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最佳年齡是指最容易出成果的年齡,是不是三十多歲?二十多歲經驗不足,四十多歲體力不足?那麼為什麼美國名校的教授可以一直到六十多歲還是科研的大牛?


導師大人曾說過 科研的最佳時間其實就是博士期間 因為在這段時間裡你不需要擔心科研基金(導師會給) 不需要擔心研究的目標和問題(導師會考慮) 不需要擔心沒有論文(導師會指導你) 不需要擔心學術圈裡的政治問題(導師會保護你) 不需要考慮情感糾葛(讀博士還想找對象?【手動滑稽】) 你有著大把大把的時間去嘗試新的東西 去學習你喜歡的方向 ……

(所以 有一個好的導師真是在科研路上成功的關鍵之一啊!)

另外 過多的經驗有時候在科研上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因為新人往往對問題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而這些想法說不定可以將問題最終解決掉 所以我覺得其實科研最佳年齡是你有人帶的時候 通常是在博士或博士後期間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人20多歲就聲名鵲起,不過在數學界到了30歲已經可以開始階段性總結了,畢竟菲爾茲獎只發給40歲以下呢。而且菲爾茲獎4年一次,如果到30歲還沒拿得出手的成果肯定沒戲了。

至於說大牛60多歲的時候還能活躍在學術界一線的說法,是你不知道他們年輕時候有多牛。。
現行的科研體系,全副精力在第一線搞研究的恐怕就是二三十歲這個年齡了,到了這個年齡以後,拿到了tenure,當上了實驗室老闆,和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一樣,很多精力就得花在團隊管理,社交等等方面了。


每個學科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比如數學界,太拼天賦了,肯定是「出名」要趁早,大器晚成那是沒有的。別說張益唐,他是運氣不好,人家博士期間就雄心勃勃的打算搞雅戈比猜想,幾乎搞定了。

統計屆差不多,不過沒那麼拼天賦,很大比例是在用功和眼界。博士期間壓力最小,也最自由,大把的時間可以胡思亂想。幾乎所有留在學術圈的人都有個「小本子」,記錄著他們的idea,往往博士畢業後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研究路都大概有個規劃了。學術界和體育界有類似的地方,隨著年齡增大,都是體力換境界。年輕時候精力旺,可以啃硬骨頭,年紀大了就要對這個學科有更深的理解,看問題站的角度就更高了。那些60+的大牛之所以是大牛,並不是因為他們還能搞複雜的理論或者證明,而是因為他們都在做這個學科裏最本質最哲學的問題,引領著整個學科的發展方向
感謝Galois死得早…

科研從小學四年級就可以接受相關科普知識了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