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藍藻爆發把無錫工業和經濟打的一蹶不振,加上看到很多杭州人吐糟西湖阻擋城市規劃,無錫人會不會也有這種感覺?


並不。

因為事實上,在太湖藍藻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是許多無錫人自覺城市發展最好的一段時間。

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之後,無錫gdp一度下滑,但仍維持每年10%以上的gdp高增速,並且呈逐年恢復上升趨勢,直到2012年,一個人的出現。

在她出現之後,無錫的gdp,從前兩年的增速,立刻降到1%。

如果在高速路上有一輛車100碼行駛時,突然踩剎車踩到底的行為,我想,只有用自殺式行為才能解釋吧?

至於有人說是步子邁大了,不妨看看在2013年,高層針對地方債問題調查時,留下的一些數據:

……截止2012年7月,蘇州市城投債餘額為428億,為江蘇最高,其次為南京,達到418億,常州和無錫分別為354億和340億……只有南通、宿遷、鹽城、無錫四個城市的融資平臺是正的,其餘城市皆為負。

換言之,至少在她接手的時候,應該不是一個爛攤子。


無錫的發展自阿姨來後就停止不前了,經濟從全省領先到她走時在省內墊底,從全國第九滑落至第十六,關鍵她的休克療法政策至今還在影響著無錫的發展。


太湖新城再扔個幾萬億無錫經濟就能上天了


步子跨大了。14年前後,政府過年時候的工資發放都很困難。究其原因就是攤子鋪的太大,回血之前就把現金流消耗的乾乾淨淨。造成了好多項目爛尾了。不僅僅政府的大洋花光了,還把銀行裏該用不該用的錢都給搞出來了。掘地三尺都不為過。銀行開始迫於壓力還咬牙硬挺,後來牙都咬碎了。沒辦法,政府那邊不能逼,也不敢逼,就只能去把放到企業的貸款想盡辦法收回來,逼死了一批靠貸款活命的企業(很普遍,企業擴張,拓展業務都習慣性貸款,並且習慣性到期順延。銀行默認,有錢賺,為啥不幹。但銀行迫於準備金到位率,必須收回放出去的貸款)。這樣反過來又進一步惡化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其實很多被砍掉的項目按現在的眼光審視,都還是很有潛力的。但是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就黃了。很是可惜。

貪多,對分險預備不足,缺乏足夠的風險冗餘。感覺真的可惜。

太湖就別去背鍋了。你要盯著太湖說事,真沒招?難道把太湖填平了就腳踢蘇杭,拳打上海了?


成也太湖。

沒聽說過敗的說法。

無錫這麼好的地方,經濟發達,被譽為「太湖明珠」,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令人嚮往的旅遊目的地。


如果太湖流域出現污染災害,沿湖的無錫、常州、宜興、湖州、蘇州等都逃不了。


不清楚藍藻對無錫影響多大,但是無錫83年拿了半個太湖沿線之後,確實飛速發展了幾十年


無錫南邊太湖頂著,南北不暢,要做樞紐勉強,必然會造成擁堵,兩邊還得借道常蘇,而且常州方向十八灣到分水二十公里還全是山,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