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興參加《中國大型商業銀行股改史》新書發佈會。藉此機會,我謹代表本書編寫組感謝中國金融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使得本書得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高質量編輯校對和成功出版發行。



本書是在人民銀行和五家大型商業銀行的支持下,我們用了兩年多的時間,組織五家大型商業銀行近50人的寫作班底,採訪了近30位當時親歷股改的領導者和參與者,徵詢了37位顧問和50多位專家學者的意見,幾經修改完善,最終成稿。希望用文字記錄下這段令人難忘的歷史,希望能給廣大讀者帶來一些思考。


從業近40年來,我和許多同事一起,非常有幸成爲中國改革開放、中國金融改革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中國40餘年的改革開放,使得全世界人口最多、貧困人口也最多的國家,勵精圖治,開啓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輝煌歷程”。這不僅對中國,而且在世界人類歷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習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40年來,伴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作爲現代經濟的核心,中國金融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上個世紀末,中國的銀行業被稱爲“技術上已經破產”,通過改革轉型發展,浴火重生,如今中國銀行業規模、效益與質量,金融市場廣度與深度,金融監管體系、市場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超過了270萬億元人民幣,居全球第一位,盈利水平及資本質量都居全球可比同業前列。最新的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中國有135家銀行入榜,按一級資本排名的前十大銀行中,中國四家大型商業銀行名列前茅。在走過40餘年金融改革開放道路的同時,我們邁入了發展的新時期和新階段。從理論到實踐方面,總結和研究40年來金融行業改革開放的經驗與教訓,對於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推動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下面,我講四個方面內容。


第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業經歷三次重要轉折,其中股份制改革是我國國有銀行改革的輝煌序章,也是沒有退路的“背水之戰”和“一場輸不起的改革”。


改革開放前夕,我國經濟十分困難,甚至處於崩潰的邊緣。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發展經濟,百廢待興、百業待舉,首先面對的難題是“錢從哪裏來”。


新中國成立後頭30年裏,中國仿照蘇聯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生產由國家計劃決定,投資由財政撥款解決,是財政體系而非金融體系擔當了分配資源的核心功能,形成了所謂“大財政、小銀行”的體制。然而,由於財政的資金供應能力無法滿足經濟發展對資金的迫切要求,銀行的作用凸顯,逐漸替代了財政的地位。銀行改革成爲金融改革的起點,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三大國家專業銀行相繼從計劃經濟下“大一統”的人民銀行和財政體系中破繭而出;1984年1月,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承擔原來由人民銀行辦理的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一個“以人民銀行爲領導,以國家專業銀行爲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真正的銀行”的組織體系在改革中逐漸形成。此後,國家專業銀行迅速成長壯大,十幾年間資產和營業網點成百倍增長,充分發揮了聚集、動員社會資金和撬動經濟發展的槓桿作用。金融與財政的分離,改變了以往“大財政、小銀行”的模式,國有銀行開始成爲國民經濟改革發展融資的主渠道,以銀行爲主導的間接金融體系逐漸建立併爲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這是金融業發展的第一次轉折。


第二次轉折是市場化、法制化改革,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不斷進步。改革伊始,國家通過發揮銀行的槓桿作用,擴大貨幣投放和信貸規模,推動經濟增長,銀行業亦通過增設機構、放權讓利、擴大業務範圍和改革資金管理,來搞活金融、搞活經濟。但是“微觀搞活”和“宏觀穩定”是一對矛盾。在改革的前十多年(1978—1990年)中,信貸年平均增長率20.38%,經濟年平均增長率14.6%。信貸投放促進了經濟快速發展,但也導致市場流通的貨幣過多,通貨膨脹從根本上是一種貨幣現象,當然在中國還有結構失衡的原因。於是,經濟過熱和通脹壓力開始顯現。


20世紀80年代出現兩次經濟“過熱”,1993—1995年又出現了明顯的通貨膨脹,通脹率達到24%—25%。面對經濟金融過熱混亂的形勢,國家採取適度從緊的財政貨幣政策,治理整頓金融秩序、控制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的過快增長。實行銀行業與證券業、保險業、信託業、房地產業分業經營,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銀行,相繼出臺規範金融行爲的《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貸款通則》。1996年,國民經濟扭轉了高通脹局面,物價漲幅回落到較低水平,順利實現“軟着陸”。之後保持了20多年低通脹水平的宏觀金融環境。


微觀層面的金融問題也逐步凸顯,商業銀行貸款成爲社會融資主渠道後,不良貸款也伴隨出現。從1984年到1990年,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率不斷上升,大多數年份在10%以上,80年代末期達到15%,1996年達到20%以上。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中央更加高度重視金融風險,開始着手重點解決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問題,併爲之後國有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革做了思想和基礎準備。


本世紀初,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國內各界對加快國有銀行體制改革的必要性已經形成廣泛共識。但是對於沉痾已久的國有銀行其癥結究竟何在,以及能不能對國有獨資銀行的產權制度實施股份制改造等問題,還存在不同的認識和廣泛質疑。與國有企業改革進程中的爭議類同,國有銀行的問題並不僅僅在於科學管理不夠,而是有着更爲本質的體制機制問題。要引領國有銀行朝着市場化、現代化的方向走得更遠、更踏實,還需在體制機制方面進行改革。在黨的十五大確立了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方向,並確定股份制是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有效途徑後,黨中央高瞻遠矚,於2002年年初召開了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作出了“對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具備條件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可改組爲國家控股的商業銀行”“條件成熟的可以上市”的重大決策,決定利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過渡期五年的時間,背水一戰,徹底解決國有銀行的體制問題和不良資產高企、競爭力低下問題。“內憂(不良貸款)外患(加入世貿組織後外資競爭)”下,2003年國務院開始推動以產權爲核心的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在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股改試點和交通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功之後,國務院於2005年不失時機地推進中國最大的國有銀行——工商銀行的股份制改革,並於2008年頂住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果斷推出農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由此,中國五大國有銀行全部成功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和公開上市,實現了由國有獨資銀行向國際公衆公司的嬗變。


第二,中國的金融改革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走出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市場化改革道路,有很多值得總結的經驗和體會。


40年來,國有銀行始終圍繞鄧小平關於“把銀行辦成真正的銀行”的目標,經歷了企業化改革、商業化改革和股份制改革,最終實現了市場化經營。總結40年來中國金融業改革,尤其股份制改革的寶貴經驗和成果,我覺得主要有幾點經驗體會。


一是,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發展是硬道理,金融發展是服務實體經濟、解決自身困難和問題的根本途徑與有效方法。與一些儲蓄率較低的國家依賴外債推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不同,我國主要通過市場手段,將高儲蓄轉化爲投資,動員內部資金支持工業化進程。中國金融業的穩定繁榮爲經濟改革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和保障。40餘年來,人民幣存款從1978年的1155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77.5萬億元,增長了1536倍。信貸增長也是巨大的。人民幣各項貸款從1978年的189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36.27萬億元,增長了720倍。同期,GDP從1978年的3624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90萬億元,增長了247倍;財政收入從1978年的1132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34萬億元,增長了161倍。某種意義上,沒有金融業的改革發展,就沒有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正是依靠發展,中國金融走出了困境,解決了困擾多年的不良貸款和財務包袱;正是依靠發展,壯大了整體實力和競爭優勢,形成了多層次的金融機構和多樣性的金融功能,支持社會經濟不斷前進。


二是,創新是金融改革發展的根本動力,其中制度創新更是激發金融活力的引擎。回顧中國金融業的改革,特別是國有銀行改革,也是“摸着石頭過河”的過程,並沒有現成的模式、案例可以仿效。改革過程相當艱辛。難的不是產品、服務、技術和管理工具等方面的創新,真正難的是制度創新。面對當時國家財政基礎比較薄弱、難以承擔國有銀行改革鉅額成本的現狀,創造性運用國家資產負債表、央行資產負債表,利用外匯儲備爲國有大型銀行注資,通過國有大型銀行自身覈銷和市場化剝離相結合的方式處置鉅額不良資產,併成功股改上市。大型銀行將創新作爲驅動轉型發展的動力,持續創新體制機制、經營模式、業務市場和產品服務,甩掉了沉重的歷史包袱,實現了鳳凰涅槃。改革的成果,歸功於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果斷決策和全力推動,這是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原因,是我們的制度優勢和創新保證。


三是,市場化機制的構建貫穿於金融改革整個過程,也是打造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的必由之路。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的真正目的,是建立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以取代舊有的政府機關式的管理模式;建立風險自擔的內控機制,以真正解決風險軟約束問題;確立市場導向、利潤爲主的經營目標,杜絕行政干預下的財政化經營行爲。國有銀行股改始終圍繞重建市場化經營機制這個核心,在完成財務重組、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公開上市的改革三部曲的同時,集中精力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架構與機制,加強風險管理與內控案防,強化黨委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構建了決策科學、執行有力、監督有效、運行穩健的治理機制和模式。


四是,金融改革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從戰略到實施需要各個環節的協同配合和精細推進。中央的決策和改革方案確定之後,能否在實踐中得以落實和實現就成爲改革的關鍵。在人民銀行、財政部、銀監會、證監會、匯金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廣大幹部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不良資產剝離和責任追究、機構人員的精簡與收縮、人力資源管理改革、引資、定價等艱難任務,爲股改上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股改操作的時機、上市地點和上市方式選擇等方面也進行了深思熟慮和綜合權衡。股改上市後國有銀行創造了持續提高資產質量和效益水平、一舉由“技術上已經破產”的銀行變爲國際一流銀行的奇蹟。


五是,風險管理永遠是金融的要義,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是金融改革的底線。習總書記指出,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金融業是經營風險的機構,本身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儘管金融風險與市場環境變化相關,某種意義上具有特殊性和偶然性,但過度擴張、盲目創新,忽視金融運行的基本規律,疏於風險防範纔是罪魁禍首。中國國有銀行40年的改革發展,成就令人矚目,但近一半的時間在與不良資產作鬥爭,教訓極爲深刻、刻骨銘心。


第三,檢驗改革成效需要時間,股改後的大型商業銀行開啓了科學發展的新里程,以優異的成績向國家和社會交出了一份靚麗的答卷。


中國大型銀行通過改革後的發展成果,全部覆蓋了改革成本。包括不良資產覈銷和處置在內的一系列措施,更是“一把鑰匙開兩把鎖”,大大推動了國有企業卸重負、去槓桿和殭屍企業清理。更令人自豪的是,大型商業銀行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市場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實現從質量窪地到質量高地、從行政約束到資本約束、從規模導向到盈利導向、從單極支撐到多元驅動、從本土經營到全球拓展、從位居中游到全球領跑的“六個轉變”。目前,工農中建四行的資本、盈利規模躍居世界前10強,交通銀行資本、盈利規模也位居前20強,工商銀行更是連續多年獨佔鰲頭。同時,國有銀行股改錘鍊鍛造出一大批專業的商業銀行家,爲國內外金融改革提供了一套成功的範例。中國國有銀行的改制,沒有走前蘇聯、東歐等國家大規模私有化、外資化的道路,而是在堅持國家控股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獨具中國特色的市場化改革道路,爲國際提供了銀行轉制和治理現代化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第四,大型商業銀行改革永遠在路上,沒有終點,需要持續完善公司治理和推動戰略轉型。


股改上市並不是國有銀行改革的終點,它只是大型商業銀行改革的新起點。當前,大型商業銀行正處於經濟週期、行業週期、科技週期三期疊加的特殊階段,面臨一系列重大挑戰,改革還任重而道遠。大型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需要走出一條中國自己的獨特道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原則,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三會一層”公司治理架構作用。要高度關注多元經營下的銀行公司治理,在做好機構監管、准入監管的同時,突出功能監管、行爲監管、協同監管,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深入研究統籌支持實體經濟與推動金融創新的關係,堅持實體經濟本源,規劃和推進創新,增強大型商業銀行的國際競爭力。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找準金融服務重點,強化金融服務功能。堅定不移抓好風險管理,加強金融監管,提升監管效率和效能,確保不發生重大的系統性風險;逐步改變重視信貸增量、忽視存量管理的資金管理方式,提升資金配置效率,實現中國金融高質量的轉型發展。穩步推進國際化、綜合化、信息化改革,深入推進銀行業的國際化經營,統籌應用好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順應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化趨勢,穩步推進綜合化經營;順應信息科技發展大潮,深入推進數據化銀行建設。


總之,這場改革思路之活躍,舉措之縝密、成效之良好,完全應載入世界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史冊。股改的順利完成,使國有銀行獲得了鳳凰涅磐般的重生,開創了中國金融業改革發展的新篇章。這是中國和世界金融業最精彩的時代。但是,股改成功只是國有銀行改革發展的一個新起點。展望未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征程上,大型商業銀行還需作出更大的貢獻,而持續推進和深化改革,則是國有銀行保持持續發展和良好質量與效益的根本保證。改革發展任重而道遠,大型商業銀行仍需努力!


(本文繫世福資本(中國—中東歐基金)董事長、中國工商銀行原董事長姜建清在“鳳凰涅槃 浴火重生——《中國大型商業銀行股改史》新書發佈會”上的講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