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爲數不多的草根皇帝之一,他是一個窮苦的農民出身,早年備受壓迫。大概正是如此,才養成了他複雜的性格。朱元璋對於自己的敵人是毫不留情的。雖然張士誠、陳友諒等人領導的起義軍跟自己手下是士兵一樣,大都是窮苦出身。但是朱元璋殺起來仍然是毫不留情。因爲他知道,在戰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朱元璋絕對不是一個善良的人。他手下最得力的大將常遇春打仗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次打完勝仗的時候,就會屠城。但是對於常遇春的這種殘忍的行爲,朱元璋並沒有作出任何懲罰,只是說了他幾句,導致常遇春屢教不改。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對於那些開國大將,更是絲毫不心軟,卸磨殺驢,跟隨他打天下的人幾乎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不過雖然朱元璋心狠,但是他也是有原則的。對於那些投降的蒙古人,朱元璋並沒有喪心病狂到將他們殺掉。反而採取了一個非常聰明的辦法來處理這個問題,並且效果很好了,老朱這件事幹的有着東方男人特有的精明。首先朱元璋並沒有殺了這些蒙古百姓,而是將他們留在中原,給他們耕種農具,不再遊牧,而是定居下來,當個老老實實的莊稼漢。

  文化教育方面同化元朝遺民,讓他們學習漢字,學習漢語,這樣就可以更好的融入進整個大明王朝的民族主體,此外呢,也不再讓他們穿蒙古族的衣服而是穿漢服,慢慢的去除掉了蒙古人民族特色,稀釋他們的民族文化,忘記本民族的文字和語言,《明律》中規定蒙古族女子不得與蒙古男人結婚,必須嫁給漢人,否則將會受到杖刑。

  通過這些手段,朱元璋將蒙古族人徹底的漢化,雖然限制了蒙古女人嫁人,但和屠戮生命相比,輕得不是一點半點。本來按照朱元璋的秉性來說,這本來將是一場大屠殺。可是朱元璋在當皇帝之後,能夠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問題,這是蒙古人之幸,國家之幸!

  如有錯誤,還請指正,謝謝!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我在評論區等着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