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在古詩詞裏,登高起愁是非常常見的一個主題。古往今來有很多的登高詩。關於這個主題,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從宋玉的「目極千里兮傷春心」引申出來一段很精彩的描述:

張協《雜詩》之九:「重基可擬志,迥淵可比心」,《文選》李善注引《顧子》:「登高使人意遐,臨深詩人志清」,斯固然矣。別有言憑高眺遠、憂從中來者,亦稱窠臼,而宋玉賦語實為之先。《詩·魏風·陟岵》詠登高之」瞻「、升岡之」望「,尚明而未融、渾而未畫;《秦風·蒹葭》雖嘆「道阻且長」,而又遠無高,則猶未極遠致。……囊括古來眾作,團詞以弊,不外乎登高望遠,每足使有愁者添愁,而無愁者生愁,舉數例概之。曹植《雜詩》:「飛觀百餘尺,臨牖御欞軒,遠望周千里,朝夕見平原;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閑「;……陳子昂《登幽州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王昌齡《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杜甫……又《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莫不摹寫樓危閣迥,凝睇含愁,闌幹憑暖,漸成倚聲熟套。……客羈臣逐,士耽女懷,孤憤單情,傷高望遠,厥理易明。若家近「在山下,少」不識愁味」,而登陟之際,「無愁亦愁」,憂來無向,悲出無名,則何以哉?雖懷抱猶虛,魂夢無縈,然遠志遙情已經似乳殻中函,孚苞待解,應機棖觸,微動幾先,極目而望不可即,放眼而望未之見,仗境起心,於是惘惘不甘,忽忽若失。

登高容易起愁,這是從宋玉的《招魂》開始定下的基調。可以看到他幾乎窮盡式的引文(他講登高長達幾頁,這裡只挑選了中大家比較熟悉的詩詞列出來)裡面赫然就有陳子昂的這首,就是說明陳子昂這首詩典型的、傳統的登高詩。登高詩為什麼容易起愁呢?

登高見得遠,視野開闊,遠離塵世的紛紛擾擾,人的內心很容易沉靜下來。而面對大自然的壯麗,自己又是那麼渺小。山凌絕頂,也無處可去了。一般人內心深處都多多少少總有點不如意之處,所以沒有憂愁的人很容易生出憂愁,而有憂愁的人就更加憂愁了

那麼陳子昂的憂愁是什麼呢?

古人、來者都見不到,天地如此闊大,而中間只有我一人在此,人生是多麼的孤獨啊。我覺得首先從場景來看,確實容易產生這樣的感覺。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前人奮戰過的地方留不下蹤跡,後來的人已經漸漸踏上歷史舞臺,而處在這中間的我,究竟何以自處?現代人很多都忙於工作家庭,已經很少有人去思考這些問題。我覺得他首先在山頂上就有這種哲學上的思考。我從哪裡來,終將去往那裡?我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什麼?誰又能真正地理解我?從登上山的時刻,他的內心就已經空了,發現自己非常非常的寂寞。

西晉有個大將軍、政治家、文學獎羊祜,出身名門世家,在西晉建立的戰爭中功勛卓著,官至尚書左僕射,衛將軍、太傅。對老百姓施行仁政,老百姓也非常擁護他。這樣一個人,在某次登上襄陽城上的一座峴山的時候,老英雄也悲從中來,對同遊者說:「從宇宙存在以來,就有這座山了,在我們之前登過這座山的賢人英雄應該數不勝數,但是現在都已經默默無聞了,這是件多麼令人悲傷的事情!如果我死後有知,魂魄也應該會來登這座山吧!」他就在山頂留下了眼淚,後來人們在山上立了一塊碑,叫作「墮淚碑」。天地宇宙的闊大永恆與自己的渺小和一瞬間的存在形成強烈的對比,對自己的形神能存在幾時,很多人都會思考這個問題。說墮淚碑的故事是為了揣測陳子昂的心情。

那麼陳子昂在人事上又有什麼樣的遭遇呢?在登幽州臺之前,陳子昂非常有抱負,而且心性非常高,曾經給武則天進過不少計策,但是都沒有被採用,反而甚至因為別人被牽連坐過牢。這個時候又在武攸宜軍中任參謀,自己獻策不被採納,還一直被壓制貶職,所以他的內心原本就有一種落寞孤寂的感覺,又加上登高的時候容易產生的這種孤獨的感覺,疊加在一起就更為孤獨了,所以這首詩雖然非常明白如話,文字也如簡筆畫一般,只有一個臺、一個人,空無一物,顯得那麼地孤絕。這種情感不僅僅是他的經歷造成的,也是當時的自然環境造成的。


試問《登幽州臺歌》哪裡不積極昂揚了?就因為「悵然涕下」?

獨自登高望遠,覺宇宙之無窮,進而感受時空之縹緲,歷史長河中只有天地悠悠蒼穹浩瀚,人不過天地一蜉蝣,悵然若失而涕下,這種情感哪裡不積極昂揚了?

我覺得反而只有盛唐詩人才能有這種胸懷,這首詩表達的其實是一個哲學問題。能思考這種問題的無疑是精神世界十分富足的,這明明是我盛唐氣象。


發表一下個人觀點。

陳子昂是初唐人物,此時武則天秉政後期,局勢緊張,在當時天下沒有達到唐朝繁榮的頂峯,唐詩也還沒有大放光芒,所以談不上「積極昂揚」。

陳子昂懷纔不遇,壯志難酬,一腔憤懣,無聊委屈,在登幽州臺時,全部發泄出來,濃縮在了短短四句詩裏。

這首詩想像奇特,深思精慮,目光遠大,胸懷寬廣。當鮮活的生命置身於宇宙蒼茫,你才會感受到那種刻骨銘心的孤獨。人類短短的文明,在宇宙中也不過是瞬息,何況每一個脆弱的個體,既不能追見前人往事,也看不到後人未來。思及於此,豈可不「愴然而涕下」?


你說呢,詩中可見


即使是積極向上的唐朝詩人,也會有不開心的時候吧


謝邀。

無敵是多麼,多麼寂寞~

無敵是多麼,多麼空虛~

就這個心情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