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獨立音樂人的歌曲、2000-2010年間的大熱歌曲以及港台老歌被選秀節目或音樂綜藝重新演繹,比如歌手的鄧紫棋《喜歡你》、徐佳瑩《莉莉安》等等,但是九十年代內地流行的歌曲似乎很少被選秀節目或者音樂綜藝翻唱,像《中華民謠》《走四方》《濤聲依舊》《心雨》《愛情鳥》這些歌曲幾乎都沒有被演唱尤其是改編過,甚至打懷舊牌都不會用這些歌曲(極個別情況下,比如央視的一些舞台,使用的幾乎也是原版伴奏)。這是為什麼呢?有沒有什麼可能的較好的改編方法呢?


先打個招呼,描述會有些不恰當和錯誤,別揪著不放,畢竟不是職業公眾號,隨便說說,聽個大概

另外,只收藏不點贊是什麼意思?

以下是原回答

我們小時候的音樂課可能會說:「中國的音樂就是沒有fa和si」,「中國音樂都是五聲調式」之類的概括。

長大之後才知道,原來五聲調式並不是中國音樂的特點,甚至可以說是全世界大部分地區的音樂都具有的基礎骨幹,但是我們沒有把它發展下去,或者說是就此收手了。哪怕那幾個偏音都是小心翼翼地弱弱地用。同樣使用五聲音階的爵士樂風格就完全不一樣。

下面這個回答很好地概括了中國音樂的大概風格:

五聲但沒有中國風感覺的旋律有什麼可歸納的特徵??

www.zhihu.com圖標

對照一下題主點名的那些歌曲,是不是很符合「大量大二度小三度」的迂迴的旋律特點?

除了旋律走向,他們在節奏上也有個特點——幾乎全都落在正拍上。能有個大切分節奏,已經是很大的特色了。當然,這和中文字都是單音節發音有關。

再者,過去但凡說到歌曲寫作,傳統的教學一定會談到歌詞聲調要和曲調契合一致,並且老師還會反覆強調注意「不要倒字」。但是現在想來,這不等於旋律直接被歌詞綁架了么?按照這個套路來說,周杰倫是非常不合格的。(難怪一出來這麼多人噴呢…

另外一個罪魁禍首,就是近30年的普通話推廣。它毀掉了兩件事:1:方言。2:戲曲。前者好理解,後者可以說是語言和音樂契合度最密切的傳統藝術,由於方言沒落,失去了承載了一個地區大量的音樂特色的語言發音基礎和受眾,直接就垮了。現在除了靠著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養活一批人,可以說是很難爬起來了,除非各個戲曲門派都出一個郭德綱一樣的人。

題主所說的那些曲子,風格基本走到頭了,但也不是沒有發展。只不過接棒的人,你可能不喜歡。比如《兩隻蝴蝶》,不行還有《酒醉的蝴蝶》,也可以去聽聽《犯錯》,或者翻翻長輩的手機里的歌,是不是也符合剛剛總結的特點?

現在還有一個稱呼叫作——土嗨。

八九十年代,傳統中式曲調和西式流行風格作為這兩大種風格,大家還來得及完全分清楚,大家都用通俗歌曲或者流行歌曲稱呼,各自的受眾沒完全分離。而現在,習慣前者的受眾,已經老了……

有人提到了鄧麗君,其實這兩種風格她都有唱,而且她還唱20,30年代的老歌,所以不能單純用歌手來區分風格。想想,當時正大綜藝的主題歌《愛的奉獻》,是不是風格就完全不一樣了呢?

這種狀況類似於:改良派與革命派。不過差不多在周杰倫出現之後,革命派幾乎徹底佔據優勢,改良派逐漸淪為油膩土嗨。

至於現在的古風,中國風,本質上是流行音樂的骨架掛上一點民族元素。這就像把肯德基放在鹹菜缸里,本質上還是肯德基。

古風音樂與流行音樂的本質區別在哪裡??

www.zhihu.com圖標

最後,如果還沒吃飯的話可以去搜搜,每年各地文化館/群藝館/文化站都有些什麼作品,特別是還有些得獎作品。

你會發現每個圈子都有馬 保 國


那個時代我們的流行音樂完全在摸索階段,我們甚至不太喜歡用「套路和弦」,比如《走四方》的和聲走向......我現在試著扒了一下,我完全是懵的,我真的不知道怎麼配和弦更好。由於這個原因,其實改編難度挺大的。所以,像《走四方》《九月九的酒》這一類的歌,其實是我們的前輩自行探索出來的一種美感,這種美感包括了:和聲,旋律,配器。而且這三個因素都互相牽扯著,《走四方》的旋律決定了它的和聲進行,而這個和聲進行以及旋律,又必須用那樣的配器,聽起來才成立。

(更新,和題主聊了之後我又試了一下,其實《走四方》可以改,我找到了辦法,這首歌老是落在1上,硬是用點爵士和聲理論改起來蠻好聽的,Csus2-Bmin#5 - Ab6b5 - F/G,但是這歌的段落太簡單,太短了,會感覺總是在重複)

(7.15更新,《走四方》這首歌我已經配出無數種和聲走向了,當時寫答案的時候,腦子秀逗了。。。)

再一個原因,歌詞年代感太強,不像現代人說話的口氣。比如「是否」這樣的用詞,現代寫詞人一般不會這樣用,太做作。「今夜的你我,是否重複著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這一段文字實在太不符合當下人的文字語言習慣,一聽就是屬於那個年代的浪漫,現代人聽起來會感覺「情緒過於濃烈」,「有點做作」。

就拿你舉例的這幾首歌來說,我個人猜測,那個年代寫歌的前輩,他們對和聲進行的美感不是那麼有經驗,感覺前輩們更重視旋律,甚至創作的時候就是用旋律來驅動整體的。現在的流行音樂創作,和聲進行的美感已經被探索到極致了,所以我們不用思考就知道用4536251來寫副歌是符合大眾審美的,是能寫出怎樣怎樣的感覺的。

現代音樂人創作的那股驅動力,很多時候不是旋律,比如搞電子的,大部分是編曲來推動整個創作。搞RB Funk的人,可能想的是我要創作一個和聲美感獨特的律動。換一個說法,可能那個年代的創作是唱出來的創作,而現在的創作動力是五花八門的。

其實我小時候很喜歡聽《中華民謠》,我現在試著去改編這首歌,我只有一點點和聲上的創意,但是歌詞的意象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最後,我其實很佩服那個年代的流行音樂,因為前輩們真的是完全自行探索,而且探索出了自己的風格的,不過這個風格有局限性,不符合當下審美,不符合當下明星的氣質。


記得前幾年好聲音有個唱鄧麗君的小女孩,但她的問題也很明顯

完美複製鄧麗君,卻不適合其他的音樂形式,在選秀比賽中不佔優勢。

發佈於 2020-07-26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SeineinrainSeineinrain寫代碼的文科生愛唱歌

謝邀@噗嗤

其他的我不知道,崔健的歌,朴樹的歌,還是經常有人翻唱啊,譬如芒果台的歌手,幾乎每年都有崔健,第三季崔健還自己來幫唱了


其他的我不知道,崔健的歌,朴樹的歌,還是經常有人翻唱啊,譬如芒果台的歌手,幾乎每年都有崔健,第三季崔健還自己來幫唱了


其實應該不是沒人想唱,多數是因為受節目組所限制,

而節目組會更看重時下的市場風向去要求歌手唱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