘!

顾曼璐与祝鸿才

后来虽然从良嫁给祝鸿才(李立群饰),奈何老公是花间荡子,即便婚后依旧招蜂引蝶,一向心高气傲的曼璐如何忍受得了!

便想著只要自己生出孩子就可以挽留丈夫的心,但是身体状况已经不允许生孩子,又担心从外面抱养或者借腹生子还是不能拴住丈夫的心……

于是,便把注意打在自己亲妹妹身上,曼璐一不做二不休,将妹妹诓骗至家中,结果,没多久就有了丈夫的孩子……

曼璐的妈妈觉得不能得罪这么有头有脸的姑爷,而且事已至此就追究起来又没啥意义,于是被曼璐连哄带骗送回乡下了,留下曼桢自生自灭!

而此时,曼桢已经和同在一个公司上班的沈世钧(谭耀文饰)两情相悦,互定终身!但曼璐被姐姐关起来,与外界隔绝,曼桢家也已经人去楼空!

曼璐在此时又添了一把火,告诉世钧妹妹已经回老家和他人结婚,心灰意冷的世钧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娶了门当户对的石翠芝(胡可饰),可是两人谁也不喜欢谁,也是被命运硬凑在一起的一对!

世钧得知曼桢的遭遇已是14年之后,小酒馆重逢,往事一幕幕浮现,相顾无言,唯有泪水可以诉说这其中的委屈与思念,可是再也回不去了!

记得这部剧播出时,甚至有位女性哭诉自己就是剧中真实的曼桢啊……真真的令人扼腕叹息!

张爱玲的这部剧生活气息浓郁,像极了因种种原因被迫分开的小情侣,剧中集结了一大批老戏骨,加上林心如那时候的颜和蒋勤勤反派角色的颠覆性突破,很多追剧人是一路哭著看完的!

如今这部剧又被翻拍,也是一大批老戏骨,期待早日播出!

且不论林心如是否在「扮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人家真的很耐看啊,演技一直在线,有实力的扮嫩,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你们喜欢林心如吗?觉得她在《半生缘》中演技如何呢?

给看到最后的你一个么么哒~~~来和社长一起在好剧的路上嬉笑怒骂吧!关注社长的头条号【好剧公社】,私信回复「看片」,有惊喜哦!!!


这个问题有点像当时一个段子,A问:如果你是谢霆锋你会原谅张柏芝么?B回答:你才是谢霆锋呢!

开个玩笑~但是毕竟曼帧和世均也太苦了。尤其是曼帧,被强暴、与爱人分开,与儿子分开,家人不理解,孤苦无依……弱小的身躯几乎承担了我们能想到的,一个女人能承担的所有苦楚。

有人说他们相爱,所以应该排除万难地在一起。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他们早已经不爱对方了。

曼帧还能爱著世均么?她在漫长的苦楚中最终忘了这个几乎要结婚的人。她当家教,躲避姐姐,后来为了荣宝下嫁祝鸿才。早已心灰意冷的她,如何还能想起一个爱人。

世均还爱曼帧么?不,从他决定和翠芝在一起以后,就决定忘记这个女子了。忘掉她,就像水鸟忘记胡泊,就像犀牛忘掉草原。

他们再次相遇,可能对于读者来说是一次遗憾的弥补,但对他们来说,真真是一场刑罚。痛哭不是因为还爱,而是因为——那些失去的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那可能拥有的人生,再也没有福分享有。

忽然想到,曼帧和世均似乎没有更多合影,除了这张——

真是痛悔。


在经历波折后,恐怕不是愿不愿意重新开始,而是能不能重新开始。

有很多恋人兜兜转转,经历波折,再遇见的时候,模样没有变,可是心态早就不一样了,你不是以前的你,他不是以前的他,怎么重头再来呢。

爱情可以有很多种,有的人一辈子都是深爱对方的,可是能不能有厮守的条件,这不一定,不然怎么有人说心里有座坟,葬著未亡人。

顾曼桢这些年经历了什么,从清纯的小姑娘被强奸,被囚禁,生下一个孩子,被最亲近的人伤害,整个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世钧以为曼桢远走,娶了翠芝,有了孩子,虽然婚后生活不是非常和谐,到底也是为人父为人夫了。

多年之后,两人相遇,抱头痛哭,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太多,想说又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说了也不知道对方能不能感同身受,太多的过往,说了能有什么用呢,徒增伤感而已。

大街上,人潮涌动,车水马龙,曼桢和世钧站在街道上,四目相对,要说点什么么?能说点什么呢?

真的,回不去了。

就好像世钧在树上刻下的那句话「曼桢,再见。」

再见了,过往了爱恨情仇,再见了,那些逐渐褪色的记忆。

哪怕我内心任然汹涌澎湃,爱你入骨,可我终究不能再把你揽入怀中。

爱情,放在世事无常中显得格外的苦。

多年后再相遇,你问我还能回到过去,重头再来吗?

我看著你,没有说话,心中的苗圃,早已荒芜。


看过张爱玲小说的人都会知道,她对爱情的看法有自己独特的一番理论,几乎没有happy ending的爱情故事。相比来说《半生缘》真的算是她的小说里,气质最明亮的一部小说了。

《半生缘》改编的最好的版本一个是许鞍华的电影版,和林奕华的话剧版。

先说许鞍华的版本,这是所有演员都非常合适的版本,首先吴倩莲和黎明的造型一出来,基本就是张爱玲版本的顾曼桢和沈世均了,包括黄磊的许叔惠、梅艳芳的顾曼璐、葛优的祝鸿才、王志文的张豫瑾以及吴辰君的石翠芝,首先是每个演员都非常合适,又在许鞍华的执导下演绎出张爱玲笔下那个活脱脱的角色,每一个演得都十分到位。

然后是林奕华的舞台剧《半生缘》,当年的刘若英×廖凡的顾曼桢×沈世均也是相当文艺表象气质,加上张艾嘉的旁白,整部剧显得异常安静文艺又残酷,全剧几乎是角色照搬书中的原文文本,显得另类特别,更是一部舞台剧佳作。

说的最后的结局,世均与曼桢的多年后重逢令人扼腕情碎,但平静的曼桢对世均说了一句「我们都回不去了」,成为全片的经典,也是点睛之笔。

毕竟,曼桢与世均的家庭环境实在过分悬殊,门当户对之说更不用多过笔墨,更别提世均的爸爸还曾经与曼桢的之前做过舞女的姐姐曼璐有个不良的瓜葛,这门婚事完全就是在封建礼数上完全不成立,而世均懦弱的个性与曼桢要强的个性也是很难走下去的重要原因。

当然曼桢的姐姐曼璐和姐夫祝鸿才是这段姻缘的始作俑者——曼璐为了稳固自己的婚姻,帮姐夫祝鸿才强奸了妹妹曼桢,曼璐却因此害了妹妹,自己也得不偿失。但最终落魄的姐夫找到已经强打起精神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曼桢时,曼桢还是作为一个母亲,照顾了她与姐夫生下的小孩。

曼桢是个实际的女人,虽然曾经个性刚烈,但经过生活的种种磨砺,很多年轻的过往已经不想再提,但也并不安于现状,不原谅的人永远不会原谅,但是会因为生活境遇而缓解,这其中包括将死的姐姐曼璐、败落之后一阕不振的姐夫祝鸿才,当然最重要的是当她十八春之后遇到曾经深爱的沈世均的时候,两人都已经为人父母,但都因为生活环境、婚姻状况而相见却只能面面相觑,只能把青春的每一刻当做甜蜜回忆。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其实正是曼桢,她说,如果我们当初真的在一起了,未来就没有什么故事讲给孙子听了。


最近《演员的诞生》又换了一个马甲火了,现在变更为《我就是演员》。无意中看了军嫂张馨予与张钧宁演的《半生缘》片段,勾起了我对老版的回忆。试著去看头条老版,蒋勤勤林心如版。那叫一个爽快,一直处于亢奋状态,内心止不住的跌宕起伏。这跟小时候看<半生缘》完全不是一个状态。所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深有体会。

两张演的是两曼,张钧宁其实是1983年而张馨予是1987,结果演起来颠倒了,让钧钧演小白兔妹妹,而馨馨演姐姐。刚看了章子怡的点评,明显张钧宁赢了,但张馨予大写的服气。就人物张力来说,演曼璐还是困难一些。个人觉得作为姐姐,肯定活得特拧巴和纠结。就这个剧情我想谈谈我的一点薄见,她们俩挑的剧本是矛盾的高潮,曼桢被姐姐欺骗,结果被觊觎已久的姐夫侵犯,姐姐是其中的帮凶和策划者。其实家庭成员先后顺序一定会影响个人日后命运。所以个人认为封建社会嫡长子制度才一定程度上还是保护了整个家族利益,并且对付出者给了一定的补偿。纵观整个剧情,曼璐的黑化可以说所有人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她从一开始付出绝对是心甘情愿的,不求回报的。很多人说曼桢和张豫瑾共同作用,让她失去了最后一丝幻想,变的疯狂,拿自己的妹妹开刀。我却觉得这还只是一部分原因,她真正想通的应该是家庭核心是配偶和子女,而不是原生家庭的兄弟姐妹,很明显在结婚之前她根本没有这种意识,这一点我感同身受。曼璐作为长女,付出绝对比曼桢多。在多子女家庭,一个人付出的多寡按照兄弟姐妹排名顺序绝对是一个沙漏型的金字塔,越大付出愈多最大付出最多,上面的付出,下面的基本上坐享其成。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看张爱玲的原著《十八春》,也没有去每一集认真看剧情,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看东西基本上是有选择性的看,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绝对是一种奢侈。整个看顾家,一共七口人,顾家奶奶,顾家妈妈,顾家五姐弟。因为家庭的顶梁柱顾父亲去世,顾家大姐曼璐主动挑起了大梁,这里我不得不插几句对于顾家妈妈这个吸血鬼的鄙视,假如奶奶已经年老不能出去赚钱,至少可以在家看孩子或者一点简单的家务,顾家妈妈你为何不可以去做一些家政或者其他适合自己的事情,可是这个顾家真的是可笑至极。老的在家混吃等死,半老的也在家混吃等死,这也就罢了,居然还请了两个保姆,阿宝和张妈。我实在不能理解,这个顾妈和顾奶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尤其顾妈正值壮年,呵呵,其实和依萍的妈妈有的一拼。这还不算,没有钱又喜欢摆节气,讲规矩,动不动咱们顾家。哎呀嘿,你祖上若是大户人家,即便儿子去世也留下个房产吧,金银细软总有吧,丫的啥看不到,就看到你们死乞白脸的住在曼璐卖身给张鲁生送的房子里。顾妈你既然家里请了俩保姆,你为何不能出去工作;而你既然没有出去工作,为何不能自己在家带孩子。三个弟弟杰明,伟民都上学了,你究竟在家干什么了。不可思议!

张爱玲的小说一般对于亲情描写很寡淡,固然与她童年被母亲抛弃有关,但我觉得弟弟张静和似乎比他更惨。曼璐本身有一个懵懵懂懂的初恋,这个张豫瑾一直在半生缘里面起承转合,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基本上每一次变故都跟他有点关系,倘若曼璐与豫瑾真的结婚,不见得就是一生圆, 我相信还是半生缘。他们一定会为柴米油盐,还有一大堆弟弟妹妹拖油瓶烦恼。曼璐的腹黑夹杂著太多因素,首先,从曼桢可以经济独立开始,顾妈的言辞已经有所改变,二女儿已经培养出来了,可以不再需要大女儿了,希望大姐快点嫁出去,不要待在家里影响妹妹弟弟婚恋。可怜的曼璐,一生都在给娘家输血做垫脚石,倘若她把做舞女的钱全部存起来,她何须嫁人,要什么没有?可她没有,以家庭成员为己任,不分彼此。家里人住的房子是靠她得来的,保姆的支付,三个弟弟的吃穿用度,妹妹的上大学,妈妈和奶奶的养老送终,无一不是曼璐在付出。要知道她的弟弟妹妹是他爸他妈生的,可不是她曼璐生的。法律只有规定父母必须养未成年子女,可没规定哥哥姐姐必须养弟弟妹妹。所以,在我小时候我就意识到做大的基本上是吃亏,无论是物质还是情感,做得好,人家嘴巴甜一下叫你一声兄和姐,做的不好,人家对面不相识。全然不会记得你的付出。

《欢乐颂》是我目前唯一看的一部做大的赚麻了的电视剧,难得摊上有樊胜美这样的妹妹。顾家的所有成员包括曼桢基本上都是有所轻视的,一边花著她的血汗钱,一遍又嫌弃她的职业。固然曼璐没读什么书,但她还是有基本的情感和认知,她分的清楚感恩和瞧不起。自然也是敏感和愤愤不平的。林心如和张钧宁演的曼桢其实内心已经识破姐姐参与了这次强奸,但她希望姐姐能够澄清。这里蒋勤勤把握的很好,眼神一直闪烁,而且即便被妹妹扇了一巴掌,她其实是没有底气还手的。我估计她内心在想,这一巴掌,把我的愧疚自责打走了。对于姐姐这样迫害妹妹,我始终是不赞同的,一个人但凡心里产生「你为什么可以···而我不可``````"这样的想法,她基本上很多事情就会较真。曼璐虽然手不愿不肯打曼桢,但是嘴巴还是在讲,我们顾家除了烈女了,想当初我要是不去下海,我们全家吃西北风。姐姐的确对妹妹和弟弟都有扶持设置养育之恩,但是这不能代表姐姐就可以作妹妹一辈子的主就可以随意迫害她。曼璐是不幸的但我觉得曼桢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曼璐在年少时候还是有一段爱情但是人家最后否认这段美好,这也是往她心上捅刀。在与张鲁生发生砸车抢房事件以后,半吊子祝宏才帮了她一把,还真心实意追她,不可否认她还是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但人世间的那件事情是可以如意的,鸿才居然恬不知耻的看上了女大学生二妹。得说几个细节:第一次张鲁生软禁曼桢时候曼璐也是拚命去救,第二次祝鸿才打妹妹主意时候她处于保护妹妹也是竭尽所能威胁恐吓祝。心里失衡具体从哪里开始呢?应该是从张豫瑾看上了二妹开始,其实曼璐已经结婚了,可是顾妈和顾奶开始瞎掺和想要曼桢与豫瑾在一起,所以说没事不要乱点鸳鸯谱。白白破坏了姐妹感情。这里曼璐因为没有生育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猪队友顾妈出馊主意,居然想到借腹生子,至于借谁的腹,我全然忘记。不知道曼璐为何会想到自己妹妹的肚子。就这样,曼璐和鸿才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算计了自己的嫡亲妹妹。我有好多疑问,第一,世钧为什么不找曼桢对峙就这样听信曼璐,认为女朋友嫁给了豫瑾。第二顾妈和顾奶奶为何没有发生自己的二孙女失踪了。第三,阿宝为什么那么听大小姐的话,不愿意开门。原谅我不小心剧情穿越,想到情深深雨蒙蒙林心如放出了雪姨,而在半生缘里你被幽闭了差不多一年。第四,祝鸿才假如这次强奸生出的不是儿子是女儿,是不是代表曼桢还要继续被控制。另外,那三个弟弟难难道没有意识到大姐二姐已经完全发生了变故吗?每一次灾难和不幸的时候三个弟弟都没有露面,我想但凡心里有两个姐姐一丁点,肯定会有所察觉。所以说曼璐养了三个白眼狼弟弟。当她觉得没有儿子而下半生不可靠时候她似乎全然忘记了自己还有三个弟弟呀,这三个弟弟基本上就是她供出来的呀。曼路在夜总会做舞女,肯定是没有真正的友情的,每天要和那些舞女抢生意。至于爱情,从她决定下海开始,就已然是奢侈品。所以其实她只剩下了亲情。可张爱玲还是不够,要把她活生生写成什么都没有,悲剧的魅力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谁看。曼桢临死前,跟祝鸿才说,是啊,我什么都有了,房子车子儿子,可是我失去了妈妈曼桢所有人对我的爱。说完这句,她闭上了眼睛。我完全能够理解曼桢,她的母亲奶奶弟弟妹妹曾经都想吸血鬼一样对她,到头来临死没有一个娘家人来看。我不知道此刻的三个弟弟去哪里了?倘若曼桢因为强奸一直不能原谅,还情有可原,那么那几个弟弟呢?别忘了,你们身上流著和姐姐一样的血,何止流著一样的血,你们曾经就是吸她的血啊/

你们有什么资格看不起这个牺牲自己青春自己爱情的姐姐,没有她的付出,靠你们那个顾妈,顾奶生存都是问题,更别说日后的读书深造。

对曼璐唯有一生叹息。友情,爱情,亲情,生命的三原色,她一样不曾拥有,随著父亲的去世,这三种情感基本上土崩瓦解。所以曼璐的一路路走来,完全就是她没有收到平等的对待。俗话说,不患寡不患不均。曼璐作为长女,不得不挑起重担,可是她并没有受到妈妈和奶奶的爱。也没有收到弟弟们的尊重,反而是孤立和划清界限。曼璐一定心里很失衡,但是同时她是病态的。即便失衡,她的生活是顾妈造成的,如果她全部怪罪到曼桢头上,实在冤枉至极,曼桢若是背著这个包袱,其他三个弟弟也是脱不了干系。所以说兄弟姐妹还是做小的好,顾妈生了两个女儿,自己亲手毁了一个,然后默认毁了的这个毁另外一个。我只能说不管是物质精神,她都不是一个好妈妈,我甚至觉得奶奶都比妈妈明事理。看看华妃,看看白秀珠,这些做妹妹的被兄长宠成什么样子。所以说,如果有下辈子,曼璐曼桢,你们应该钻到妈妈肚子里,去做杰明,伟民,好民三个哥哥的妹妹,这样子,你就有兄长为你遮风挡雨。曼桢其实也是在付出,但她至少得到过,但是这并不意味著她就应该受到这样的待遇。顾妈默认了曼璐这样家庭拘禁曼桢,借腹生子。顾妈,你简直就是刽子手。本身是你的责任,你全然推给了女儿。到头来,白发人送黑发人。

对于该剧更名为《半生缘》小时候i第一次看,只觉得曼桢与世君错过了就回不去了。此之谓半生。时过境迁,年逾三十来看,只觉得里面的每一个角色,每一对恋人,何曾不是半生?翠芝与淑惠,曼璐与豫瑾,所有的人,所有的缘,全部被爱玲写的没有半死温情。果然,这个世界就是寡情的。。。。。。


个人观点,不喜绕道哦!

如果两人都还爱著对方,为什么不能重新开始呢?有人会说如果两人重新开始,就是自私,因为世均已有家庭。

但我觉得,人生就短短的几十年,能不留遗憾的事情就不要就遗憾,就应该做自己认为值得,对得起自己的事情。

况且,对于素芝,她嫁给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一个时时刻刻心里装著别的女人的男人。难道就真的幸福吗?虽然她爱他,但是爱情里面谁都一样爱他的同时,他也爱自己?一个得不到丈夫心的女人,是可悲的。若是她离开了世均,或许能找到一个真正属于她的男人。毕竟,对于女人来说,享受爱,比付出爱要幸福得多!

很多人一辈子,一直都在负重前行。为了父母,为了妻子,为了孩子,或者为了房子,为了车子…每天可能都要强迫自己做著不喜欢或者深感痛苦的事情。几乎从没未自己真正的活过,所以愿那些为了生活负重前行的人,在前行路上,能够学会爱自己!当你老了,头发白了,走不动了,希望你的人生无憾!

曼桢,世均,若还相爱,就应再携手!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重圆?这世上大多数事情是不能随心而为的 想重新开始 谈何容易

读这书时我不止一次的对世钧不满甚至愤怒,作为男人总是优柔寡断左思右量甚至懦弱怕事,常为曼桢不值。但转念一想,一种美好性格的背后必定会有些许问题存在,比如细心周到的人难免敏感,豁达开朗的人又难免粗心。曼桢中意世钧忠厚老实,这可能就是她要承担的吧,爱上了也就不问值不值。至于曼桢,经历了种种变故之后还是妥协了,收起了曾经的坚定与骄傲开始顺从。

张爱玲女士把这些爱恨纠葛、情感变化揉碎了融进平淡的生活情节中,所以难过的情绪不会只来自某一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悲凉和遗憾被融进人物的血液和灵魂,循环往复,次次心痛。

小说的开头讲:「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载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是啊,故事的最后,「我们回不去了。」


黎明的气质很好,适合男主角沈世钧,百看不厌,吴倩莲形象到位,但是内心的沧桑感表现的不强烈,喜欢黄磊演的沈叔惠和吴辰君的石翠芝,内心的渴望和犹豫,暗恋的痛苦,表达的淋漓尽致。顾曼桢对沈世钧说我们回不去了,这何尝不是沈世钧的心里话,只有爱到极致,才会为对方著想。因为孩子都大了,贸然重新结合,痛苦的是孩子们,沈世钧也不能对石翠芝不管不问,都是善良顾家又重情义的人,所以顾曼桢和沈世钧太像了,所以当初才能相爱。顾曼桢心理还想报答一个人,那就是张御瑾,亲人的比重大一些。这也为沈世钧的难为找了台阶下,沈世钧看到顾曼桢幸福也就放心了,也不需要费老大的代价伤害亲人来成全自己与顾曼桢结合的心愿。有缘无分,来世相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