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也参加过不少葬礼,印象最深的是外公去世,长辈们要连续几天熬夜守灵,妈妈阿姨们间歇性的哭,憔悴的不得了,舅舅们不需要嚎哭一边站著就行。最后有亲友代表上去总结死者的一生,讲的都是一生为集体奉献之类,个人感觉很虚伪,假大空,有钱点的会在殡仪馆大厅总结,说死者生平事迹,基本上都是这种套路话术,很没意义。

总之整个过程就是劳心劳身伤财,妈妈都瘦了一圈,还有各种风俗禁忌(月经在身的不能怎么样,生肖相克的不能怎么样。。。),我们这还有路祭,一路放炮一路磕头,我妈当时还很紧张,生怕有环节出错,比如磕完头稻草是立马扔了还是继续拿著,细节特别讲究,会犯大忌啥的。不繁琐和形式主义吗?这些环节真能体现对死者的感情?我是看不出这套流程哪里有意义了


只要生前问心无愧,那么处理亲人的后事即使很简单也没事,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还是比较赞成你的想法的


可以啊。但是农村开明的地方还好说。不开明,很难。

说一下我自己,母亲过世的时候,本来按照老风俗是三天下葬的,第一天火化,在家停灵三天,第三天下葬。因为白事的安排一般都是乡里乡亲帮忙,考虑到第三天旁边有户结婚的,一是怕人家有想法,二是到时候没有帮忙的,毕竟人家结婚指定的帮忙的都是很久以前定下的。

没办法,我们只好又安排人和我姥姥家的客人商量,其实就是我舅舅他们。他们都比较开明。都同意一天办完。火化,下葬一天就弄完了。当时我孩子才六个月。也没有强迫我爱人出来守灵,哭丧啥的。我们也算是农村吧,但是大家都很开明。一般只要主家愿意,和死者娘家商量好。都没啥异议。

最后算下来,省了大概三千多块钱吧。

说这些,并不是说草草了事。对于亲人的感情,很难用言语表述。母亲病重的时候,尽心竭力,虽然打不到卖房拼尽家产救母的程度,也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选择。最后的日子,母亲很安详,走的没有痛苦。

现在孩子开始学话了,好多时候都是妈妈 奶奶。虽然不知道叫的是吃的奶奶,还是喊的奶奶。但一想到孩子能叫了,但是自己却没妈了,鼻子还是很酸。


姥姥瘫痪三年,今年入冬去世了,我也是才知道,亲人去世后,要隔7天烧一次纸。从头七烧到十七,然后就是一年纸、二年纸、三年纸。过程繁琐,但我并不觉得烦心。因为这是缅怀亲人的方式。


自己的亲人去世,儿女们想怎么办都可以。但是但是,你如果觉得给亲人办个葬礼都没意义,那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是有意义的呢?在死亡面前,挣太多钱,省太多钱又有什么意义?

葬礼所有流程的真正意义其实是缓解你失去亲人的痛苦,让你心理有一个缓冲与过渡。你认真尽责地办完一场葬礼,其实求的是自己长久的一个心安。

所以,如果自己不是实在太穷,我觉得葬礼还是有必有的。如果因为自己一时的草率,换来的是长久的自责与愧疚,那又何必呢。毕竟钱可以再赚,而亲人说没就没了。

当然,经济实在太过拮据,生活都挺困难的,不在此例。


结论是:当然可以,但你要想清楚这么做的后果。

以下从如何主持亲属安葬的角度说:

1.当事人的态度。我认为,顺从死者遗愿是情理之中,假如当事人生前就和周围人言明:一切从简,那么葬礼从简自然顺理成章。同理,假如当事人很在意,期待死后风光大葬,还是顺著执行为好。

2.亲属的态度。葬礼本质上是为活人寄托哀思组织的,因此要考虑到葬礼前后亲属的态度。看题主的环境,亲戚是很在意传统习俗的,如果亲戚朋友都在意传统而你执意从简,那么要考虑到事前和反对的亲戚闹矛盾的情况,要考虑到事后在亲戚口中被挂上「不孝」的名头。为了省钱省事反而闹心费神,大可不必。

3.个人的态度。作为有决定权的你,能否做到问心无愧。

最后,面对传统观念盛行的环境,最好的做法不是要求他人改变观念,而是从自身出发,选择自己的葬礼形式。

我觉得遗体捐赠、海葬、树葬等方式都是极好的。


仪式感,或者说形式主义,都可以

有意义吗?有的,让人们缅怀老人家,抒发一下悲伤的情绪,顺便所有来客因为丧事聚会一下,增加大家的家族感

反过来说,如果婚丧嫁娶都不请客办仪式,逢年过节都不走动,那就真没亲戚没朋友了,关系淡了,群体认同感也就弱了,关键就看你是不是重视家族感了


现在不都是这样吗?


当然可以。完全提倡。守灵累日踏人了。


现在国家提倡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哦。

而且疫情期间还是一切从简吧,没什么不可以的。

最理想的状态是

直接告诉亲友,然后打殡仪馆的电话,出局死亡证明,可以中途做一个告别仪式,看最后一眼,经济情况好也可以在殡仪馆做一个追悼会,如果当地殡仪馆有这个条件,领取骨灰和火化证明后到墓园做一个简单的落葬仪式。

就可以了

我一直认为,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找一个环境好的墓园,好好的立个碑,就可以了。


对于丧事我希望还是要大办一场比较好,在人去世后吗,哭嚎是一感情的宣泄,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如果你不让他发泄出去的话,憋在心里会憋出病来的。其实习俗也是一种习惯,中国人讲究的是重丧不重生的。

编辑于 02-27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介一居士介一居士止于至善

有些传统文化是深入骨髓的,如果做儿女的有一颗强大的心和强壮的身体,并能坦然面对以下场景,完全可以这样操作:

1、为何有最少要停灵三天的说法?这是因为人有假死的可能!不要跟我说现代医学发达,看一下脑电图、心电图就可以确定是否死亡的事,我亲眼见过触电假死五天还活过来的人,也听闻过火葬场的惨剧!

2、直接火化,总有不能见最后一面的至亲好友吧,儿女如何面对他们特别是长辈们的责骂与质疑?我也曾亲眼见过如题主如此操作的,因其母久病在床,去世后直接火化,由于几个舅舅都没见到最后一面的遗容,以致怀疑是儿女们谋杀了其母,在葬礼上对外甥们大打出手,且不准还手,其惨状可自行脑补;

3、能坦然面对面对同事和众邻的指指点点和白眼;

其实,让亲人体面而又有尊严的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也是孝文化的一种表现。无论是简单到哪种程度,停灵二十四小时以上,是绝不可少的,最起码心安一点,也对众亲友有个交待!


有些传统文化是深入骨髓的,如果做儿女的有一颗强大的心和强壮的身体,并能坦然面对以下场景,完全可以这样操作:

1、为何有最少要停灵三天的说法?这是因为人有假死的可能!不要跟我说现代医学发达,看一下脑电图、心电图就可以确定是否死亡的事,我亲眼见过触电假死五天还活过来的人,也听闻过火葬场的惨剧!

2、直接火化,总有不能见最后一面的至亲好友吧,儿女如何面对他们特别是长辈们的责骂与质疑?我也曾亲眼见过如题主如此操作的,因其母久病在床,去世后直接火化,由于几个舅舅都没见到最后一面的遗容,以致怀疑是儿女们谋杀了其母,在葬礼上对外甥们大打出手,且不准还手,其惨状可自行脑补;

3、能坦然面对面对同事和众邻的指指点点和白眼;

其实,让亲人体面而又有尊严的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也是孝文化的一种表现。无论是简单到哪种程度,停灵二十四小时以上,是绝不可少的,最起码心安一点,也对众亲友有个交待!


我们这现在有种简化模式,只通知与逝者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姻亲这些都不通知。逝者穿好寿衣后大家见最后一面,鞠个躬。然后火化。追悼会这些都免了。挺好的。


我来说一下我们老家丧事吧。我奶奶已经九十多岁了,在我们哪里老人到了一定年纪下面的儿子女儿是要坐在一起商量如何给老人安排后事的。 于是我的大爷,我爸,三叔坐到了一起。我还有一个姑姑,因为我们哪里女儿是可以不参与后事安排的,所以我姑姑没来。他们三个开始商量,我大爷,三叔的意见就是人去世以后就简单办理,在我们哪里简单办理的意思就是人快死之前穿上寿衣,死后立马装进棺材,来几个院里人挖坑,然后烧点纸,埋掉。时间不会超过一天,相当简单。我爸极力反对,说那样做他接受不了。他的意见还是按照村里传统那样给老人一个差不多的葬礼。于是三兄弟意见不同,没有商量成功。


我家老人就是这样的。 哀乐就拿了一个mp3。大家在火葬厂开了个追悼会


沿海大城市不少这样的,火了后扔海里或种树下。


好家伙,这种问题能问出口?

可以不铺张浪费,但是仪式感不可少,老话有说过:「逝者为大」


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一样,同一个地方问不同的人,也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葬礼是否按世俗的规矩来,主要看你是否在意世俗强加给你的东西。如果你很在意面子,在意旁人的说辞,那没办法,只能按世俗的程序来。如果你不在意,那就无所谓了。

孔子就是干这个的,哪家有亲人去世,他都要去帮忙。所谓的程序,是亲人们对逝去的人的怀念,真诚的怀念。但对现在人来说,这些程序不再是怀念了,变成一种负担了。

活著好好对待孝敬就OK了。


可以,殡仪馆本身就有附带的流程,也算是尊重国人习惯,完全足够

加上现在也疫情原因,白事推崇从简原则,不办世俗葬礼(不知道理解到位不,就是指农村敲锣打鼓那种)也是合理的

再一起吃顿饭,足够了。

逝者安息,生者平安。


好多地方不允许的嘛。

成都,重庆好多区县不允许摆了。


我感觉如果经济能力可以的话,还是尊重自己父母的意愿。如果自己的父母对身后事不怎么看重,可以从简。如果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死后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那最好该办的仪式还是办。


丧葬从简,国家一直提倡哒。不要拿旧制服那一套来套自己。


不狠点折腾,怕你根本不伤心啊,我也觉得葬礼好麻烦,听说现在疫情一切从简,直接拉走一烧一埋挺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