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遭遇挫折,孩子也不例外。

遇到時,言傳身教,孩子自然學習了。

不需要刻意培養。


我認可 @古月風 的觀點

再稍補充下

不要刻意給孩子製造麻煩或困難讓他們去訓練受挫 -- 這是自己折斷孩子的翅膀。

我覺得,父母或老師要做的,就是在孩子受挫時表現的情緒能夠接納即可 -- 接納不是要說教,而是擁抱孩子,聽孩子說他的麻煩在哪裡,並表示自己也曾經會有這樣的沮喪失敗的時候也會心情不好,然後對他現在的決定表示支持就好。


我覺得是,

給孩子點亮一束光,但這束光的目的,並不是抹除掉所有的黑暗。

而是借著這光,即使身處黑暗,也能更好地看清周圍的一切。


最開始,點著光,帶著孩子走。

後來,看他點起自己的光,自己往前走。在後面默默地跟著,跌倒了就過去把他扶起來。

再後來,看他自己站起來。

再再後來,我點著自己的光走自己的路,偶爾互相打個招呼。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無一例外,當遭遇挫折的時候,有些人會覺得世界灰暗了,自己彷彿掉入低谷,從此一蹶不振,生活墮落。

而有些人則越挫越勇,奮勇向前,終於衝破繚繞的雲霧和霧霾,重見光明,結果自然也不同。

大人受挫可以自己適當調整好心態,但是如果小孩子遭受挫折,怎麼辦?

你家的小孩會不會一遇到事就各種哭鬧,玻璃心,沒有信心去嘗試做這件事,一不順心就和家人大發脾氣?

成長中總會遇到一些受挫的事情,而孩子們也要有能力去解決,而不是大人去幫助孩子解決,所以說,孩子的抗挫能力不提升,受累的一定是你。

前段時間有一個熱門視頻,一個日本3歲寶寶在學滑板,在練最基礎的滑板動作時,因為不夠熟練因而一次次摔倒,孩子一次又一次地爬起來,勇敢堅持練習。

視頻的最後,可以看到孩子已經可以完成滑樓梯的高難度動作了,這個時候小男孩發自內心的開懷大笑,真的是一臉滿滿的成就感啊。

人從生下來並不是就具備各種技能,都是要在失敗中總結教訓,在失敗中越挫越勇,才能獲得成功的。由此可見,這位孩子在抗擊挫折之後,終於學會了技能,也許成功會遲到,但是不會缺席。

相反,我鄰居的小孩經常因為小事情而一個勁地抱怨,玩拼圖的時候拼著拼著就不對頭了,不知道下一塊拼圖該放在哪個位置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就急了,變得越來越焦慮和煩躁,最後索性將拼圖弄亂一丟,他的媽媽經常和我說:「孩子因為玩不好拼圖就發脾氣,哄也哄不好,真的很煩神。」

這麼小的一件事情都能讓孩子感到沮喪,那麼以後可怎麼辦?所以說,培養孩子的受挫能力,也是父母刻不容緩的事情。

鍛煉孩子的抗挫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父母的影響力和引導方式也是很重要的,這世界總有黑暗,你應該做孩子的一束光,給他溫暖,也帶他成長。

我認為挫折、磨難是鍛煉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鄒韜奮

朝著一定目標走去是「志」,一鼓作氣中途絕不停止是「氣」,兩者合起來就是「志氣」,一切事業的成敗都取決於此。——卡耐基

正路並不一定就是一條平平坦坦的直路,難免有些曲折和崎嶇險阻,要繞一些彎,甚至難免會誤入歧途。——朱光潛

「身教勝於言傳」這句話不無道理,我們做家長的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孩子直面看待失敗

沒有哪個人就一帆風順的,遇到挫折也是在所難免的,家長如果太過於慣養孩子,可能會造成孩子性格缺陷,導致孩子一遇到事情就逃避,害怕,退縮、膽怯,情緒低落崩潰,變得沉默寡言,這樣如何能面對世界中的困難呢?要知道在溫室環境裏培育的花朵是長不大的,雄鷹如果不折翼一次次高飛,是永遠也飛不高、飛不遠的。

家長理應做好正面引導的職責,教孩子直面看待失敗,心態應該放好來,不能將一次兩次的失敗看得太重;當孩子學步跌倒時,要告訴他爬起來,可以依靠旁邊的支撐點作為輔助慢慢站立,然後勇敢踏出人生第一步,不能凡事都依靠大人,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因為孩子終有一天要掙脫開父母的羽翼和庇護,獨靠一人闖天下,踏入複雜的社會環境,更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只有學會和挫折抗衡,才能見證光明和希望。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應合理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家子女成龍成鳳,這也是讓人理解的,但是如果期望太高,也會讓孩子產生心理壓力的呢。

有句話說得好,人無完人,各有所長和所短,孩子也是如此,沒有幾個孩子就一出生就聰明,智力超羣,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期望也應該合理,不應該過分奢望,總是拿自家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去比較。

家長也要適當放手讓孩子去承擔一些事情,不要一看到孩子做事情失敗了,就一頓指責、吼罵,這樣會讓孩子的心靈更加受挫;即便是批評,家長也要用正確的方式來管教,而不是用一些打壓性的語言去刺激孩子。

指責孩子打罵孩子並不能使孩子的受挫能力提升,孩子在某件事情上遇到挫折,自己都已經夠傷心難過了,很需要父母的一個擁抱或者是支持,才能讓他們更加有信心做好這件事情。

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一些孩子心裡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強,覺得就要考第一纔行,如果考了個第二會一蹶不振,時時就很憂慮;這樣的過高要求,雖然可能成為動力,也可能成為壓垮孩子內心的一顆稻草。

如果孩子的能力就只有這麼高,水平也就是這樣,當做了超過力所能及的事情失敗後,心情就會變得很消極,覺得自己總是做不好,這種心態往往會非常累的。

家長理應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我,告訴他們有多大的能力就幹多大的事情,身體力行;一些超過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即便是失敗了,也可以當作積累經驗,讓孩子正確評價自我,進行鼓舞,讓孩子可以鬥志滿滿,這樣學習和做事熱情才會持續高漲。

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些孩子看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或者感覺自己難以做成的事就緊張兮兮,心裡很不安,承受能力也非常差;考試不理想,整個人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喫飯睡覺都受到影響,這樣的孩子心性是很容易被打擊到的,也就像強風中的弱苗,一吹就倒。

家長應該要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正視挫折。遇到困難而應該迎難而上去解決,需要有足夠強大的心智去承受,而不是一味去逃避,推卸,更不是家長一手包辦,而是要讓孩子去用過做這件事,內心跟著成長起來,當內心足夠強大的時候,即便是經歷了一次大挫敗,也相信自己會有東山再起的那天,成為生活的強者。

鼓勵孩子嘗試新鮮事物,提升自信心

如果孩子只接觸與自己能力持平,或者力所能及的事物,那麼就很難提升自己的能力,怎麼也升不上去;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嘗試新鮮事物,勇於探索,讓孩子去試著做一些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這樣即便是摔倒了,也會讓孩子當做一次嘗試,而不是結果。

換個角度來想問題,嘗嘗失敗的滋味,下次遇到的時候也就不再怕了,不被失敗打垮的孩子,抗挫能力會更強哦,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以後面對風險,也不再害怕。

我們要時刻做孩子的陽光,溫暖他們的心靈,當他們失敗了,給予鼓舞和勉勵,告訴孩子,即便前面有泥濘和崎嶇,自己依舊是孩子們最為堅強的後盾。


孩子的受挫能力,要從小培養。

家長首先發揮榜樣作用引導兒童正確對待挫折 ,善於與兒童溝通,共同戰勝挫折。兒童心理專家告訴我們,當兒童遇到挫折時,一般會產生悲觀、失望、退縮、敏感等心理。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要與孩子溝通,朋友般地傾聽其傾訴;然後幫助其正確歸因,引導他們敢於正視自己,能客觀地評價自我。在瞭解自我能力的基礎上,樹立較強的自信心,並創設機會讓其體驗或回憶成功的經歷,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使他們能坦然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順境和逆境,真正做到在順境中不盲目得意,在逆境中不唉聲嘆氣,形成堅強的意志、持之以恆的精神,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其次,進行挫折遊戲與競賽 挫折教育應與遊戲、競賽結合起來。因為遊戲和競賽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開展挫折遊戲和競賽活動,容易讓兒童接受和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例如,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遊戲時,有計劃地安排兒童分別扮演人際衝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讓他們體會不同的心理感受。家長在指導孩子活動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分析衝突產生的原因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給予兒童適當的「劣性刺激」 在兒童的生活、學習活動中,可適當利用一些現實情境給孩子以「劣性刺激」,所謂「劣性刺激」是指令兒童不快或不舒服的外界刺激,如飢餓、勞累、困難、批評、懲罰等。適當地拒絕給予孩子所喜歡的東西、讓其感受飢餓、對經常獲得表揚的兒童不失時機地給予批評,都可使孩子體驗到許多事情並非總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這可克服孩子的自我中心傾向,使其認識到挫折的客觀存在性。但要注意,「劣性刺激」的使用要恰當,要適時。例如孩子在進行某些創造性的嘗試時,若家長給予負面刺激,可能會挫傷兒童嘗試和學習的積極性。

挫折教育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挫折教育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問題,對兒童進行挫折教育是全社會的任務。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更多的農村逐漸城市化,挫折教育問題就越顯得重要。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起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農村、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社會、從學校教育到各行各業都關心和參與的全方位挫折教育網路,以便對兒童進行全方位的挫折教育。這樣,一個有利於新世紀人才培養的良好社會氛圍才能形成,新世紀的兒童也才能健康順利地成長。 總之,挫折對兒童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挫折教育對兒童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國教育體系中應加強挫折教育,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應重視對兒童實施適量的挫折教育。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