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杭州小夥騎車逆行被抓後崩潰大哭,程序員們集體抵制996,投訴無門的女車主坐上了奔馳的引擎蓋。

 

因爲一張據爲己有的“黑洞”照片,視覺中國深陷版權爭議,劉強東性侵案受害者Jingyao Liu正式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各種錄音、視頻和觀點在互聯網上翻飛。

 

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數起連環爆炸導致超過200人喪生。中國重慶,兩年前轟動全國的“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在機場落網……

 

在這些衆所周知的新聞之外,我們還收集到了一些新聞——它們看似沒那麼“重要”,但卻對我們的生活有着深遠影響,而它們都與“智能”有關,無一例外——本月的月度新聞總結,我們最終決定呈現這些新聞,因爲,它們可以讓我們看到未來可能的樣子。

 

針對這些新聞,我們嘗試做了一些總結。這些“如果”是一些屬於未來的可能性,也是我們真正想問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你會如何作答?




策劃 | 洛陽鏟小分隊




 

如果

你看到的所有圖都可能不是真的


1


4月10日,一則AI換臉視頻被髮布,視頻中,電視劇《都挺好》中倪大紅飾演的蘇大強的五官被換成了吳彥祖,這張合成的臉可以自如地說臺詞、做表情,毫無違和感,幾乎看不出後期加工的痕跡。


被換臉吳彥祖的蘇大強。圖/ 網絡 


這已經不是第一則明星換臉視頻。一個月前,一位名叫“換臉哥”的網友就曾經把《射鵰英雄傳》中朱茵飾演的黃蓉換成了楊冪的臉。而最近隨着《復仇者聯盟》熱映,也有博主把飾演黑寡婦的斯嘉麗·約翰遜的臉“嫁接”到佟湘玉頭上,製作出了復聯版《武林外傳》。

 

據悉,這些視頻都是通過一個叫做deepfake的人工智能製作的。製作者只需要搜尋足夠多的替換者和被替換者的照片,把它們丟給程序去自動學習,就可以實現無縫換臉。從操作上來說,幾乎沒有難度,互聯網上也有詳細教程。

 

目前,這種操作最重要的門檻是硬件:普通的家用電腦無法承受換臉所需要的運算強度。

 

這種視頻在製造娛樂性的同時,也引發了不少人的爭議。有網友覺得:“以後anglababy這種演員連摳圖都不用了,直接用替身來演,最後再換成自己的臉就行了。”

 

更多人則在擔憂由此引發的法律風險,因爲這種技術可以製作完全不存在的視頻。去年,AI換臉就在國外風靡過,有人把蓋爾·加朵、斯嘉麗·約翰遜等好萊塢女星的臉換進色情電影,有人僞造特朗普的演講視頻。

 

對此,斯嘉麗·約翰遜在《華盛頓郵報》的採訪中曾經表示:“任何一個人成爲這項技術的攻擊目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斯佳麗·約翰遜版佟湘玉。圖/ 網絡 


2


一個月前,華爲在法國巴黎發佈了最新旗艦手機P30 pro,最高可達50倍數碼變焦的拍照能力是它最重要的賣點。在宣傳中,華爲表示,依託強大的攝像頭,P30 pro可以實現手持拍月亮甚至拍銀河,而在過去,這是高端單反相機加上三腳架才能做到的。

 

4月13日,科技博主王躍琨在個人微博發表視頻,質疑華爲P30 pro手機的拍月亮功能有造假嫌疑——因爲月亮不是“拍”出來的,而是手機後期加工出來的。

 

王躍琨找了一張月亮圖片,抹掉了月亮表面的紋理,並且P上了自己公司的logo,他用P30 pro的月亮模式對這張圖片進行了拍攝。在拍出的成片中,月亮上的公司logo不僅消失了,還出現了原圖上沒有的環形山紋理。

 

隨後,他還對着窗外的月亮進行了實體拍攝,他發現,開啓P30 pro的月亮模式後,即使在看不清月亮的霧霾天,也能拍出月亮清晰的邊緣。由此,王躍琨推斷,P30 pro會用某種算法處理用戶拍到的月亮照片,而不是如廣告中宣傳的、單純憑藉攝像頭硬件能力達到清晰拍月亮的效果。


知乎網友@小城 P了一張模糊的月亮照片(左),經過 P30 PRO 翻拍後,卻獲得了一張清晰的月亮照片(右)。圖/ 網絡

 

王躍琨的質疑引發不少網友也開始實驗測試P30 pro的拍月亮功能,多位知乎網友證實,P30 pro確實會利用算法修補月亮細節,使得自己拍出來的照片看起來更清晰。

 

對此,華爲官方迴應,這一功能的性質是利用AI算法對照片細節進行一定的優化,並不算造假P圖。

 



如果

你的工作業績將由AI來判斷


1


2019年4月4日,南京建鄴區的環衛工人們收到了一款智能手環,除了可以查看時間、天氣,這款手環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實時獲取環衛工人的位置,並顯示在監管中心大屏幕上。一旦環衛工在原地不動超過20分鐘,這款手環就判定其違規停留,還自動發出語音:“短暫的休息之後,繼續努力工作吧,加油!”

 

環衛公司稱,喊“加油”的功能是爲了全方位監管環衛工人,並考察他們是否脫離工作區域。對此,有些環衛工人提出不解,感覺自己被監控了,沒有以前自由,“好好幹活,把馬路打掃乾淨不就行了嗎?”

 

而在南京當地媒體的調查中發現,雨花臺區的智能設備比“加油”手環更先進——全程直播式監控。這裏的環衛工收到的是一款智能手機,領導們可以通過攝像頭實時監控環衛工的動態,一旦停留超過一定時間,就會被領導在微信上“呼喊”。


環衛工人的“加油”手環。圖/ 新浪微博

 

會“加油”的智能手環等監控設備在網上引起了衆人反對,認爲這種舉措就像驢拉磨時掛着鈴鐺,很不尊重環衛工人。還有人建議能否把智能手環讓領導先用,坐在辦公室超過20分鐘就提醒——“敬愛的領導,該下基層轉轉了,爲了工作,也爲了身體。”

 

目前,配發手環的環衛作業公司已經取消了這款手環的20分鐘“加油功能”。

 

2

 

4月25日,亞馬遜被曝光構建了一套AI系統,可以追蹤到每一名物流倉儲部門員工的工作效率,並統計每一名員工的“摸魚時間”(Time Off Task),隨後自動生成解僱的指令。

 

據外媒調查,亞馬遜全美共有75家倉庫,每個倉庫約有2500名員工,這些工人每人每小時必須完成幾百個包裹的包裝工作。在AI的“監工”下,有74%的英國亞馬遜倉庫工不敢再上班期間去廁所,有人甚至用塑料瓶解決排泄問題。

 

該功能實施以來,已經有900多人因爲“效率低下”被AI系統解僱,整個過程沒有人類參與。

 

 

如果

柯潔去學了人工智能

 

1

 

2019年4月4日,浙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吳飛表示,浙大剛剛獲批的人工智能本科專業將於今年開始招生,目前,此專業的培養方案已經制定完畢,學生將在今年9月入學。

 

與浙江大學同時獲批開設人工智能本科專業的還有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等35所高校。

 

據悉,AI人工智能專業的課程涵蓋數學與統計、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道德、AI細分方向、人類學和藝術、一般科學與工程學等。其中,數學與統計、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爲核心課程,其餘爲選修課程。


據媒體報道,2018年新增審批數量最多的專業是“人工智能”。圖/ 人民日報

 

另據相關媒體報道,除了人工智能專業,此次審批中還新增多個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專業——101所高校新增機器人工程專業;96所高校新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50所高校新增智能製造工程專業。

 

而在新專業設立的同時,多達416個高校的本科專業被撤銷,其中包括中國傳媒大學的多個小語種專業,如希伯來語、波斯語、瑞典語等,還有浙江大學的材料化學、通信工程、農村區域發展,山東大學的圖書館學、教育學等專業。

 

人工智能專業的未來也被普遍看好。此前有數據顯示,人工智能領域畢業的碩士生約能拿到30萬元的年薪,博士生能拿50萬元,有的高達80萬。3月,北京一場人才招聘會上,招聘者表示現在AI工程師等互聯網高端人才缺口130萬。

 

浙江大學人工智能專業招生的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喊話即將就讀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棋王柯潔,讓曾輸給AlphaGo的他考慮轉學,對此建議,柯潔以害怕“學到頭禿”爲由表示了婉拒。


柯潔的幽默,AI恐怕學不會。圖/ 網絡

 

2

 

4月7日,英國物理科學新聞網站稱,由亞馬遜開發的虛擬助手Alexa和蘋果的Siri可以講述來自一個幽默數據庫中的笑話,但卻無法理解這些笑話,因爲它們只會陳述、解析語句,而無法理解語境,“它們不懂幽默”。

 

對此,得克薩斯A&M大學專門研究幽默的計算機語言學家基姬·亨佩爾曼深有同感:“人工智能永遠不會像人類那樣理解笑話。它們完全不領會語境。”

 

美國曾有計算學家花費了15年時間試圖讓一個人工智能系統學會幽默,但效果並不理想,它往往把不是笑話的句子歸爲笑話。

 

網友感嘆,好在我們還擁有懂幽默的能力,不會被AI完全取代。

 

 

如果

食物和身體都可以被打印


1

 

清明期間,廣州市殯葬服務中心推出了3D打印還原逝者遺體的服務。該技術是將逝者的平面照片錄入電腦,通過建模系統生成模具,再由整容師進行後期加工化妝,重塑逝者面部輪廓以及補全逝者的身體殘缺。

 

殯葬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很多逝者因爲交通、高墜、火災等事故造成肢體殘缺,家屬有需求進行修復,面部修復難度最大。過去都是手工製作,利用油泥、石膏等材料,耗時長操作難,現在引入3D打印機,工藝更加精確完善。這項技術是爲了讓逝者更有尊嚴地告別世界。

 

2

 

4月初,據日媒報道,東京將在2020年開設全球首家可以3D打印壽司的餐廳Sushi Singularity,被稱爲“超未來壽司屋”。

 

該技術由Open Meals項目組研發。除了3D打印壽司餐廳,明年也會推出食物打印機。根據目前發佈的概念圖,利用食物3D打印機制作的鰻魚、金槍魚、黃瓜軍艦、章魚、海膽等壽司一改往日模樣,都變成了橫平豎直的小方塊。儘管這些壽司看上去缺乏食物的鮮活感,但Open Meals表示他們將提供至今誰也沒有品嚐過的“超越壽司”。


3D打印出的壽司。圖/ 網絡 

 

只是,想吃到3D壽司沒那麼簡單,這間“超未來壽司屋”在預約時需要收集客人的唾液、尿樣、糞便,利用系統檢查客人的基因、腸道菌種、營養狀況,根據體質和營養不足的部分,生成客人專屬的健康ID。最後,餐廳會根據這些數據,爲客人量身打造定製壽司。

 

只是,當食物與煙火氣不再相關,“吃”這件事或許也將被重新定義。


 

如果

一切都可能被預測


1


4月3日,IBM首席執行官弗吉尼亞·羅曼提接受採訪時透露,IBM研發出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可對員工的離職時間進行預測。她表示,“AI有能力利用全方位的信息,預測某人六個月後會離職。這時候,公司會提前做點什麼,讓他打消這個念頭。”


IBM CEO談及 AI將會100%改變工作。圖/ 網絡

 

據悉,這套人工智能系統準確率高達95%,併爲IBM節省了每年高達3億美元人員流動費用。羅曼提並未詳細解釋系統原理,只說明這套AI系統評估多方面的資料後,會在員工即將產生離職想法之前,讓公司及時找到他們,商討升職加薪、教育優惠、經濟補償等事宜,並稱這是“挽留員工的最佳良機”。

 

值得注意的是,這套系統除了可以預測離職,還有一系列可以取代人力資源工作的功能。目前,IBM的人力資源部的員工已被精簡了30%,將來可能會被100%取代。

 

2


本月初,英國諾丁漢大學醫療與數據科學團隊利用50萬名患者數據研發了一款人工智能工具,稱其可以預測慢性病患者的死亡時間。

 

該套系統的算法不僅會考慮患者的家族病史、用藥情況,還會結合患者蔬果穀物食用量、酒精攝入量、防曬霜使用情況等60種預測因素。

 

研究者表示,他們將預測結果與英國國家統計署的死亡記錄、英國癌症註冊記錄等數據庫的死亡數據進行過比對,結果顯示,這套人工智能系統在測試中的預測結果“非常精確”,可靠度約比現有的機器學習系統所做估測高10%。

 

而這並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算出人類的死亡時刻。

 

2018年1月,斯坦福大學就開發出一種人工智能算法,評估40000名特定患者是否會在3-12個月內去世,算法的準確率高達90%。該AI算法不僅可以預測患者生命的終點,還能計算出患者接受痛苦緩釋治療的最佳時機,使患者在臨終前免受病痛折磨。

 

即便如此,大多數人在得知AI可能會預測死亡時間後,表示無法接受,“本來我還能多活幾天的,結果被預測嚇死了。”

 

 

如果

孩子們被智能“呵護”長大


1


4月19日,有網友在微博爆料,漢王科技研發了一套名爲“課堂呵護”的監控系統,使用這個系統的班級會在黑板上方安裝攝像頭,每一秒拍一張教室全景照片,經過人臉識別技術的分析,判定學生是在專注聽課還是在打瞌睡,並且記錄下來。

 

在漢王科技的官網上,這套系統被稱作是“人工智能與課堂教學的深度結合”,每個學生的行爲數據都會被生成詳細的統計表格,定期發送給老師和家長,便於他們精準監控孩子的情況。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在北京牛欄山一中、內蒙古赤峯四中等全國七所學校試點。

 

事實上,這並不是校園智能監控系統第一次被應用。早在去年5月,杭州十一中就在校園中試用安裝了“智慧課堂行爲管理系統”。這套系統的監控能力比漢王的更精密——每30秒對全體學生進行一次掃描。對學生狀態的評定也更細緻,區分了閱讀、舉手、書寫、起立、聽講、趴桌子等各種動作和高興、傷心、憤怒、反感的不同情緒,每個動作和情緒對應一個分值,得分高低直接反應學生的積極性。


漢王“課堂呵護”監控系統界面。圖/ 網絡

 

對於該系統在校園中的應用,有學生在網上匿名吐槽,說只有表情豐富挺直腰桿才能被認爲是在專注學習。對此,衆網友紛紛表達了質疑,甚至有網友稱之爲“學校監獄”。

 

但杭州十一中副校長接受《澎湃新聞》的採訪時,卻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他說:“從試行一個多月時間看,該系統已取得了正向效果。學生起初從不理解、感覺被監督,到如今慢慢接受,自覺改變課堂上的行爲習慣。老師也會對課堂上學生的表情、行爲進行分析,去考慮改變教學習慣,讓學生能更快樂地上課。”

 

現實中,這類監控系統也在校園中被越來越廣泛地採用。

 

去年12月,有媒體報道,中國西南地區的十餘所中小學正在試用一款“智能校服”,校服的兩肩被植入可以記錄生物數據和GPS定位的芯片,再配合校園攝像頭的人臉識別技術,就可以實時監控學生的位置和狀態,如果學生遲到、逃學、夜不歸宿,校服會自動給老師和家長髮送通知,而如果學生沒穿校服、或穿了和自己個人信息不匹配的校服,警報也會隨時響起。

 

對此,學校認爲這樣做是爲了確保學生安全,提高課堂出勤率,但也有專家認爲,應用前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隱私權和人格尊嚴,不能以教育的名義侵犯。

 

2


4月15日,天貓發佈了首份《中國式養娃:2019天貓親子消費報告》。

 

報告顯示,新一代90後父母帶娃的方式已經與70、80後迥異,智能型產品是他們的最愛。其中,智能陪伴機器人等“帶娃神器”銷售額同比增長16倍。


目前,市面上的陪伴型智能機器人價格從幾十到幾百元不等,它們大多外觀小巧可愛,有着豐富的功能,不僅可以聽歌、看視頻、學習外語、翻譯、數學運算,還能與孩子進行在線輔導、遠程陪聊,很容易獲得孩子的喜愛。

 

其中,一款網絡熱銷的兒童陪護智能機器人的商品外殼上印着一行碩大的字——“最好的愛是陪伴”。但現實卻是,當孩子獲得這款產品時,也在失去了來自父母真正的陪伴。


兒童智能陪護機器人。圖/ 網絡 

 

除了孩子,老人也有專屬的養老陪護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老人的移動協助、衛生清理、聊天、洗澡等服務。現在,這種陪護機器人也被規模性地投放進了國內的一些養老院。

 

有網友不禁感嘆,“一個機器人陪你長大。當你老了,一看在你身邊的還是它。想想其實挺悲涼的。”

 

 

如果

一切犯罪都可能被識別


1

 

4月21日凌晨4點左右,涉嫌弒母的吳謝宇在重慶江北機場被抓,此前,他已經潛逃了1380天。

 

據相關媒體報道,當時,吳謝宇是去T2航站樓送機,並不需要接受安檢和身份驗證,但在經過3號門入口防爆安全檢查區域時,他已經被監控設備抓拍四次,每次相似度對比都≥98%,並且關聯出了他被通緝時的大頭照。

 

而據重慶機場集團官網的消息,他們在半年前的2018年9月10日就對外宣佈,完成了重慶機場人臉識別系統的升級工作。


重慶江北機場安裝人臉識別智能安檢系統。圖/ 網絡

 

吳謝宇是否真的因爲人臉識別系統而被捕,目前尚未得到證實,但卻再次掀起了一場關於人臉識別的討論。

 

過去十年,我國成爲了全世界監控攝像頭增長最快的國家。據HIS Markit發佈的相關數據,2016年,我國共有約1.76億個監控攝像頭,2020年,這一數字有望突破6億。

 

與此同時,我國也一直在推進“天網工程”,對監控攝像頭抓拍到的人羣畫面進行智能分析,再利用大數據與數據庫做分析比對,以快速識別一個人的身份、犯罪記錄等。

 

目前,這項技術以在大型活動舉辦場所、賓館、機場、醫院等處廣泛使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這項技術就已經在張學友演唱會上抓到了60名逃犯。

 

今年2月,北京市衛健委宣佈,全市已經有30多家醫院配備了人臉識別系統,重點醫院將共享2100餘名號販子的頭像信息、身份證信息等。這些人一旦進入醫院,就會被迅速鎖定身份,嚴密監控其行爲,一旦涉嫌倒號,工作人員和警務人員可以及時勸阻或處理。


AI眼鏡正在成爲中國警察的固定裝備。圖/ 網絡

 

2


4月29日,據外媒報道,日本的便利店正在使用一款VaakEye人工智能防盜系統來監控購物者的肢體動作,從而判斷該人員是否有盜竊行爲。

 

相較於傳統的面部掃描與數據庫匹配,這套系統可以用來預測犯罪行爲。開發人員稱,VaakEye將會利用算法從步伐、關節的抖動、面部焦慮等100個以上的關鍵身體行爲收集信息,並作出解析判斷,再通過APP提醒店員注意可疑對象,從而預防盜竊。


會“抓小偷”的人工智能系統。圖/ 網絡

 

根據開發者公佈的數據,在測試期間,有VaakEye系統試點的便利店損失減少了77%。不少日本的便利店經營者表示,商品丟失率確實明顯下降,而且員工可以不用擔心小偷,安心接客了。

 

據悉,一臺VaakEye人工智能防盜系統售價18000日元(約1083元人民幣)。開發公司表示,目前,日本國內已有12萬間店鋪有意向購買,他們還希望在未來三年將VaakEye投入世界範圍內的10萬間小型店鋪。

 

但這款AI識別系統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VaakEye預測犯罪包括有前科的罪犯,此類顧客表示,店員收到警報會的持續關注讓他們感到很不安。除了顧客隱私和道德問題,個人或企業是否能行使警察職能,也存在爭議。

 

還網友對此表示了深深的擔憂,“我這種選擇恐懼症,總在商品面前糾結買哪一種好,這個摸摸那個摸摸,這個看看那個看看,會不會判錯我在四處張望,有盜竊嫌疑?”

 


如果

AI可以隨時取代你的工作


1


4月16日,“俄羅斯24小時”頻道首次採用機器人進行新聞報道。視頻傳到微博,中國網友吐槽這位像素有些低的主播“像沒睡醒臨時被抓來上班”。


俄羅斯版的AI主播。圖/ 網絡 


其實,AI主播在中國也早已投入使用。3月15日,央視財經頻道推出了AI主播“姚小松”,他是以主持人姚雪松爲原型生成的,通過採集姚雪松本人的動作、表情和語音,再經過一定的技術處理,就可以訓練出他的“虛擬分身”。

 

使用時,只需要錄入文字信息,人工智能就會自動生成一段播報,連說話時的表情、口型等都能與真人主播高度吻合。


央視版的AI主播。 圖/ 網絡


相較於真人,AI主播既不會出錯,也不需要休息,在播報突發新聞時格外有優勢。從目前的成品畫面看來,AI主播的表情和真人相比還顯得有些不自然,但已經足夠應付日常播報。

 

這則新聞再次引發了“人工智能將造成大量失業”的討論。除了AI主播,據悉,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了AI算命的應用,通過人臉識別分析面相,有網友感嘆,沒想到最先失業的是街頭算命先生!

 

2


4月22日,暢銷書《未來簡史》的作者、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尤瓦爾·赫拉利再次重提“無用階級”的話題。

 

當天,他與斯坦福大學教授、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與視覺實驗室負責人、谷歌雲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李飛飛做了一場對談。交流中,尤瓦爾·赫拉利談到了他對人類未來的悲觀預測——早在2017年7月,他曾對“AI時代人類的未來”發表過演講,他預言,未來會出現一個龐大的新階級,叫“無用階級”:“這個階級的人,既沒有經濟價值,也沒有政治話語權,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比不過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比如出租車司機、卡車司機,會被無人駕駛汽車所取代。醫生會被機器人醫生所取代,甚至連老師也變成機器人。”


對人類未來憂心忡忡的尤瓦爾·赫拉利。圖/ 網絡

 

但這一次,李飛飛從技術角度分析認爲:“這種AI離我們這個時代還很遠、很遠…… 我不知道我們還需要多少代人才能實現。”

 

聽到李飛飛的發言,網友們紛紛表示放下心來,“只要我這輩子能不被取代就行,以後的事兒就不關我的事兒了。”

 

 

如果

智能偶爾走神


1

 

4月12日,廣州地鐵因安檢升級造成了大批量的乘客滯留和擁堵,不少網友們抱怨廣州地鐵安檢效率太低,嚴重影響出行。



其實,爲了解決地鐵安檢的效率問題,早在去年10月,廣州地鐵安檢就在部分站點引入AI技術,啓用三款人工智能輔助系統。

 

其中,一款是針對物品安檢的“集中判圖”系統,具有AI輔助判圖的功能。另一款是針對人體的安檢系統,不僅可探測乘客隨身攜帶的金屬物質,還可以探測非金屬物質。最後一款就是真正靠“刷臉”才能進的門,需要乘客在APP上完成實名認證和人臉採集,對準攝像頭刷臉成功即可通過。廣州地鐵方表示,這幾項技術大大提升了安檢效率,乘客在5秒內就可通過安檢。

 

只是事實並非如此。

 

親身經歷這套安檢系統的乘客表示,刷臉門要求乘客只能攜帶小包,攜帶大包的乘客還需要到隔壁的通道進行人物分離檢查。號稱AI智能判圖實際上也需要人看,經常出現人過了安檢,東西還在機器裏的狀況。有的刷臉設備需要人停留站定,刷臉等門開,大頭照還會被實時公開顯示。出行高峯期,乘客根本做不到5秒通過安檢。

 

不少廣州網友吐槽,AI技術引入後,安檢不僅沒有變得更加通暢反而加重了排隊情況,有時甚至要等一個小時。“安沒安全不知道,吵架打架的反正每天都能碰到。”


帶來擁堵的廣州地鐵安檢系統和排隊等待安檢的乘客。圖/ 廣州地鐵 新浪微博

 

 

2

 

4月16日,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

 

ABC、CBS、France 24等媒體在YouTube直播巴黎聖母院大火的視頻下方信息欄中,被貼上了針對“911恐怖襲擊”事件的百科說明。因爲這一信息,有部分用戶誤以爲大火是場恐怖襲擊。負責相關信息生成的谷歌迴應,這些信息欄都由AI算法自動生成,有時候系統會出錯,現在已經取消了這項功能。


 巴黎聖母院大火在直播中被關聯“911恐怖襲擊”說明。圖/ 網絡

 

這個糊塗的AI算法引發了網絡聲討,被認爲這是助長“陰謀論”的出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算法是YouTube在2019年初推出的。當初,YouTube宣稱這項功能是爲了防止“陰謀論”的出現,沒想到不到半年時間這項算法反而打了自己的臉。


3

 

如今,智能音箱已經走進了無數人的家中,只是,在看似便利、有趣的人機對話背後,可能正在生成一場巨大的“竊聽風暴”。

 

4月12日,美媒曝光亞馬遜在全世界僱傭上千名員工,收聽並分析亞馬遜echo智能音箱錄下的用戶對話。這些員工每天工作9小時,每人分析1000段音頻。有工作人員透露,他們聽到過用戶洗澡時走調的歌聲,孩子尖叫着尋求的喊聲,甚至還有疑似性侵案的聲音。

 

亞馬遜迴應稱,這樣做是爲提升語音助手的語言理解能力,改善用戶體驗,並表示不會獲取用戶姓名等信息,但還是引起了大多數用戶的不安和恐慌。

 

據報道,亞馬遜知情員工稱echo智能音箱產品所搭載的語音識別系統可自動錄製用戶的部分對話,並傳回至公司進行人工分析,其中包含大量用戶無意中泄露的私人信息。某些情況下,工作人員還可以在第三方地圖軟件上輸入用戶的地理座標,輕鬆找到用戶的住址。

 

早前,美國的使用者丹尼爾發視頻稱,自己和丈夫在家中的對話居然被echo智能音箱錄下,併發送至朋友的郵箱中。亞馬遜調查後認爲,因爲丹尼爾說話時某些詞語正好喚醒了智能音箱,智能音箱又誤解了丹尼爾的意思,將語音自動發送給了她的朋友。但丹尼爾認爲,智能音箱的行爲已經觸犯了自己的隱私,不會再使用類似設備。





每人互動

這些“智能”新聞中,哪一則令你印象最深?




推薦閱讀

(點擊圖片即可獲取全文)


文章爲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歷史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