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王偉 記者 舒越 / 文 趙傑 / 攝) " 回到南航真好。" 4 月 11 日,嫦娥四號研製團隊亮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南航航天學院院長葉培建,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火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南航 1988 級校友孫澤洲,他們爲大家揭祕嫦娥四號探測任務背後的人類首次月球背面之旅。孫澤洲還說,全球矚目的首張黑洞照片,其實與嫦娥四號也是有點關係的。

  孫澤洲是南航 1988 級校友

  嫦娥四號竟與首張黑洞照片有點關係?

  孫澤洲表示,整個嫦娥四號的工程目標有兩點,一是要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勘察。第二點,實現地面與月背探測器的中繼通訊。" 科學方面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射電天文的觀測與研究。" 他笑着說,這兩天,人類拍攝黑洞的第一張照片刷屏了朋友圈,其實這與嫦娥四號是有點關係的。因爲射電天文觀測對於空間科學探測來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向,首張黑洞的照片實際上就是通過射電天文觀測實現的。

  4 月 11 日," 嫦娥四號 " 研製團隊亮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我們這次在月球背面射電天文觀測並不是探測黑洞,更重要的是探測到我們在地面探測不到的低頻段射電信號。" 孫澤洲解釋道。

  出身在航空航天家庭,孫澤洲是位 " 航二代 "。他透露,嫦娥四號登月成功後,拿到手機先給媽媽發了個短信報喜。提到嫦娥五號,他表示,嫦娥五號採樣回來之後,要返回地球,這個任務風險很大,涉及到很多新的技術,因此嫦娥五號飛行試驗器主要是對這個環節的技術進行驗證,如今驗證結果非常成功。

  " 今年即將發射的嫦娥五號,將實現採樣返回任務,屆時爲我們探月三部曲劃上完美的句號。" 孫澤洲說。

  四位 " 南航人 ",三代對話

  有意思的是,現場四位報告者都是 " 南航人 "。除了葉培建院士與孫澤洲總師兩位師生,還有兩位 "80 後 ",他們分別是擔任 " 嫦娥四號 " 遙操作及任務機構規劃工作的何秋鵬以及從事探月工程軌道設計相關工作的高珊。圍繞着航天夢,三代 " 南航人 " 對話交流,讓不少學生深受鼓舞,認爲很有意義。

  " 之前來到江寧校區還是五年前,是 2014 年初,嫦娥三號剛結束任務之後。今年再回到江寧校區感覺到很大的變化,看到了母校發展的成績。" 孫澤洲說。

  " 我覺得對於在校學生來說,首要是把專業課好好地打好基礎。" 高珊說,如果能夠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可以多去了解自己專業在航天領域應用的情況,這也相當於是對專業的理解過程。今後,不論找工作還是深造,都能夠對未來有規劃。

  何秋鵬說,自己在南航學到的更多是系統思維的方法。" 我本科從高等數學、材料力學一直到大三大四相關的飛行力學、空氣動力學,爲我的碩士專業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對此,葉培建院士非常贊同。" 我認爲大學裏學的東西,真正工作起來很可能不是那樣的。因此我覺得基礎的核心不是你學了多少東西,而是你具備什麼方法。"

  明年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作爲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火星探測器系統雙料總設計師,孫澤洲還現場透露,目前火星探測器的進展一切正常,現在已經進入了最後總裝和測試階段,計劃是明年發射。

  " 不久的將來,對於木星,甚至更遠的土星、天王星等,我相信我們的航天器也能近距離接觸,獲得更多數據,來實現我們的航天夢,同時也是爲人類認知宇宙和世界貢獻中國力量。" 孫澤洲說。

  (編輯 張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