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街緊鄰坡子街,如果說坡子街是現代與歷史的融合,那麼太平街就是純粹的原汁原味。太平老街上有不少國家級保護建築,在長沙的幾條老街中,算是改造的非常成功的。

  它是長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條街,小青瓦、坡屋頂、白瓦脊、封火牆,這裏依舊保留着千百年前濃厚古樸風韻的清末民初傳統建築。

  太平街臨近湘江碼頭, 是老長沙城內最繁華的商業街,清代地方政府爲滿足貨物和居民出入城需要,在小西門和大西門之間新開一門,名太平門,太平街之名由此而來。

  在短短375米的主街上就有賈誼故居、長懷井、辛亥革命共進會舊址、四正社舊址等古蹟、還有前行美術館、以及吸引了各種大師的工作室等入駐這些青瓦白牆的老民居。

  一棟棟民居,隱約可見昔日風貌,卻擋不住歲月的風霜。舊時光,老物件,將那斑駁古老的時光一點點拼湊;在青瓦白牆間。尋找老長沙的影子,讓我們一起回味老城長沙的滄桑。

  連街角的星爸爸都是開在文創集市中,讓原本現代的咖啡廳充滿了濃濃的文藝氣息。

  尋覓老長沙的味道,不妨來承載着千年歷史的太平街來瞧一瞧,當然這裏的小喫也非常豐盛,街口的老長沙臭豆腐和糖油粑粑基本就沒斷過排隊的人羣。

  在如此市井和懷舊的太平街,也隱藏着長沙文創文藝的情懷。街尾的太平裏文創社區有許多抱着文藝情懷的人開着小店,而我在火辣辣的長沙氣溫下,躲進了其中一家咖啡館。

  裏面好多內飾都是從中南大學老校舍搬過來的,窩在懷舊復古的咖啡店,整個人就像回到了過去,手衝咖啡的滋潤,讓我忘卻了室外的高溫。

  時隔多年再來長沙,已經不像當年那樣愛湊熱鬧,也不喜歡一直景點打卡,就這樣和有緣認識的朋友在咖啡館裏聊聊天,感受長沙最文藝的一面,也讓我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長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