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志祺七七X图文不符

现在观看 YouTube 的人越来越多,年纪比较小的孩童也都能轻易的接触到,所以已经有人开始担心,YouTuber 的创作内容会不会对小孩或是大众造成不当的影响。而YouTuber 在做影片创作的时候,到底应该遵守哪些规范呢?

▲▼YouTuber 在做影片创作的时应遵守规范。(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YouTuber 在做影片创作的时应遵守规范。(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首先,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 YouTube 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

根据去年九月的一份报导指出,在 2000 名受访的台湾民众当中,使用 YouTube 的用户平均每周观看时间已经来到 14.6 小时,差不多是每天会收看 2 小时的程度。

而那些每周看电视少于 10 个小时的观众,其实有将近半数是每周看 YouTube 超过 10 个小时的中度或重度使用者。

随著 YouTube 的使用者越来越多, YouTuber 的影响力确实也变得越来越大。所以如果这些创作者做出一些让人觉得内容不当的影片时,往往就会引发社会争议。

▲▼国外知名 YouTuber Logan Paul。(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国外知名 YouTuber Logan Paul。(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今年年初国外知名 YouTuber Logan Paul 在日本知名的自杀森林「青木原树海」拍摄 Vlog 的时候,当场发现有一具上吊自杀者的遗体,而他不仅拍摄了那具遗体,还把影片上传给大家看,因此遭到许多人的挞伐,而他也在强烈的舆论压力下公开道歉并将影片下架。

而关于这类案例,有的人认为这属于创作者自由,有的人则认为创作者应该要懂得自制。

支持这属于创作者自由的人通常会有几个理由。

例如他们可能主张大众不应该干涉 YouTuber 的内容,即使不喜欢对方的内容,也没有理由强迫对方不去拍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也有人认为更重要的是去培养大家思辨跟媒体识读的能力。

▲▼有意见认为 YouTuber 的创作自由是有限制的,应该要懂得自我约束。(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有意见认为 YouTuber 的创作自由是有限制的,应该要懂得自我约束。(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不过另一种立场则认为, YouTuber的创作自由是有限制的,他们应该要懂得自我约束。

这一派的人可能主张,当一个人影响力越大的时候,对于社会的责任也越大。
毕竟他们可能会成为其他人追随的对象,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开始被大众模仿。而且如果观众还是年龄层偏低的小孩,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思考方式跟生活态度。

而 YouTube 也针对这个平台订定了一些社群规范,其中在「适当的影片内容」这方面,创作者可能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规范。

第一,不能发布一些目的是挑起性爱遐想的色情影片。

第二,不能发布鼓吹其他人从事危险或暴力行为的影片,尤其是会造成儿童重伤害的内容,例如炸弹制作教学、窒息游戏、使用成瘾性毒品等等。而只要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有害或危险内容,YouTube 都会去严格把关处理。

第三,不能宣扬对个人或群体的暴行,包括针对特定的人种、族裔、宗教、残疾、性别、年龄、国籍、服役状态、性向跟性别认同,也不能基于这些特点去煽动仇恨的情绪。

第四,不可以单纯为了引起骚动、吓人或娱乐,进而刻意发布一些骇人听闻、具有煽动性、没有缘由的「暴力或血腥内容影片」。

不过 YouTube 也有声明,如果你的影片具有教育、记录、科学或艺术用途,而且影片中不包含非必要的写实画面等内容,并且有提供充分资讯来让观众了解你的创作目的,那么有一些原本会被视为不当的内容还是有可能获得允许。

但如果有 YouTuber 违反了刚刚提到的这些规范,就会依据情节大小受到暂时或永久性的处罚。

▲▼如果有 YouTuber 违反规范,就会依据情节大小受到暂时或永久性的处罚。(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如果有 YouTuber 违反规范,就会依据情节大小受到暂时或永久性的处罚。(图/翻摄自志祺七七Youtube)

例如影片可能会被停止推荐,所以无法上「发烧影片」或是「首页」等等,频道也可能被踢出 YouTube 合作伙伴计划,因而失去「播放广告」跟「赚取收益」的机会。因此 YouTuber 也不是说想创作什么就可以创作什么的,必须对自己的作品内容保持一定的谨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