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國產的葡萄酒,一直被國人低估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有大部分的國人,總是認爲只要是外國的東西,就肯定比國產的好。關於葡萄酒也不例外,在葡萄酒圈子裏面,有人說自己鍾愛法國勃艮第的葡萄酒,有人曬美國加州的葡萄酒,也有人品新西蘭的葡萄酒,但是很少人說他最愛國產葡萄酒。在大部分人的心中,國產葡萄酒就是低檔葡萄酒的代名詞。事實上,國產葡萄酒真有這麼low嗎?事實恰恰相反,崛起的中國葡萄酒,實力比你想象中強多了!

  中國葡萄酒的未來:中國葡萄酒是一片藍圖,畢竟中國葡萄酒立足的可是中國這塊人口14億的市場。隨着經濟的發展,中國人越來越喜歡喝葡萄酒了,葡萄酒的消耗量是巨大的。國外葡萄酒生產大國爲了搶佔中國市場,可是紛紛出招。相比進口葡萄酒,中國葡萄酒沒有關稅、運費低,在價格上面很有優勢。再說,中國葡萄酒在口感上面,更受國人歡迎。只要把品質和口碑提上去,能佔據國內葡萄酒市場大份額,就足以抗衡其法國等葡萄酒生產大國。

  中國葡萄酒的歷史:

  我國也有悠久的葡萄酒釀造史,葡萄酒文化底蘊深厚。葡萄酒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文化傳承,它起始於漢魏,燦爛於盛唐,鼎盛於元朝,轉折於清末,到當今已經發展成爲深受普通大衆所喜愛的健康酒精飲品。

  司馬遷《史記》中首次記載了葡萄酒的信息。公元前138年,外交家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爲酒,富人藏酒至萬餘石,久者數十歲不敗。俗嗜酒,馬嗜苜蓿。漢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衆,則離宮別館旁盡種蒲陶,苜蓿極望”(《史記·大宛列傳》)。大宛是古西域的一個國家,位於中亞費爾幹納盆地。這一史料充分說明瞭我國在西漢時期,已經從鄰國學習並掌握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釀酒技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唐朝是我國葡萄酒釀造史很輝煌的一段時期,葡萄酒的釀造已從宮廷走向民間,不僅普通老百姓釀造葡萄酒,唐太宗也在皇宮種葡萄,還親自參與葡萄酒的釀製。

  元朝是我國古代社會葡萄酒業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時期。元朝統治者對葡萄酒非常喜愛,規定祭祀太廟必須用葡萄酒,並且還在山西太原、江蘇南京開闢葡萄園。元朝的《農桑輯要》中,有指導地方官員和百姓發展葡萄生產的記載,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栽培水平,並且當時已經有大量的葡萄酒產品在市場上銷售。

  清朝是我國葡萄酒文化的轉折期,清末民初,由於國力衰敗,戰火不斷,人民連最基本的溫飽都得不到滿足,我國的葡萄酒發展進入了轉折點,葡萄酒文化和葡萄酒業也頹廢敗落。

  近代葡萄酒的起點是1892年。愛國華僑實業家張弼士在煙臺芝罘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葡萄釀酒公司即張裕葡萄釀酒公司,並在煙臺建立了葡萄園,從西方引進了優良的葡萄品種,引進了機械化生產方式,並且將貯酒容器也從甕改用橡木桶,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的序幕由此拉開。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張裕擊敗衆多歐洲老牌葡萄酒,奪得4枚金獎,中國葡萄酒開始在世界舞臺上展露拳腳。新中國建國以後,百廢待興,經過70年的發展,現在中國葡萄酒已經產量是世界第六,質量也不斷上升。

  中國葡萄酒著名產區:

  山東:中國第一家現代葡萄酒企業——張裕誕生之地,全國總數1/4的酒莊在此紮根,葡萄酒產量佔全國總量40%以上,山東無疑是目前中國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區。這裏爲典型的季風性氣候,冬季溫和少雨,夏季溫暖溼潤,東南季風保持氣溫涼爽。山東大部分地區爲沿海平原,坡度較陡的丘陵地區由於排水及光照條件更佳,因此能出產相對優質的葡萄酒。三個子產區分別是:煙臺、蓬萊及青島。三大子產區中,煙臺釀酒歷史悠久,有“中國葡萄酒之都”的美譽。

  寧夏:中國優質葡萄酒之鄉。這裏氣候爲半乾旱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很適合種植葡萄。中國引以爲傲的精品酒之鄉——賀蘭山東麓位於銀川市西北部,葡萄園朝向爲東、南,擁有極佳的日照條件,土壤以淺灰鈣質土、含礫石砂壤土爲主,種植的雷司令和霞多麗品質優異。

  河北:是葡萄酒產量和產值僅次於山東的重要產區,集結了衆多葡萄酒國資企業,也是中國第一款乾白和乾紅葡萄酒誕生的地方。兩大產區:昌黎和懷來。

  山西:山西地形以高原爲主,葡萄園多種植在黃土高原的山坡地帶,海拔在800米以上,日照時間長。當地氣候爲典型的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夏季溫暖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需要埋土防寒。獨特的黃土擁有良好的排水性,有利於葡萄根系生長,最終結出風味濃鬱的健康果實。

  雲南:雲南的緯度在北緯20-28度之間,屬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但較高的海拔帶來了涼爽的氣溫、充足的日照和足夠長的生長季,使其成爲葡萄種植的理想之地。但是地形崎嶇,人力管理成本較高,不適宜大批量葡萄酒的生產,適合發展小規模的精品酒釀造,因此雲南的優質酒款大多價格不菲。玫瑰蜜是雲南種植最廣的品種。

  新疆:盛產葡萄和葡萄乾,現在這裏的葡萄酒業也開始發展起來。乾旱的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日照強烈,晝夜溫差非常大,而遍佈的高山,尤其是天山山脈的冰雪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造就了新疆風味濃鬱飽滿、極具平衡感的釀酒葡萄。

  東北:遼闊的東北也是我國重要的一個葡萄酒產區,這裏夏季溫暖多雨,冬季嚴寒乾燥,春秋季節短暫,葡萄生長季也相應較短。吉林通化的釀酒歷史已有上百年,主要生產紅葡萄酒;遼寧桓仁是東北另一重要產區,桓仁有“黃金冰谷”之美譽,用威代爾、雷司令和品麗珠釀造的冰酒已成爲東北的標誌性葡萄酒。其中,較爲出色的威代爾冰酒帶有蜂蜜、杏乾和蜜桃風味,甜蜜的口感與脆爽的酸度相均衡,酒體飽滿,風格優雅迷人,有着不遜色於加拿大冰酒的表現。

  中國種植的主要釀酒葡萄品種:

  赤霞珠:中國種植面積最廣的葡萄酒,7大產區都有種植。晚熟的紅葡萄品種,皮厚粒小籽多,高色素,高酸,高單寧,香氣濃鬱。

  蛇龍珠:煙臺種植最廣的品種之一。是中國著名葡萄酒張裕解百納的主要釀酒原料。

  梅洛:梅洛這款葡萄在中國也廣泛種植,主要用於葡萄酒的混釀。

  白詩南:產量高,糖酸含量較高。釀製的葡萄酒淺綠黃色,澄清透明,具濃鬱的果香和優雅的蜂蜜香氣,味醇和協調。

  山葡萄:長白山地區的野生品種,算是中國本土的葡萄品種,經過多年培育,已成爲東北重要的釀酒品種之一。這種葡萄富含花青素和酸度,但缺少糖分,釀酒時需要額外加糖。

  中國葡萄酒的成績:

  隨着中國葡萄酒不斷的崛起,中國葡萄酒在國際上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如第6版的《葡萄酒世界地圖》收錄了長篇關於寧夏產區的介紹。2017年Decanter亞洲葡萄酒大賽結果中,怡園馬瑟蘭贏得最高獎。2019年,24款國產葡萄酒上榜了Wine Aadvcote 網站,(《葡萄酒倡導家》,簡稱爲WA),世界著名酒評家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於1978年創立的評分體系,一直都是酒界權威,是目前全球發行量最大的葡萄酒專業刊物。賀蘭山的迦南美地酒莊魔方葡萄酒(Kanaan Winery Crazy Fang)獲得了94分的高分。

  雖然說,目前的國產葡萄酒,還比不上法國、意大利這些國家葡萄酒的質量。但是國產葡萄酒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功,我們有目共睹,我們不妨給多一點耐心,也給他們多一點時間,我們更應該看到他們的成長和進步。

  結語:

  不要說中國葡萄酒太年輕,質量不行。實際上,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葡萄酒產地,正兒八經發展起來的時間僅僅幾十年而已,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對於國產葡萄酒的崛起,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