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德式桌游在BGG的前几十位中占据了主体地位,评分数量(间接反映玩家数量)也非常庞大。然而在国内,德式桌游显然不如其他类型桌游受欢迎,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国内德式玩家数量较少。我曾在我们学校进行过调查,玩过各类型桌游的人数从多到少的大致排列为:TCG、聚会、家庭、抽象、美式、跑团、LCG、战棋,最后才是德式。自认为可以延拓到全国范围。2.国产德式作品数量稀缺。国产桌游的主体方向始终是聚会、家庭和定制类卡牌游戏(TCGLCG),近几年也有一些质量不错的战棋、美式和谋杀之谜类的游戏面世,但国产德式却几乎仍是一片空白。因此我想问,德式桌游在中国的热度为何比不上其他类型的桌游?


讲道理,德式桌游在全世界的热度都比不上题主说的其他几种啊。

先说bgg排名这事情。

题主说「德式桌游在BGG的前几十位中占据了主体地位,评分数量(间接反映玩家数量)也非常庞大」,我们看一下按投票数排序的榜单:

这里面能算作德式的就三个:波多黎各、电厂、农场主。

在评分方面,由于网站用户偏重度玩家,德式游戏的排名要普遍好看一些,但也远远没达到占据主体地位的程度。

现在的前二十里面也就七个:4大地秘境,9洞穴农夫,10勃艮第城堡,11火星改造,12波多黎各,13农场主,19电厂。

然后,销量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复制一个我以前写的答案:

冷门桌游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 知乎

一些常见桌游的销量(数据来源:谷歌how many copies of xxx have been sold)

卡坦岛:两千万

卡卡颂:七百万领土:两百万(每个扩展算作一件)七大奇迹:五十万冷战热斗:十万(gmt games自豪地宣布了这个销量)命令与军旗:两万gmt销量下限:五百份(gmt只在有至少五百人预定的情况下印游戏,也就是著名的p500政策)农场主:第一年卖了七万行动代号:一百万大富翁:超过两亿

大五月花号(游人码头译名:奇伍德花季号): 第一版三千份,重印上万

rd games前作的印量如下:keydom:三百份keythedral:六百份keytown:五百份keymarket:九百份大领主:五十万圣石之路:六十万rk的指环王:一百万machi koro:十万

大战回忆录:十万

小白牌(只算基础):上百万波多黎各:07年时三万,12年超过二十万矮人矿工:一百四十万spot it!:七百万璀璨宝石:十五万乌诺牌:上亿我们从未测试这个游戏(我以前的头像就是本作的封面):两千

毛线游戏的销量跟德式从来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面(举个例子:我们敬爱的vc老师今年已经沉迷于codenames圈钱不能自拔了)

此外,我的感觉是近年的德式也没有过去那么德了。

相比于凯吕斯的零随机,和波多黎各的除了翻地外零随机,最近的游戏越来越多地在使用骰子、随机翻出的建筑板块、甚至是暗抽牌这样的机制。

偏卡的游戏在变少,偏刷的游戏在变多。长线策略在变少,轮内收益最大化的短线策略在变多。(对我来说这是好事——像凯吕斯这样的游戏是超过我的舒适区的,特鲁瓦或者间谍元素/密探水晶就很舒服)

一些游戏甚至用德式的经济机制去搭配一个美式的互车主题。

最后是国内市场的事情。

没记错的话,一刻馆的新历史巨轮最后众筹了二十多万,这大概是不到一千份的样子。(然而历史巨轮不算德式,而且历史巨轮有f14平台带来的玩家群体)

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国内没有人设计德式桌游」这个问题了。

以上。


德式来源于家庭游戏,重度是渐渐增长的,到现在逐步稳定下来。所以推广德式桌游,当然要靠爱好者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进程。

因为德式是真的累。。而且不欢乐

德式玩家偏重的多,但是重度玩家也不一定喜欢德式


因为德式太烧脑。第一,德式桌游,也就是策略桌游,一般具有极强的策略性,很多德式桌游每一回合甚至每一步都要思考良久,一些懂桌游的人可能会觉得很好玩,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太难了,很难上手。第二,德式游戏一般都耗时太久,动不动上百分钟,对于非桌游玩家或是没有太多时间的学生族上班族来说时间太长,相比来说,狼人杀等三五分钟就能结束游戏就很适合时间碎片化的人。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第一,德式桌游在中国市场不受欢迎;第二,狼人杀等简单粗暴时间短的桌游受众面更广。


德式玩家虽然比较少,但论忠诚度,绝对是除了狼人众以外最高的。。

问题是,狼人还算是桌游么?

楼上为了唱衰德式把卡坦岛乃至tta开除出德籍实在不可取

任何把卡坦岛视为毛线的行为坚决反对,小伙子你不讲武德,来骗来偷袭我25周年的德式老祖宗,这好吗?这不好。

开除tta德籍更是无稽之谈


个人觉得,跟家庭环境不无关系。家里有棋类游戏基础的,对德式游戏的可接受性更强。有扑克基础的,对卡牌游戏也就更容易接受。而现在,更多人接触了电子游戏,尤其是休闲手游,所以可接受重度就明显下降。

就像很多人第一眼看到GTA都会震惊于游戏画面为什么这么精致,但这只是因为他从小不玩游戏罢了。


德式桌游门槛高 时间长 太难推了

费脑筋的游戏还想成主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