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水滸講的是義,三國講的是忠,三國演義中有很多的英雄,用一句話可以概括: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那些英雄都是被大家熟記在心的,而在衆多的英雄中少有知道的另一位英雄,威震華夏的關羽,黃忠都命喪他手,那就是東吳的馬忠。

  他在三國中的出場不多,但是每次一出場便一鳴驚人,但是他終身落魄,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第一次,馬忠在關羽大意失荊州,走麥城時,吳軍已經完成了對麥城的包圍,關羽更是人困馬乏拼死突圍,沒料想,吳軍統帥呂蒙設下埋伏,這使關羽果然中計,被東吳一線主力軍馬忠生擒。

  當時的場面是這樣的,關羽正走之間,一聲吶喊,倆千伏兵盡出,長鉤套索,便把關羽坐下的馬絆倒,關羽發生落馬,於是被馬忠所擒,潘璋接受了呂蒙的命令之後,派出生擒關羽的一線部隊的將領,馬忠,而他和朱然是後續部隊,馬忠果然不負所望,面對呂布人人懼怕的第一高手,部下的將士吶喊爲他加油,吶喊聲徹雲霄,人多才能在氣勢上不輸別人,“射人先射馬”,他先把關羽的寶馬赤兔絆倒,然後生擒了關羽,整個過程都是一氣呵成馬忠立下了蓋世之功,而孫權也只賞了他一匹赤兔馬。

  第二次,馬忠和劉備爲關羽報仇,劉備這邊派出的威武將軍是黃忠,他隨劉備征戰多,年而且他被稱爲西蜀五虎大將之一,東吳這邊派出的是大將潘璋而馬忠仁是其部將。

  黃忠與潘璋交戰三回合,砍死潘璋部將史蹟,潘璋親自大戰黃忠不勝,第二天潘璋便設下了埋伏,馬忠負責斷後,馬忠憤怒上馬,戰了數百回合後潘璋假裝拖刀逃走,黃忠便縱馬而追去,追到了三四十里時,突然四面發出了吶喊的聲音,還出現很多的將士把黃忠困在中心,而此時黃忠有些着急,誰料部隊出現了馬忠,一箭射中黃忠的肩膀,險些落馬,但是就是馬中這一劍要了黃忠的命,連夜死在了軍帳裏。

  馬忠雖然不擅擺兵佈陣,但是他卻指揮有方,而且箭法高超,一箭即能致命。

  在《三國演義》中曾說孫權非常的賞識有才能之人,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孫權至少犯下了兩個錯誤,第一個是聽信了魯肅的話用了龐統,第二個就是賞罰不分,沒有重用並且曾殺了兩名大將,其中一名就包括馬忠。

  不得不說馬中的結局還是十分悲慘的,他屢立戰功,卻沒有被重用,最後還被卑鄙的小人所害死,不得不令人惋惜。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