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以後很少有讀書的氛圍了,想知道大家工作以後還在學習什麼,或者看什麼書


先是喜歡看一些書,各類型的都有。

又覺得自己擅長寫文字,所以應該做一下公眾號。

公眾號,我以前嘗試著做了做,效果不怎麼理想。

後來意識到,自己沒有明確的方向,沒有主題。

於是我慢慢尋找方向,一邊寫一邊找。

寫著寫著,我發現「成長」是一個很廣闊的天地。

人能進步的空間非常多,人能改善的地方也非常多。

同時,我也發現知乎上面有一些自稱「成長乾貨」的文章,並不幹貨。

我覺得那些東西太虛了,沒什麼用。

所以我就打算自己研究「成長」,自己尋找「成長之法」。

如此一來,我就敲定了公眾號的主題:成長。

既然有了主題,看書的主旨方向也就出現了:以「成長」為核心

講真,這挺難的。

寫成長的書,有很多。

寫其他各種事的書,也有很多。

我雖然看了很多書,但並不能寫出很多東西。

如果讓我復讀書上的內容,把書中的文字重新組合一下再說出來。

我是能做到的,當復讀機的變種而已,很簡單。

但我不喜歡這樣,感覺太無聊。

於是,我就繼續看很多的書。

我只希望我能在每一本書里,學到一點點「能融會貫通」的知識。

這些知識慢慢堆積起來,我對於「成長」就會有更多的「個人的理解」。

為了寫出「自己的東西」,就只能看更多的書。

我看過很多種類的書。

魯迅全集我看過九本。

商業類的教材我看過三四本。

心理學教材我看過三四本。

傳播學教材我也看過三四本。

還有一些人文社科的書,看過很多很多。

因此,如果你沒什麼明確的目標,就隨便看看吧。

同時,也不要指望自己能有「很明顯的改變」。

當然,你肯定會有一些改變。

但因為缺乏目標的指引,這些改變會很緩慢、又很微弱。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在各方各面向上變好,那倒可以看看。

再微弱、再緩慢的改變,也終究是「使人變好」。

長期積累,也會有足夠的效果。

如果你有目標,且目標明確,則是另一個局面。

今年我嘗試著做了一個成長社群。

我做的社群,所以要主導社群方向,做各種社群安排,力圖成員能夠真正成長。

我需要帶領成員成長,這是真實需求。

所以我就有了真實的目標:做真正能讓人成長的安排

由此,我把我以前買過的「與成長有關的書」都找了出來。

我瀏覽了每本書的內容,重新思考上面的內容,嘗試進行「整理組合」。

很多書都會提到「成長要怎麼做」,我就記下它們的說法。

我互相對比它們之間的說法,看看有什麼共同點。

找出共同點,作為社群成長的素材——「要這樣成長」。

我買的成長書都是精品,所以上面有很多靠譜的內容。

每本書都會涉及幾個具體方面。

我會把這些方面區分開,成長方法、成長方向、成長路徑、成長心態…

更具體的,我就不說了。

當你有目標了,你所學的「能用上的東西」就會凝聚一把尖刀,指向具體的目標。

我做成長社群,但內容不只是從「成長書」中取材。

我看過的很多書,裡面有一些能用上的知識,它都可以成為成長的素材。

目標是很重要的,有目標,力量才能凝聚起來。

如果沒有目標,力量永遠分散,你所學的,永遠是「零星碎片」。

大家都說網路信息碎片化嚴重。

但其實,你看幾本書,依然是「碎片信息」。

書只是「N篇相似文章」的集合版。

但集合版依然很碎片。

想要不成碎片,必須成體系。

成體系,永遠是一個「費時耗力」的龐大工程。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目標需求」,你是做不下去的。

你做不下去,它就永遠是碎片的。

有一種龐大工程,叫做「工作」。

你對工作有需求,你需要拿到工資,所以必須完成工作任務。

長此以往,你對工作了如指掌,建立了「工作體系」。

工作可以為你帶來錢,錢是你的需求。

所以你一定會工作。

但看書,你很難有這種強烈的需求。

除非你有某種「非做不可」的目標。

否則,你很難建立體系,知識也依然碎片。


以我如今看來。

看一段文字,這很碎片。

看一篇文章,這比文字好一些,但其實也是碎片。

看一百篇文章,其實依然碎片——文章之間不一定有關聯。

看一本書,裡面可容納一百篇文章,不太隨拍——文章之間有關聯,但其實,依然是「碎片」。

看十本書,可有200w字,其實還是碎片——書籍之間,不一定有關聯。

即便看十本同樣類型的書,依舊是碎片。

書籍之間,確實有聯繫。

文章之間,確實有聯繫。

內容之間,確實有聯繫。

一切皆有聯繫。

但是,內容之間有聯繫,卻不代表「你能掌握這種聯繫」。

內容之間的聯繫,是「別人的聯繫」。

它不是你的,你無法掌握。

只有「建立體系」,這些內容才會產生真正的聯繫——你才能真正理解這些知識。

但是,對普通人而言,很少有「建立體系」的需求。

既然沒有需求,也就沒有明確目標。

既然沒有明確目標,你所掌握的知識,也就無法形成尖刀,不能「集中力量於一點」。

那麼,看完這些書,依然只是「碎片化的知識」。

看完這些書的人,依然只是「掌握碎片知識」的人。

所以,如果你想看書,就隨便看看。

它確實會給你帶來一些緩慢的改變。

長此以往,也有很多的好處。

如果你有明確需求,就集中力量,去研究「對口的書籍」。

最後就是,看完點個贊吧~

我也有個公眾號,與我ID同名。

你可以關注我 @橙子會變甜

也可以花半分鐘關注我的公眾號~


工作的第一年,滿打滿算看了有70幾本書,微信讀書上的電子書就有50多本,再加上家裡的紙質書,第一年的戰績就是如此。

不過這個數量可比沒畢業的時候少了許多,因為在教育機構工作,平時的工作強度十分大,加班到晚上9點是家常便飯,所以讀書的時間大部分集中在每天22:00-24:00,平時工作不忙的時候可以拿出手機打開電子書軟體看一會,對我來說,讀書就像是遊戲之於玩遊戲的人一樣,一天不閱讀,總會覺得這一天少了許多樂趣。

工作之後的生活是瑣碎無趣的,很少有人能夠無時無刻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甚至還要每天面對與同事之間的博弈、領導的磋磨,即使自己做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是當愛好成為工作之後,就會成為我們身上另一道無形的枷鎖。

這些緣由,無形之間都會成為對我們精神世界的消耗。

當我們在抱怨今日被迫加班,對突如其來的工作任務自怨自艾時,其實就已經落入了一個死循環,當然並非加班是對的,突如其來的謾罵是對的,而是當我們工作與生活之間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之後,會發現我們已經喪失了對生活的主動權,我們的生活節奏完全是被動彈奏的。

即使人們內心有再多的不滿,可人們仍然不喜歡每天負能量滿滿的人,能夠宣之於口的是情緒,而心中的傷口,不經過和風細雨般的浸潤與滋養,是很難癒合的。

閱讀是治療心中傷口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當我們打開一本書,我們會發現,我們工作、生活里受的磋磨,書中的主人公同樣在經受,甚至被作者出神入化的筆墨渲染的更加慘烈,他們自卑又自傲,痛苦又快樂,卑微又崇高……

你會從別人的傷口中找到安慰,也能從別人的痛苦中找到痛苦的出口。

在書里認識的無數個性格迥異的主人公,其實就是在認識無數個層面的你自己。

從古至今,但凡活著就是通過一個個例子不斷證明自己的普通與平凡。

還是那句話,保持清醒與思考。

剛畢業的這幾年,是最容易被生活的無趣與瑣碎磨掉激情的時候,而讀書能夠割裂開麻木世事囿於我們身上的桎梏。

享受生活,卻也對生活保持一份警惕。

作為一個打工人,每天最害怕的便是當結束這一份工作時,發現自己這幾年除了「工作」這件事之外,其他並無所獲。

並不是只有在完美無瑕的環境中我們才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也並不是只有在安靜祥和的氣氛里我們才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關於環境因素,我是想說:有更好,沒有也不必氣餒。

工作即修行,隨時工作,隨時修行。

鬧中取靜,才是生活最真實的狀態。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小的時候讀到陶淵明這首《飲酒》,並不能體會其中的深意,而工作之後竟然能夠慢慢理解。

躋身於車水馬龍的喧囂之地,卻聽不到一絲喧鬧之聲,並非這世界不再吵鬧,而是我內心足夠寧靜,外物之於我,不過是心外之物。

這像極了那個政治課本上萬年不變的唯心論名言:不是風動,是心動。

若沒有一顆至純至善的心,即使身處芝蘭之室,也難以成為君子。

真正的環境並不是在山中給自己造一間草屋,與世隔絕,而是享受內心世界片刻的清寧。

有了心,便什麼都不足為懼,因為我始終相信,環境是自己創造的。


工作10年後將之前讀的所有書的讀書筆記系統的整理出來,既有高考、考研的書本內容,也有工作之後結合工作需要的閱讀,盡量保證每個門類都有至少一本經典的書:

Excel Brain:知識地圖(系統性學習)?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之餘,應該有更多的愛好和追求。

現在,接觸知識和學習的機會很多。不一定都是通過讀書來獲取知識,但是讀書是最重要的獲取知識的方法之一。

人生的路其實很簡單,認準一個目標,持之以恆的做下去,終究會有回報,因此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

愛讀書的人很多,可以作為榜樣來學 。比如清末曾國藩,只要空閑下來,就會拿起書本閱讀,不論風吹雨打,生病忙碌。他每天必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讀十頁史書,歷史就是過去發生的事兒,如果能夠從前人的教訓中取得經驗,對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裨益。這就是為什麼說:以史為鑒!

所以你在忙也沒有曾國藩忙吧,所以利用工作之餘來閱讀一些愛好的、有益的書籍是非常有必要的。至少人生就在一點一滴中積累起一種文化氣質!


謝謝邀請,有問必答,,,很多知友邀請我回答類似問題,不過,無論問題如何千變萬化,我只一個回答。閱讀應該全面,我推薦這本書:

古今中外所有的書籍只能推薦一本,你選擇哪一本??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