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國內運動品牌推出了一些評價非常好的跑鞋,比如361度國際線,特步160x,改變了大家對國牌跑鞋的印象。

請問:

1.目前國牌跑鞋與國際大牌(耐克,阿迪,亞瑟士等),差距幾何?

2.國牌跑鞋中,最值得買的是哪一款?緩震系,支撐系,最好的是哪一款?

3.以後買跑鞋是不是只考慮國牌就行了?畢竟國牌跑鞋的價格比國外牌子低很多?

圖片源自愛燃燒

而此時,國內毫無動靜

那時唯一可以說的是361°,361°國際線的跑鞋(如spire系列)已在國外有一定知名度,其部分鞋款也是常年穩坐美國跑者世界雜誌的性價比之選。而在國內,我印象比較深的是pro run 10k+(敢超10k)。不過361°的大部分跑鞋都被詬病與亞瑟士過度相像,有一說是361°僱用了亞瑟士以前的團隊。總而言之,361°做出了一些東西,但還遠遠不夠。

中足的地方貌似用了玻璃板,有意思

隨著耐克的理念不斷被灌輸到人們腦中,加上在國際賽場上穿著耐克頂級跑鞋的選手的成績往往有較大幅度提升,傳統跑鞋逐漸被人們所摒棄。比如,我們能明顯感受到所謂的「跑鞋之王」亞瑟士逐漸走下神壇,美津濃也深陷泥潭...而國產跑鞋終於「貌似」有所作為:安踏拿出A-flashfoam,初期感受不錯,但因其材料本質,後期體驗不佳,加上後來在各種低端鞋上的濫用,最終未能收貨很好的效果(至於那個氫科技,一句話,未入流)

個人感覺即使在EVA中也不算調較得好的...

特步有了dynamic foam,好歹是E-TPU材料,emmmm感覺高級一些(不知道是否與和索康尼的合作有關)但最終因為品牌能力有限,也沒打響

材料已經不錯了,但整體差點意思

李寧的雲n代和烈駿分別是自家緩震系和支撐系的代表,多次迭代使他們已經達到了不錯的水平。超輕系列已經十幾代,經常看到一些大體重穿著,以六分多的配速在那裡挪...(看著真難受)李寧為了表現自己的「決心」,又推出追風和戰斧,本身也還行,可最終由於本身定位,未能被大眾所熟知

雲五代
烈駿4

態極的出現或許讓人眼前一亮,但重心,重量都是難以逾越的鴻溝,1.0和1.0plus最多只能算作休閑跑鞋(順便吐槽一下2.0為什麼還沒出來,也不曉得網上那個諜照是不是真的,早有耳聞的匹克也在研發的碳板跑鞋也沒消息)

不曉得這又是匹克搞出的啥玩意,不過看起來比刀鋒戰士狠多了

直到去年亞瑟士終於開始轉型,弄了一個嚮導系列,提出一種類似滾動的理念。畢竟在這個時代,不創新就是死亡。

說實話挺好看的

再往後,李寧推出飛電天馬,其中飛電同樣搭載pebax+碳板的配置,標價2099...很遺憾的是這雙鞋幾乎完全照搬照套了next%,很多方面未能到達next%本尊的效果,這實屬一波蛋疼的操作...

據說改動了十幾次
早期的一些sample

而安踏推出新一代C202和C100,在營銷和口碑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不過還是類似虎走那種的傳統競速跑鞋,但已經很不錯了(估計安踏也在加緊研發全掌碳板跑鞋吧)

還是蠻漂亮的

助力董國建取得全馬國內第二好成績後,特步160X逐漸被大眾所熟知,該鞋使用碳板+ETPU+自家的pebax,號稱國人最強跑鞋。不得不說,特步這次做出了相當不錯的突破。沒有李寧飛電那麼不切實際的標價,特步表現出了更多的紮實與勇氣。

然而......

到了今年,耐克已經拿出了這種東西

甚至還有這種怪物……

各大品牌也都被逼出了碳板跑鞋...

我最愛索康尼了哈哈哈

總結一下吧

國產跑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論創新,我們比不過耐克,事實上我們連耐克的車尾燈都看不到,只能說我們知道一個大概的方向,一步一步往前挪。

論紮實,我們比不過「四大」+美津濃等傳統跑鞋品牌。別人已經專註了幾十年甚至過百年,那樣健全的體系,我們也差得很遠。

總之加油吧

如果能把心沉下來,那什麼都能做好

畢竟在彎道超車這種問題上,我們從來不虛的


國內牌子的跑鞋,這幾年,天花板提高了不少,但是地板還是太低。

首先說天花板,361國際線、多威的征途和戰神,特步160x等跑鞋(我只說我第一時間想到的,也許還有遺漏),都分別在慢跑鞋、訓練鞋和競速鞋領域拓展了國產跑鞋的天花板高度,值得稱讚。當然,next%一騎絕塵,各大跑鞋廠拚命追趕的大背景下,天花板必須努力提高。

地板,依然很糟糕很糟糕,很多國產牌子依然生產和銷售著大量中看不中用根本不能安全進行跑步運動的所謂跑步鞋。只要這種跑鞋還大量存在,國產跑鞋的名聲就會被拖累。很多一兩百塊錢,甚至更貴的樣子貨,毫不客氣的說,其糟糕根本無法用廉價來開脫。我年輕時畢竟是穿十多塊錢鞋子訓練和比賽的,我也無法接受這些幾百塊錢的樣子貨。


作為一個跑了小十年,全馬在四小時外掙扎的跑渣,俺覺著吧。重要的真不是鞋子。

多威

李寧超輕 赤兔

特步競速160 競訓300

安踏超氫

還有十幾塊的拖鞋,都是夠用的。

上面列的國產跑鞋,都已經很優秀了。


由於尺碼的原因,國內很多的跑鞋我都沒穿過。361的國際線倒是廣受好評。性價比超高。但即使是這樣,整個國產品牌相對國外的運動品牌。想要追趕還有很長很長的路。


整體差距還是非常巨大的,某些細分領域可能比較接近,但總體而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跑步鞋跟足球鞋是運動裝備里對廠商技術水平要求最高的。

國內現在除了361之外,沒有一個廠商想做好跑鞋,特步屬於在想做好的路上。

中底材質是一雙鞋最核心(貴)的地方。etpu目前國內沒有一個大廠拿出來自己的產品,pebax更是金貴(性能爆炸續航拉胯),國內現在李寧的?,安踏好像也出了不知道叫啥,361的叫Q彈超,後兩者是類似於斯凱奇hyperburst那種半透明帶氣泡的,李寧是把pebax發成類似boost小顆粒的。

那我們來看看應用,李寧跑鞋上直接抄next%然後宣傳碰瓷破2,再定個2000+的價格。一副不想賣的樣子,對比在籃球鞋奴帥13上的運用,我都懷疑這個產品是不是為了年終總結PPT素材用的。實際體驗有用過的可以說說,注意它可是對標地表最強跑鞋next%,你們可別用飛馬36的標準來要求它,萬一比不過就更搞笑了。

361和安踏目前都是應用在休閑向慢跑鞋上,後續361可能會應用到專業跑鞋上。安踏似乎沒什麼嚴肅跑鞋,或者沒宣傳,反正看起來都只是想做個腳感爆款,而不是專業裝備。

跑鞋框架上,361一騎絕塵。目前國內只有361在專業跑鞋框架上做完整了,儘管很像亞瑟士。其他廠商今天做個腳感,明天加個碳板,國產良心腳感爆棚,買的人有幾個拿來跑步?一跑步全散架了。特步目前做得還行,一直在進步,接近完整。

產品宣發。絕大部分廠商都是干一炮就跑的架勢,包括361。反而做得最好的361國際線沒啥宣傳,而且萬年斷貨。賽事贊助和合作方面我自己能看到的特步比較多,361甚至鴻星爾克也有,其他的各位補充。

國外也有做得差的,亞瑟士幾十年如一日不思進取,國貨大可群起而攻之,不要去碰瓷耐克,真的,耐克強出業界一個檔位,你自取其辱有什麼意義。去碰亞瑟士,真的有可能把它碰死。

布魯克斯,美津濃,索康尼份額都很低,在國內不足為患,可以學學別人長處。

hoka,薩拉蒙,奧創,on跑這些都屬於新貴,顧名思義,新,且貴。開玩笑,能成為新貴必然有獨到之處,至少有幾款系列產品做得很好,不然人家也不可能成為新貴。目前國內渠道很差,實際上不怎麼賣貨。國貨應該以這幾家為目標發力。

阿迪實際上也像亞瑟士,不過阿迪是巨鱷,碰它不划算。阿迪現在跑鞋甚至做得不如乾兒子銳步好,銳步嘛,皮薄餡大管飽。

斯凱奇國內的印象還屬於山寨牌子,加州鴻星爾克嘛。但是人家靠著熊貓鞋,矮子樂,恨天高,足力健等拼多多爆品賺來的錢,已經把專業跑鞋做得非常好了。在美國的跑鞋份額排第二,還當選跑鞋世界去年最佳競速鞋。

最後是耐克,耐克你們就不要想了,也別去碰瓷,真的。耐克如果想,真的可以制霸所有類型的跑鞋線(越野跑存疑)。憑什麼?憑它千億市值,第二到第十加起來還沒它多。憑它制霸所有馬拉松精英用鞋。憑它打破過往幾十年競速鞋設計思路。憑它被禁了,哈哈。當然了,眾所周知,耐克出了名的坑,天下苦耐克久矣,所以別的廠能稍稍接近耐克我們都願意選它的產品,希望國貨趕緊追上。

框架上,學學361,做出自己一套穩定可行的跑鞋框架,而不是一味堆料換中底。中底材質上,學學李寧,其實我也不確定?有沒有那麼強。宣傳運營上,學學安踏,什麼限量,不存在的,管夠。

還是希望國產跑鞋能早日做出來一流產品,而不是整天碰瓷。國內現在各種發布會,各種充值自媒體,產品又跟不上,再做下去真的會把口碑全砸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