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唄,但是我自己是屬於不捨得花錢的那一類人,大學一個月1500的生活費我至少能存500下來,所以在想是不是應該對自己大方點,就不要想著存錢了


年輕人一定不要被消費主義綁架,一定要好好存錢。

常見的被消費主義綁架的消費渠道有:大牌雖然貴但是做工品質更好(其實不一定),大牌護膚品用得越早老得越慢、而女性活得好不好全看自己三十歲有沒有皺紋(?),成年人評價對方值不值得交往就看有沒有一款象徵身份的手錶/車(?),攝影好不好還是要依賴器材(…)還有很多很多!!!

而這些東西逼著你在二十歲購買本應三四十歲購買的奢侈品,超前消費,獲得虛榮、安全感等無法增值(學業、知識等)的東西,而非資產。

存錢的本質是讓你能夠依託本金獲得被動收入,往小了說是1-2%的利息,往大了說是10%穩定的年收益率。這些都是你躺在牀上掉下來的錢,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副業,實現財富自由的路徑之一,獲得真真正正安全感的源泉。

25歲的1000塊錢,根據投資理念不同,可能35歲就是1300塊,1500塊,甚至2000塊。可是沒有這1000塊,永遠都不可能有後面的錢。不要因為毛毛雨的存款就不存,一點一滴纔是儲蓄的精髓!

存錢+投資,財富自由之路的鑰匙!

接下來稍微介紹一下我的存錢/投資理念,因為人在美國所以可能投資方式和國內略有不同:

我剛工作的時候也不愛存錢,所以只把收入的15%存下來。舉個例子,年入十萬的話,一年存一萬五(美國在儲蓄這有很多可供操作的空間,國內不適用,不再贅述),二十萬的話,存三萬。我一開始也擔心股市風險,所以錢就放在銀行裏,沒有投資回報。那時候過得特別爽,奢侈品不必咬牙和存錢就能買,護膚品用的也都是頂級的(因為過於頂級漲了脂肪粒,現在也沒消下去),隨便旅遊,酒店也都是最好的。

從一兩年前開始,我逐漸把收入的50%存下來(工資沒怎麼漲,是消費逐漸降級,現在連買菜都開始看價格啦,兩年沒有買單價超過500的包/鞋/衣/護膚品了,親身體驗所有的東西、包括護膚品,並非越貴越好)。所有的錢都用來購買美股指數(國情不同,我也不知道a股指數風險如何)。一開始我想自己節省,後來我發現我只要有錢就會花,所以現在我乾脆把儲蓄直接自動打到交易賬戶,每天手裡的現金餘額都掙紮在生存線上,可以說連紅包都發不出來。我偶爾也會根據市場波動交易一下,但大部分時候我不盯盤(買指數就是這個方便)。

前幾年我股票賬戶裏放個幾千塊我就蠻緊張的,現在我裡面放全部身家,每天都是幾千塊浮動,卻逐漸冷靜了。其實投資的底氣就是有多少存款,當你投資盈餘越來越多,把投資當作儲蓄,學會了穩紮穩打的投資/儲蓄觀念,纔有底氣面對市場的正常波動。如果我沒有存錢的話,我永遠都沒能力真的學習和實踐最適合我自己的投資知識。

儲蓄和妥善投資的點滴積累,也讓我獲得了一筆不菲的被動收入,現在這筆穩定的被動收入大約相當於我工資的10%。但隨著本金的逐漸積累,這筆被動收入會逐漸上升,直到成為一項無法忽視的收入來源。這就是年輕人獲得經濟獨立、最後實現財富自由的鑰匙。

當然,加入獨角獸是財富自由的最便捷路徑,但就算加入獨角獸暴富,還是得學習如何理財,如何管理這個被動收入的副業。年輕人越早開始存錢,就能越早接觸和鍛煉這個副業。如果不學習這個副業,一直在消費(比如很多人把房產購買當作消費行為,而非投資行為,這就是一種典型不會理財的思路),那永遠都是被收割的韭菜,也很難成為有資產的人,更不必說財富自由。


大學一個月能存500,一年就是6000,4年就是24000,再努力點有個兼職什麼的,加上獎學金,等畢業之後揣著兩三萬,想去哪個城市上班就去,因為你已經有租房的第一桶金了。

反觀你的同學,花唄用著,一有生活費就還錢,還完錢手頭上沒現金就繼續用花唄,周而復始是個死循環,如果要買個手機什麼的再一分期就是負資產,那畢業之後租房生活又是要問家裡繼續要,沒有理財觀念,反而花錢的習慣漸漸養成了。

你想想,你們大學花錢買的遊戲裝備也好,買的各種物件也好,能給你產生什麼效益?能給你下金蛋嗎?能幫助你手頭的錢越來越多嗎?

你現在對自己的這種質疑是錯誤的,大學隨意花錢帶給你的只能是經驗和教訓,而並沒有你想像中所謂的享受。

你去大學是學習更多的知識,見更多的人,瞭解更多以前不曾瞭解的事,讓自己更成熟,為以後工作賺錢做準備。

你現在存著錢,就是為了你能有更多的選擇,更自由的生活而打基礎,你現在所謂的享受,只是在不恰當的時間培養你的花錢能力,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有些嘗試只是在拖慢你財富自由的腳步。

和周圍人不同的時候,不要想著去從眾和跟隨,為什麼大部分的財富聚在極少數的人手裡?因為大多數的人只學會了賺錢花錢,而沒有好好觀注存錢,養鵝生金蛋。

覺得迷失的時候多看看理財故事,堅持下去,以後再回想一下,你會為你自己感覺驕傲的。


其實呢,理財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所以也很難給出一個標準答案。


下面分享四個節流小技巧,告別月光,開始儲蓄,馬上學起來吧!


第 1 個小技巧,是請你始終記得金鵝的故事。

你是不是工資一發下來就想著各種買買買,要麼就是用來還上個月的信用卡賬單,等到想起來要理財的時候,才發現基本上沒剩下什麼錢。


所以,對大多數人來,理財路上的第一道坎,不是增加收入,而是戰勝月光。


那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總是存不下錢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先給你講一個金鵝的故事。


有一個農夫發現自己家裡的鵝會下金蛋,並且每天都會下一個,於是他通過賣金蛋讓自己變得很富有。但是日子久了,農夫就很好奇這隻金鵝是怎麼下金蛋的,這種想法越來越強烈,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拿刀子把鵝殺了,最後只發現了一個半成型的金蛋。後來他就再也收穫不了金蛋了。


現實中我們也經常做這樣的傻事,明明可以將錢存起來,看著金鵝一點一點長大,可是還沒等我們的儲蓄產生足夠多的利息,就為了滿足一時的慾望,把本該存下來的錢全部花光。小金鵝沒有了,躺著就能得到金蛋的機會又從哪兒來呢?


所以,在我給姍姍建議的分配比例中,這 30% 的長期儲蓄就是一隻小金鵝。


第 2 個技巧,是找到錢包的隱形殺手——拿鐵因子。


其實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也經常為存不下錢而苦惱,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得知了「拿鐵因子」的概念。


「拿鐵因子」的故事,源於一對美國夫妻。他們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鐵咖啡。一杯小小的咖啡,能花多少錢呢?你是不是和最初的我一樣,對這個故事充滿了不屑。可是,如果我告訴你, 30 年下來,每天這一杯小小的咖啡最後總共累積到了 70 萬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裏,很多可有可無的習慣性支出,都可以算是拿鐵因子。


在姍姍的淘寶賬戶裏,仔細找找,因為這些拿鐵因子,姍姍竟然花了有差不多 1 萬元。另外,像那個買了卻很少使用的名牌包、因為忘記還款而產生的信用卡利息,雖然看似不多,卻像一個隱形殺手,不聲不響地消耗著我們的錢包。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說,「簡七,這些支出雖然不必要,但是我很開心啊」。當然,理財不應該讓我們理性得,連最簡單的快樂都不要了。


但是,如果僅僅為了追求快樂,卻不去思考如何合理地安排和規劃收入,到最後讓自己陷入財務的窘迫境地,這份快樂又真的會是快樂嗎?


因此,我建議姍姍每月拿出 5% 的錢來應對這些非必要支出。


越早去分析自己的收入和消費,就能越早發現我們的錢是從哪裡賺來的,又是從哪裡花出去的。


第 3 個技巧,是先支付自己。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42 節內容

鹽選專欄

好好賺錢:簡七教你通往自由人生的理財課

簡七 2017 胡潤中國最有影響力的財經自媒體 50 強「簡七理財」創始人,亞馬遜暢銷書《好好賺錢》作者

42 小節 | 5 小時

¥99.0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01-13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西紅柿雞蛋拌麪片西紅柿雞蛋拌麪片一本正經 言之鑿鑿胡說八道

成年後的存錢,就和小時候要好好讀書一樣。好好讀書可以讓你見到更大的世界,有更多的選擇,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成年後到存錢,可以給你的未來更多保障,更多自由,更多底氣。


成年後的存錢,就和小時候要好好讀書一樣。好好讀書可以讓你見到更大的世界,有更多的選擇,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成年後到存錢,可以給你的未來更多保障,更多自由,更多底氣。


40歲男人給的建議是需要。我從開始工作就強制自己存錢,已工作18年。所以當遇到困難、疫情、中年危機等為錢發愁,受委屈的時候可以有選擇的權利,可以從容一些,不用有那麼大的壓力。

存錢可以激勵更努力去掙錢,以我自己舉例,80%儲蓄,20%消費。當我月薪1萬時,每月只有2000元,哪會兒單身2000一個月夠用,戀愛+結婚後換了工作月薪3萬,每月就有6000元,老婆的理念和我差不多,她也按類似的方法存錢,我們兩口子加起來一個月有8、9千的生活費。現在我們三口之家孩子上學了,我月薪過5萬,老婆也漲了不少,我們一個月有1萬4、5的生活費。依然保持著80%存款,存款已有小几百萬,我們就有了選擇的權利,也開始規劃以後幾年的生活,過我們想過的生活。

所以多存錢沒壞處,中老年後存款是你和家庭最大的底氣。別過度消費,其實生活中買的很多東西都沒用,或可以有性價比更高的替代品,比如車、手機、衣服、鞋等等,別為了虛榮心而累了自己,而且你會發現那些東西大部分都賠錢,太不值當了。

囉嗦的有點多,手機打字希望對你有幫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