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更新了,因為在~追~劇~

可能是年齡大的緣故,《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相比,還是喜歡正兒八經鬥智斗勇的《如懿傳》,裡面超乎常人智商和情商的故事,對於我這樣的半集死來說,可以說是一部益智片了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即使你沒看過,相信也都被周邊人說的七七八八了,不想知道都難。

在大家熱議的同時,我更是被裡面的美飾吸引,但又替她們每天頭上頂著那麼多東西嫌沉,好奇讓我漲姿勢,上網搜了之後才了解到,原來那些美輪美奐的首飾是花絲鑲嵌

花絲鑲嵌是一項傳承久遠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工藝複雜而且繁瑣,由於其耗時長、用料珍奇、工藝精細,歷史上一向是皇家御用之物,不消說民間百姓無力負擔,就連宮廷之中也非人人可以佩戴。

劇中頭飾、耳墜、護甲全為花絲鑲嵌而成,難怪各位主兒們出場都是氣場全開,貴氣十足。

敲黑板~以下是提高個人文化底蘊和增加高級談資的話題

  • 花絲鑲嵌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的「金銀錯」工藝,主要風格及特徵以北京、四川成都、廣東潮州為代表,其中以北京花絲鑲嵌工藝最精,元、明、清三代在北京形成了全國最大的花絲製作中心。
  • 明代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花絲鑲嵌技藝走向登峰造極,集花絲、鏤雕、鏨刻、鑲嵌技術之大成,極盡精工細緻。以定陵出土的「金絲蟠龍翼善冠「為代表,只能用巧奪天工、嘆為觀止來形容了。

這頂金絲翼善冠的貴重之處不在於用料多少,反而是因為它輕,僅有816克重,以518根0.2毫米細的金絲編成「燈籠空兒」花紋,絲細如髮,整個皇冠渾然一體,無接頭、無斷絲,看不到來龍去脈,有如羽翼般輕盈透明。

  • 清代時期,花絲鑲嵌進一步發展,名品不斷湧現,也就是在劇中看到過的各種首飾和器物。

「大豬蹄子」用的金甌永固杯

  • 現今更是地位了得,2008年花絲鑲嵌正式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當做國禮的友誼勳章便是花絲鑲嵌所做。


花絲的歷史介紹完了,接下來就要進入專業環節了,貴有貴的道理,不是一般的手工能匹敵的,究其工藝來講更是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花絲鑲嵌包含「花絲」與「鑲嵌」兩門技藝。

作為古代宮廷藝術的代表,花絲鑲嵌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藝精湛的匠人用心打磨,嚴循道道工序,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其中最為精髓的有12道工序。

著重講一下其中費勁費心的幾道代表工序,讓我這樣沒耐心、沒毅力的人來敬仰。

  • 化料是第一步,將千足金的金塊放入坩堝 ,在1064℃高溫熔煉下熔化成液態

課外習題黃金的熔點是1064.18攝氏度,然後我就好奇孫悟空的熔點,查了一下太上老君煉丹爐溫度達到1200℃左右,而孫悟空是石猴,身體的主要成分是SiO?,熔點在1600℃左右,確實煉不掉!

化料,真金需要火來煉

  • 拔絲是花絲鑲嵌中的重要工序之一,是最考驗手勁兒和力度的,雙手用鉗子捏住尖頭並用力將金屬條從最大的孔眼開始,依次穿過拔絲板的每一個孔眼,不能跳過。拔絲時還要保證用力均勻,否則拔得越細絲越容易斷裂。1g金手工反覆拉制,可拉成5米長直徑僅0.12mm的金絲,比頭髮絲還要細!

課外習題(拔絲板孔眼一般用合金和鑽石製成,辨別手工拉絲和機器拉絲就要看絲的精細程度,機器拉絲最細也只可以拉到0.2mm,而手工拉絲可以到0.12mm。)

拔絲,每一根絲都經歷了千錘百鍊

  • 掐絲是花絲鑲嵌工藝的精髓,細膩巧妙,屈曲轉折出千變萬化的紋樣。用鑷子將花絲掐出「卷頭」、「花絲蔓兒」等各式填充所需的紋樣形狀,每個花樣都要保證大小曲度一樣,這樣才能確保後面填出來的圖案均勻飽滿。

課外習題(從前的老師傅們都是腦子裡自帶圖紙,掐絲就如同作畫一樣,既要有功底還要有意境的美,這是從內到外的修身養性啊!現如今已經有設計師來設計,更符合現代人審美的造型,也有很多年輕匠人傳承這個行業,真是讓人欣喜!)

掐絲極其考驗工藝師的耐力和眼力,最小的紋樣甚至僅有芝麻粒大小。

  • 焊接是最容易前功盡棄的一步。要將填入的花絲固定,需要用焊葯焊接,焊葯的用量和火候的把握完全靠得是匠人們的經驗,多一分或少一分都會讓整個製作過程功虧一簣。

課外習題(同樣是花絲為什麼有的就通透細膩,有的就混成一團,是因為好的花絲在焊接時,每焊一點師傅都要拿起來看一下焊接的情況,又費力又耗時,好的成品出來是看不到焊接點的。)

焊接讓首飾如同鳳凰涅槃最終美麗綻放


費盡心血搜颳了這麼多資料,讓我自己都覺得大有進步呢。

從小一直追捧西方文化,認為那些更時尚更吸引人。隨著慢慢的長(bian)大(lao),越發熱愛上咱們自己的東西,也更覺得自豪和驕傲!

說了這麼多,是因為這周我要去親身體驗花絲課程,可以親自做一枚屬於自己的花絲戒指,所以提前做了功課,不至於現場丟人!

期待的心情就如同小學時候盼望春遊的感覺,興奮、激動溢於言表!

扒了幾張往期課程的照片,看來這幾天我要先練練手勁兒了!

期待我的美美的花絲戒指!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