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教科書就算了,謝謝了


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

老實說,這本書毛病一大堆,比如渣翻譯、很多推論都是建立在未必可靠的前提之上、語言比較艱澀(雖然這也是他的一種刻意的追求)、給出的解放的方案不具備可實現性……等等

但是我依然推薦給你

因為這真的是對發達資本主義社會批判,不見得最深刻最犀利,但一定是最爽、最讓你有共鳴的


1.《你的夏天還好嗎?》

第一次看韓國文學就被金愛燦吸引了。

作者沒有華麗的筆觸,用平實的語言就輕易地把讀者帶到她構建的情境中。

她對日常事物的描寫,就像別人的生活被她窺探了一樣。

小人物的無奈、掙扎、貧困、痛苦,她沒有太用力就讓人感受到他們生活的重壓。

城市裡,年輕人的喜怒哀樂,韓國社會面臨的問題,另一國度的我們也在經歷著。

誤入傳銷的女生、努力為兒子掙錢出國的機場清潔阿姨、陷入消費主義的女生……

這是一本看似平靜卻後勁十足的書,在好幾個看完的夜晚,都會不自主地想起書裏的情節。

作者的洞察力的確厲害,像一把溫柔的刀,把現實一點點地剝開給你看。

2.《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的這本書讓我看到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即使在艱苦的環境下,也懂得自娛自樂,為自己的生活增添樂趣,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拯救書荒 | 你的春日書單已到達,請查收!?

mp.weixin.qq.com圖標拯救書荒 | 你的春日書單已到達,請查收!拯救書荒 | 你的春日書單已到達,請查收!?

mp.weixin.qq.com圖標2月書單 | 依舊宅著的2月,都讀了些什麼書??

mp.weixin.qq.com圖標

更多好書推薦,請移步公眾號【好書推薦君】


最初是聽說這本書裏經常「開車」才開始讀的。

《兄弟》——餘華

大家對於餘華的作品可能熟知的多是《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

這本書也是一部長篇曉說。

講述兩個兄弟從建國初期至20世紀初的四五十年間的生活軌跡。

這個時期國家的各種特點也在這兩兄弟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那個時代的苦與難、死與活、血與淚被作者描述的彷彿就在眼前。

用一週時間讀完,卻久久不能忘卻。


提到這個「最」字,不妨進行一個類比。

你問一個人,你現實裏碰到過最漂亮的人是誰?

一個三歲的小朋友,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是媽媽」。

隨著年齡增長,見過的人越來越多,「最漂亮」的記錄也被不斷刷新,甚至到後來答案可能會變成不知道。因為,身材,臉蛋,皮膚,胸…影響因素太多了,見過漂亮的,也太多了。

現在你問最喜歡的書,也是一樣的道理。

隨著你理解能力的增強,你能理解接受的書高度也會增高。而理解能力的增強,常通過更多的閱讀和經歷來實現。

所以籠統地問別人最喜歡的書,不同階段的人會給出不通的推薦,從安徒生童話到厚黑學到道德經,你會眼花繚亂。不如自己多去看,多摸索。

如果你不讀書,你的思想更多來自於你的原生家庭,或者某位對你影響特別深遠的老師。但是通常我們的父母恩師都是很普通的人,如果你不自己想辦法從書裏汲取養分,你的境界就很難突破教你的人。

但是如果你讀書,你的思想高度將是不可限量的。你每喫透一本新高度的書,你的境界也就相應提升了一個高度。

按照你的問題,你應該對文學涉獵還不算很多,先推薦餘華,他對寫作方式和哲理都很有思考,同時作品也夠黃,容易讀得下去,作為入門挺合適。(如果未滿十八週歲請忽略這一段)

加油吧騷年。


《窮爸爸富爸爸》

創造或購買提供現金流的資產能使你實現財務自由,雖然我還沒有,但他讓我重塑三觀。

還有一句話我很喜歡,具體我忘記了,大概意思是:容易的路,越走越難,困難的路,越走越寬。

還有就是如果你感覺累了,乏了,那說明你在路上,堅持住。

謝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