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沈阳的朋友圈,属于《华商晨报》。该报马上要停刊,读者纷纷跑到报社,合影留恋。

《华商晨报》是一个外乡人,是西安《华商报》于2000年初,在沈阳下的一个蛋。蛋中飞出来的《华商晨报》,曾经张牙舞爪,和辽沈报界的地头蛇们,一通恶战,硬是成为都市报的三雄之一。由于特殊基因,《华商晨报》和《辽沈晚报》、《沈阳晚报》相比,要敢写敢批一些。

这一点深受百姓欢迎。《华商晨报》能崛起,和这息息相关。有的时候,晨报即使写的夸张一点、虚假一点,市民明明知道,也爱看。

他们觉得里晨报紧围民生,向著他们说话。哪个楼盘质量有问题,哪个部门不待见群众,市民拿起电话,第一个找晨报记者。

而《辽沈晚报》和《沈阳晚报》有重重牵制,在民生新闻,尤其批评报道上,落了下风。往往是,同一件事,《华商晨报》、《辽沈晚报》、《沈阳晚报》都去了记者,最后见报的,只有《华商晨报》。后来晨报在辽宁站稳脚跟,广告营收上来,风格变得柔和许多。有了利益,就有了妥协。

从愤青变成儒商之后,《华商晨报》与《辽沈晚报》、《沈阳晚报》并无多大区别,内容陷于同质化,发行拼价格,广告拼折扣。这三家都市报,都知道,都希望,有那么一天,倒下两家,三家归晋,一报独活。但谁也猜不到,谁第一个倒下,谁最后一个站著。

不料,10多年恶战,最后打倒这三家的,另有其人。

移动网媒兴起,短短几年,就把都市报逼进坟场。在2016年8月31日,沈阳的《时代商报》第一个埋了进去,宣布休刊。没能活过2018年的《华商晨报》,在百姓心里,最怀念的,不是报社曾经高达几亿的广告,不是多达几十万的发行,而是曾经的敢写敢批,能为百姓说几句真话。

热闹的新媒体,谁能像过去的《华商晨报》那样?

或许,昨天刊发猛文的丁香医生算是一个,它的《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将权健集团有限公司带入了舆论漩涡。

此举,和今年的谭秦东医生有些相似,都是说出自己认为对的话,向商业巨头发出挑战。不同的是,谭秦东医生是个人,丁香医生是企业。现在,权健完全否认丁香医生所指,事情真相还需要等待。但是,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是个人、是企业来发现和指出社会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不是媒体来指出,传统媒体不行了,但成十倍、成百倍的新媒体为什么发现不了,为什么指不出来?

难道带著利益而生的新媒体,早就在利益面前妥协了?在即将离去的《华商晨报》面前,那些新媒体们最不能说再见的,是曾经的不妥协精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