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明孝宗(朱祐樘)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農曆三月二十二日,早晨進餐之前,司禮監太監韋泰疾行至內閣,緊急傳呼道:

  “宣召四先生!”

  內閣大臣叩問韋泰:

  皇帝緊急召見,所爲何事?

  韋泰回答:

  “不知道。”

  韋泰口中的“四先生”,就是其時的內閣大臣徐溥、劉健、李東陽、謝遷四人。

  四先生中,徐溥時爲內閣首輔。

  關於徐溥,其在明孝宗弘治時期的履歷大體如下:

  朱祐樘即位(公元1487年)後,徐溥兼任文淵閣大學士,參預機務,進職禮部尚書;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晉升爲太子太傅、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次年(公元1492年)任首輔;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加少傅,任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農曆二月,加少師、兼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以眼病祈請歸鄉,朱祐樘眷顧慰留,很久才予以許可,朝廷對他恩賚有加。

  首輔徐溥之外,其他三先生劉健、謝遷、李東陽均爲參與機務的閣臣。

  這三位先生在明孝宗弘治時期的履歷簡要如下:

  劉健: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朱祐樘即位,升任爲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進入內閣,參預機務;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升爲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改武英殿大學士;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春,成爲首輔,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大明會典》修成後,加少師兼太子太師,拜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

  謝遷:弘治八年(1495年),朝廷命他同李東陽入內閣參與機務;隨即,晉升爲詹事,並繼續兼任侍講學士;此後,皇太子出閣時,又加封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李東陽:早在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時,就進入內閣任事:因徐溥等人奏請,升禮部右侍郎,兼任侍講學士,專門負責內閣誥敕的撰寫;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以原官與謝遷受命進入內閣,參預機務,自此,正式成爲閣臣;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皇太子(朱厚照)出閣讀書,賜予太子少保、以禮部尚書銜兼文淵閣大學士,負責教導太子。

  劉健、李東陽、謝遷三位,還一起被皇帝賞賜蟒衣。這也是明朝內閣大臣受賜蟒衣的開始。

  聽到皇帝宣召,四位匆忙整理好冠戴服袍,前往文華殿。

  文華殿,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位於外朝協和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初爲皇帝常御之便殿,明英宗(朱祁鎮)天順、明憲宗(朱見深)成化兩朝,太子踐祚之前,先攝事於文華殿;後因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參與政事,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仍改爲皇帝便殿,後爲經筵之所,建築隨之改作黃琉璃瓦頂;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在殿後添建了聖濟殿;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後,文華殿建築大都被毀。

  四先生到達文華殿,拜見皇帝。他們叩頭完畢,朱祐樘說道:

  “近前!”

  於是,四位內閣大臣直至御榻之下,叩首待命。

  此時,司禮監的諸位太監都環繞跪地,圍在案几之側。

  衆人就位之後,朱祐樘說是:

  “看文書。”

  諸位太監取來奏本,交付大臣徐溥、劉健;然後,又分別佈置擺放朱硯硃筆,並交付幾張小紙片給李東陽和謝遷。

  每一個奏本上來之後,朱祐樘都會說:

  “交與先生輩商量!”

  徐溥等看完奏本、一起商議後,確定批覆之辭;然後,按照次序向皇帝說明陳奏;得到皇帝的許可,纔將批覆之辭抄錄在紙上,呈進上去。

  朱祐樘閱覽之後,親自在本面之上進行批示。

  對於內閣擬定的批覆之辭,朱祐樘或者修改更正三兩個字,或者直接刪除一兩個句子。

  在內閣大臣李東陽的眼中,皇帝批示奏本之時,真可謂是:

  應手疾書,宸翰清逸,略無滯礙!

  其間,有山西巡撫的奏本,朱祐樘回頭問道:

  “這一本想要提拘訊問一位副總兵,應該提拘訊問嗎?”

  大臣劉健等人回答道:

  “這件事情較輕,恐怕沒有必要提拘訊問副總兵,只需要提拘都指揮以下的三個人訊問就可以了。”

  聽大臣這麼說,朱祐樘道是:

  “然而,邊地的事情重大,小官也不能不提拘啊。”

  又有一本,乃是禮部所上,四位大臣擬定的批覆之辭只有一個“是”字。

  見此,朱祐樘說道:

  “天下之事,也都是大事,還是要看看奏本內所奏之事。如果僅僅批一個‘是’字,惟恐會有所遺漏缺失。”

  於是,朱祐樘取來禮部奏本,仔細閱覽之後,說是:

  “這一本,的確只需要批一個‘是’字就足夠了!”

  還有一個奏本,大臣劉健上奏道:

  “這一本所奏的事情很多,臣等帶回去仔細看過之後,再行擬定批覆之辭。”

  朱祐樘聽劉健這麼說,他道是:

  “文書還多着呢,都要一起看下去纔是,閒着的話,就在這裏商量處理,豈不是好?”

  聽皇帝這麼講話,四位內閣大臣一起回答道:

  “諾!”

  再後來,朱祐樘又指着剩下的奏本,對左右之人說是:

  “這些都是通常所行的事體,不過就是知會所在衙門知道罷了。”

  於是,大家都叩頭請退。

  這時,朱祐樘又回頭對左右侍從說道:

  “安排喫茶!”

  隨後,內閣大臣退出文華們,尚膳監的內官已經捧着茶在等候了。看到大臣出來,章太監笑着說道:

  “茶已經準備好了!”

  大約是這次皇帝緊急召進,尚膳監沒有提前備好茶水,這是緊急辦理之後,才準備停當的。

  關於此次召見處理政務,李東陽曾說:

  自明英宗天順年間至此,四十年間,先帝(朱祁鎮)與當今皇上剛即位,這一時期,皇帝召見內閣,也不過是講說一句、兩句話而已。這一次,是在當日的經筵結束之後,有這樣的召見安排,才得以窺視皇帝天質明睿,廟算周詳,聖上仁心的寬厚真是不可測量啊!並且,自此之後,似乎就這樣習以爲常地處理奏本了。

  所以,李東陽將此事謹慎記錄,作爲此事通行的開端之載記。

  本文主要參考資料:

  1.明·李東陽《燕對錄》

  2.《明史》卷一百八十一·列傳第六十九《徐溥傳·劉健傳·謝遷傳·李東陽傳》

  (全文結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