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關於二手車交易平台人人車宣布破產裁員的消息在網路上持續發酵,對此,人人車方面發布公告稱「相關消息為假消息」,人人車目前一切業務運轉正常。 「但會做一個經營模式的升級,從地方經營模式升級為合伙人模式。」

根據網路流傳的人人車合夥協議來看:

第一:若干合伙人可共同組成「合伙人組」,按組為單位購買人人車平台的產品。簡單來說,就是合伙人要花錢從人人車的網路平台購買二手車車源和客戶的線索信息。

第二:合伙人的主要工作是為人人車平台用戶提供車輛質檢、過戶、售後、質保等線下服務。簡單來說,就是人人車將線下服務外包給了合伙人,但會提供更高比例的汽車交易傭金分成。

改成合伙人制以後,人人車平台的收支模式及與線下服務人員的利益劃分可能帶來什麼改變呢?

第一:以前線下服務人員作為人人車的員工,是免費從人人車平台上獲得車源和客戶信息的。現在改成合伙人制以後,合伙人想獲得信息,就需要給人人車交錢了,這樣人人車平台就多了一份收入,而合伙人就多了一份支出。

第二:以前線下服務人員作為人人車的員工,掙的是工資,而汽車交易傭金可能並不給他們分成,而只作為績效獎金,或者分成比例較低;現在改成合伙人制以後,員工工資人人車就不管了,但可能會大比例提高汽車交易傭金的分成,而汽車交易傭金分成就幾乎成了合伙人收入的全部。

第三:以前人人車需要承擔線下服務點的房租水電、辦公用品、員工社保等各種經營成本,改成合伙人制以後,這些費用人人車可能也都不用再管了,需要合伙人從自己拿到的汽車交易傭金中出。(如果掙不夠,那就是干賠)

採用這樣的合伙人模式後,人人車在線下服務環節,增加了信息費收入,並截留一部分汽車交易傭金,其它費用一概不用再管了,這就相當於人人車平台只有收入,而不再有支出了,將線下服務環節的經營風險,完全轉嫁給了合伙人。

理想狀態下,人人車總部只需要控制好平台開發和市場宣傳的支出成本即可,換句話說,如果黃渤不請了,廣告不投了,產品不更新了,人人車就可以瞬間實現盈利了!

打這種如意算盤的,人人車不是第一家。

早在2016年12月,當時已更名為「房天下」的二手房交易平台「搜房網」就被曝出要求其線下門店員工先簽署離職協議,再簽署一份《合夥置業顧問協議》,而新協議提高了房產交易傭金分成比例,但不再由公司發放基本工資並交納社保。

可以說,人人車相比房天下,兩家公司的合伙人制改革模式如出一轍,只是將「房產」換成了「汽車」。

模式雖然一樣,但合伙人制能為房天下止血,卻未必能給人人車續命。

當年房天下的房產交易業務,並非其公司的主營業務,房天下網站作為房地產領域最大的垂直門戶,本身有著較為穩定的廣告收入,其房產交易業務僅僅是房天下網站的一個頻道而已。

所以對於房天下來說,採用合伙人制,其實最終達到了變相裁員,砍掉失血業務單元的作用。因此房天下當初也許並不關心合伙人制到底能不能成功,成了,能翻身固然好,敗了,翻不了身,但止住血也還是能繼續活下去的。

目前從房天下門店消失的速度來看,他們的合伙人制是失敗了的,但房天下確實也活了下去,雖然營收大幅下滑,但每季幾百萬美元的利潤還是有的。

但人人車不一樣,人人車除了汽車交易業務以外,並沒有一個能夠獲得穩定廣告收入的,類似愛卡或汽車之家的垂直門戶。所以對於人人車來說,轉合伙人制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可這種強加於線下服務人員的合伙人制,目前還沒有看到成功的例子。

為什麼人人車的合伙人制可能很難成功?

第一:合伙人憑什麼要花錢買你的信息?

獲得車源和客源信息的途徑很多,人人車也並未壟斷市場,人人車的合伙人,未必願意白交一分錢給人人車,何況還要承擔那麼大的經營風險,或許還不如叛逃到競爭對手的陣營合適。

第二:合伙人憑什麼要跟你分傭金?

所有線下服務都是合伙人完成的,平台的信息費合伙人已經出過了,平台憑什麼再截留傭金?當年房天下好歹還需要有個權證交易環節,需要總部配合線下門店完成,而即便這樣,85%以上的傭金,仍然換不來合伙人的忠誠。汽車交易手續這麼簡單,人人車的合伙人,願意被平台扣傭金么?而汽車交易費用相比房產交易費用要低得多?傭金截留比例過少的話,人人車還有什麼錢可賺?

第三:合伙人憑什麼要替你打品牌?

房租是合伙人出,業務是合伙人做,風險合伙人擔,合伙人憑啥要為人人車打品牌,攬客戶?變成一個自由自在的二手車交易商不好么?既可以接人人車的單,也可以跟瓜子和優信合作,或者完全回歸到線下客戶拓展模式,反正我也不是你的員工,誰能幫我掙錢,我就與誰合作。

第四:自營都還沒成功呢,改合伙人就能成功了?

合伙人制本身沒有問題,但開展合伙人制的時機是有問題的。採用合伙人制並獲得成功的企業比比皆是,但前提是,人家首先驗證了自營業務是能夠成功的,合伙人的經營風險,基本都是可控的。而人人車在自營都還賺不到錢的時候,改成承包加盟合夥的方式,就能賺到錢了?合伙人大多也都是高中畢業的,這個道理大多也都明白。

兩年前,房天下的合伙人制轉型,就是因為沒有回答好上面這些問題,而導致線下服務網點短期內土崩瓦解(或者房天下壓根就沒指望合伙人制能成功,就是想著裁員),人人車想好這些問題怎麼回答了么?

不要將合伙人制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作用過分誇大,企業經營模式出了問題,不要想著在員工身上找解決辦法。

因為成本高,因為風險大,因為不賺錢,所以指望通過合伙人制,通過將風險轉嫁的方式求翻身,這是無異於掩耳盜鈴,人人車,自求安好吧。

本文系「科技無憂網」原創,如轉載請附出處。認知互聯網,解讀新科技,助力創業創新及傳統企業轉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