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个问题其实不持什么特别激进的态度。我想表达的就是一点,球鞋文化没什么特殊的。把审视的尺度放宽了看,它就是整个时尚发展的一部分,没了。

有句老话叫「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句话放进球鞋文化,街头文化乃至整个时尚潮流的环境看,如果一定要找一句白话文精准地解释,那就是是 Virgil Abloh 讲的那句「街头已死」。

你肯定觉得莫名其妙了。且不讲这句话怎么能翻译前面那句古文,Virgil Abloh 一个卖街头产品出身的人,说什么「街头已死」?砸自己饭碗还是蹭热度?

其实都不是。

球鞋文化,街头潮流,他们都只是一段特定历史时期兴盛起来的产物。他们的兴盛是所有人用脚投票投出来的。

作为整个时尚大类下的小分类,他们的兴盛会让整个时尚潮流的发展被注入他们特有的气质和内容。然后到了下一个阶段,自然会有新的子类,新的文化,新的内容出来当后浪,出来扮演和球鞋文化和街头潮流一样的角色,来给整个时尚潮流向前的发展注入新的东西。

在这个时候,没错,街头确实会死,因为它有的特点会被注入进整个时尚大类,被吸收消化,从而消除这种边界。

有一个最近这几年,随著社交媒体的兴盛在英文媒体上被讨论的逐渐增多的名词。我翻遍了知乎,唯一一个比较相关的问题下面,除了乱冲塔的就是答非所问的。中文媒体上,无论简繁,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讨论,但是我觉得可以很好的解释近几年乃至整个时尚潮流不断往前的发展方向。

这个词叫 democratization of fashion,中文硬翻过来的话就是时尚的民主化

好好好,白眼收起来,我知道很多人因为这几年大洋对岸在很多领域拉跨的表现听到民主就想翻白眼,但是你先看下去,看完了再翻,好不好,乖。

「时尚的民主化」背后隐含著一种意味。很简单,时尚是给所有人的,所有人都有权利去接触时尚,所有人都可以享受时尚,而同时,大众对时尚也有话语权。

对,我知道最后一句话对有些人可能会有点膈应。

我在知乎的很多个「为什么近几年的时尚看起来变得廉价了,还是以前的时尚高大上呢」的高赞回答里面就看到了这种情绪。你可以想像一群人哀婉痛惜,说现在这帮没文化的愚民不懂美学,不懂设计,不懂时尚,把时尚糟蹋成了什么样子,云云。

李小丢:为什么二十年前的奢侈品看上去要比现在的高级?这是时代滤镜作祟还是审美真的在倒退??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比如像这样的。

我无意去指责上面这种作者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啊,就拿这些时尚卫道士不离口的小黑裙说:

曾几何时,一袭毫不花哨且有著利落剪裁的小黑裙,佩戴造型夸张吸睛的昂贵珠宝的优雅女子,才是奢侈品消费者的标准形象。

这个作者可能不知道香奈儿当年刚出道的时候在巴黎为什么那么受一众贵妇人的欢迎。

在香奈儿出现的那个年代,欧洲的贵妇人是怎么穿衣服的,我随便找一张给你看:

对比小黑裙,看出区别在哪里了吧?

香奈儿刚出道的时候,在巴黎受欢迎,有一个重要的理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了

战争来临了,贵族人家要跑路,贵族以下的阶层要挽起袖子劳动。人在从事跑路和劳动这几种体力要求非常高的活动时,需要更便捷的衣服。像上面图片这种繁复锦绣的衣服,以及下面这种:

是肯定不适合在那个时候强调功能和便捷的场景的。

所以包括香奈儿在内的一大批新式女装受到了热烈欢迎,顺便给后来者铺好了路。

一战被称为女装乃至整个世界时装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不是没有理由的。

所以,我是相当不理解那些说优雅必小黑裙,还要在后面加「夸张吸睛的昂贵珠宝」来论证小黑裙比现在的衣服更优雅的博主。

要优雅,要繁复,要夸张吸睛的珠宝,你去看看1910年以前的女装和珠宝是什么样子,哪个不比香奈儿小黑裙优雅繁复夸张吸睛。

今天你可以拿著 1920 年的衣服厚古薄今,那别人也可以拿更早更高级繁复的衣服论证你所谓时装标杆的小黑裙低贱,「一点都不高级」。我找不到当时(20年代)对香奈儿的负面评价,但是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找上世纪末出道的几个名设计师在刚一出来是怎么被口诛笔伐的。

也别说什么「平民或者不是贵族就没法搞时尚」这种法西斯式的血统论,你查一查香奈儿或者任何的名设计师,成名之前是个什么家庭出身,就知道这种谬论糟糕在哪里了,根本没几个是所谓的「富人」或者「贵族」,甚至有的离小资产阶级平民的标准都还差一点。

同时我也懒得去反驳秀款和实际被穿上大街的款会有什么差别。选择性的拿一些夸张的图出来谁都能干,在任何一个年代都可以。

这种卫道士丢出去的标枪每一根最后真的都会插到自己身上,然后卫道士们也就这样了。

所以,讲了这么多,我想说什么?

我反过来提问吧。

美,是有统一标准的吗?

在你眼里好看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就一定好看吗?再进一步,时尚和美,是多元化的,还是只有统一标准的?

好的标准是什么?是最多的人喜欢,最多的人觉得好,大众觉得好,还是少部分人觉得好。

你用脚想一下都知道答案是什么。

既然美天生就是没有统一标准的,时尚是多元化的,包容的,开放的,那么时尚的民主化就自有其道理在。每个人都有权参与进来决定自己喜欢的是什么,自然而然地决定时下的潮流是什么。

这种民主化的过程把很多人奉若圣经的小黑裙,川久保玲和 「90 年代优雅华贵前卫的时装」推到了前台,推上了浪尖。

现在把街头潮流和球鞋文化推到了这个位置上。

所以不要觉得」潮流就是跟风和无脑的「。如果只有你喜欢的潮流才不是无脑跟风世风日下,你不喜欢的都是无脑跟风世风日下,这叫双标,你只是爱那一种特定的流派风格,并且积极地排斥其他而已,没了,你从某一种程度甚至是个守旧主义者。

有人要我举个潮流民主化的例子,好。

去找一找美国或者欧洲国家上个世纪早一点,大概1900 - 1950 年的,有人在路上走的街景。你能很明显的感觉到,男士的著装都有一个比今天多出来的物件。

帽子,遍地都是的,帽子。

为什么在那个年代,一天只要人在外头就得带著帽子,理由有很多。但是根据多个地方的考证,有一条男人们在 20 世纪戴帽子的情况变化,有一条很有意思。

那就是,1940 年后半期的大街上,你能看到更多的头发和秃顶了。这一代人戴帽子的数量,相比他们的父辈有很显著的下降。他们的父辈戴帽子的数量,相较于他们的爷爷辈又有著很显著的下降。

原因在哪里?

原因在实用性。

我举个例子。1950 年,美国开始兴修大量的基础设施,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高速公路和马路。车也开始广泛的进入人们的生活里。如果你开车的时候戴帽子,大多数人会是这么个样子:

是不是很不舒服?

这样的理由还有很多很多,卫生,室内工作的增多....等等,再加上相当一部分年轻人们普遍对上一辈的衣著习惯有天然的抵触,帽子在民间逐渐式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一个更舒服简便的生活方式变革。

这个状况一直持续了很久,帽子的式微在民间也是一路潜移默化的进行了下去。直到一位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可以被称为「带货大神」的老兄出现。

正值盛年的,所有当选总统里最年轻的,有一张帅脸和可观发际线的花花公子:肯尼迪。

JFK 据说是第一位在自己的宣誓仪式中途脱下帽子的总统。当时正式场合的著装是个什么情况,我给你看一眼:

然后就完事了,JFK 后期的很多照片,不仅他,你可以发现他身边戴帽子的人也显著减少。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在一些帽子爱好者眼里,肯尼迪总统是杀死戴帽子时尚的头号罪臣。但是你考虑一下时代背景和逐渐演进的用户需求,你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水到渠成的事情,大众的配合和台面上 icon 人物的引领缺一不可。

帽子在男士潮流中的逐渐消亡式微,完美地反映了潮流民主化进程的特征。浪潮往前走,人们有了新的需求和想法,新一代的人成长起来去改变他们父辈固有的传下来的穿衣风格。

跳到现在,我经常看到一个语气比较痛心疾首的问题是:「为什么高大上的奢侈品豪门会去跟低贱的运动品牌 / 街头潮流合作?为什么他们会请潮牌的设计师入主?为什么他们自己都开始做起了运动鞋和帽衫T恤?「

我给的答案,在一年之前会是」年轻人喜欢「,在现在,是」潮流民主化在社交网路加持下的必然结果「

我一步步解释。

在社交网路出现以前,时尚是带有严格的阶级性的。少部分人,比如说时尚杂志的编辑,比如说某一个专栏,比如说报纸,比如说专题的电视节目,垄断了时尚的话语权。

我不会去质疑这些人的专业素质,但是有一点是需要指出来的:这种在话语权上的集权,和时尚这种主观性极强的领域是天然相悖的。

在那个年代,普罗大众缺少一个有效的发声和反馈的渠道。而在社交网路时代,人人都可以对一件时尚单品评头论足,人人都可以冲进评论区激情敲键盘发表意见或者做梗图,人人都可以在nice这样的晒图社区上成为时尚达人,而不像以前只有少部分人有这种权力。

我举个例子吧,有人记得巴黎世家做的这个中国特供么:

出来的时候整个中文社交网路都充满著欢乐的气息,大部分中文环境里的用户都会觉得这个系列是明显拍马屁拍到脑袋上的产物,这种气息「一点也不中国」。然而,在某些明显是从旧时代来的,高贵的潮流媒体眼里:

你不喜欢就是你的问题,因为你收入少,所以你低贱,你没有资格对高贵的奢侈品牌有意见。

如果要是换在纸媒时代,部分人在杂志上看到这个」月薪不过万的人嫌弃巴黎世家廉价「,立刻就会开始觉得」啊,是我自己的问题「,然后顺从著这种话语权集权的洗脑,臣服在少部分人掌控的时尚体系下。而今天就不一样了,你动动手指上到社交网站,你会发现你不是一个人,还有很多人觉得巴黎世家确实是没做好。

在纸媒时代,你也没有什么能够反击的办法。人家有可以在报纸上发文的机会,你有吗?现在,冲进评论区吧,或者自己做一个自媒体也来写稿,就这么简单。

时尚的发展本身是一个从少数人到多数人的过程。连奢侈品牌都是这样,有的百年老店,一开始只是给少部分贵族阶级甚至皇室专供的手工私房,到了后来客户的群体变成了小资产阶级,最后扩展到全民只要有能力都可以买的程度。这也是民主化和大众化的过程。

所以,在有的人眼里「冲上球鞋平台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种绝对不值得提倡的荒唐行为背后,也是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在的。慕贵是其一,其二则是在开放的,全民参与而不是某几个私人店就定了价的市场环境下,同样是一个原价,这双鞋的二级市场价格就是可以鹤立鸡群,那么在背后这双鞋一定是有其优越和超人的地方的。

如果你这双鞋,大众真的讨厌的话,货量再少也炒不起来。如果要是真的形成了全民的狂潮,发一百万双也可以价格高的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有的人又要说了,全民参与,那就是暴民政治,完全混乱的堕落,这对这个圈子和领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这些人一定是当时尚 icon,名校出身的设计师们不存在,当老牌的品牌们不存在,以二极体的思维直接认为全民参与就完全消灭了以前的寡头和豪门。

全民参与并不代表是「暴民政治」和「混乱堕落」,全民参与代表了新鲜的血液,更多元化的角度以及更良性的互动。普罗大众和品牌,社交网路红人和普通用户,专业大拿和民间大神....等等等等,多种不同的角度都会走进这个领域的辩论场里,去吵出和决定当下的热点和行业的走向来。

而我见过一个最大的关于时尚圈的谬论,就是大众让时尚混乱,所以时尚堕落了,还有人一本正经的拿政权不能混乱出来类比。

但是时尚本身的存在跟政权就是两种极端。政权强调的是秩序和效率,而时尚强调的则是多元化和自由表达,把有效和有序性这两种对政权的要求放到时尚上来,简直是大谬。

我一直觉得,认为时尚分贵贱,需要被少数的专业人士把持,大众就是愚民,需要等待「美学的教育和开化」才有资格谈论时尚的人,最适合他们的终极时尚,是这样的:

说到底,全民参与,并不是要完全消灭某些人的话语权,而是丰富话语权。这对是时尚领域这个本身就倚重多元化的地方,是百利而害小的。

如果要是大众的走向真的脱轨了,那么一部分时尚 icon 和专业人士的作用就应该要凸显出来,用他们的才智把所有人拉回正轨上。而如果要是少部分人想强行施加自己的审美到所有人身上,那么他们也会受到公众强烈的反弹。

如果要是这件东西多数人喜欢呢?那么他就变成热点,受人追逐。

如果要是这件东西少数人喜欢呢?那么他就变成小众,他也有存在的意义,而不是直接被人消灭掉。

再回到球鞋文化本身。

Riccardo Tisci,Jerry Lorenzo 和 Virgil Abloh在不同的场合都讲过类似的话,翻译过来大致就是,看著 Air Jordan、阿迪达斯和 Supreme 长大的一代人,在进入这个行业以后会把 Air Jordan、阿迪达斯和 Supreme 的血液和特点带进这个行业里。

球鞋文化在美国已经源远流长了几十年。从五六十年代加州海边的定制滑板鞋店,到 90 年代 Supreme 在纽约扎下第一个据点,到 2015 年后街头与运动品牌全面走强,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所以之前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中国没有 Supreme 这样的街头品牌,然后问题下面立马有人开始全盘甩锅怪审查。怪审查没有错,但是你要看到韩国在审查严格程度偏低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 Supreme 这样的街头品牌。而日本,同样是审查温和,却也出现了一大批在国际上一度可以和欧美分庭抗礼的品牌。审查并不是中国没有出现 Supreme 这个级别品牌的理由。

最核心的问题其实只有一条:缺乏原始的资本与文化积累。

中国现在,满打满算到街头和运动品牌文化开始进入市场并且接近主舞台,才将将二十几年。虽说社交网路的传播可以加速这个进程,但是这不代表人家超过半个世纪的积累发展,是我们二十年就可以一笔带过的。不是这样的。

我对中国球鞋乃至整个街头文化的发展只有一条态度:给予其时间,给予其空间,然后抱著手站在一旁看就好了。真的要去探寻什么「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问题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就跟要去细究文艺作品的三观正确与否一样无聊。

到了最后,球鞋文化,街头潮流,运动品牌,是几乎一定会退出主流交棒给下一个传火者的。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就过时了,失败了。就好比你上学上到研究生,找到了年薪百万人生赢家的工作,但是这不代表你只需要上研究生就好了,前面的小学中学都是不必要的失败的。

所以,简而言之:球鞋文化,街头文化,运动品牌,就和之前你能说出名字的所有的时尚名品 icon和文化现象一样,都是潮流时尚自然发展的产物

以前是别人,现在是他们,将来还会有后来者过来参与到这个行业里并且改变它。而受益的会是普罗大众,决定这一进程的也会是普罗大众,因为潮流民主化和全民化的过程是停不下来的。

有些人在说「时尚从来都是一个圈」,但是时尚从来就不是圈。他是高铁,一直向前,走走停停,有人上车有人下车,川流不息。

我也懒得去在知乎回应什么「球鞋文化就是消费主义洗脑」这种问题。

因为一,球鞋文化还真就是消费主义洗脑。二,在这种问题下面看到很多先骂球鞋是消费主义洗脑,转头就去点赞车表高跟鞋奢侈品珠宝首饰回答的答主之后,我也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一张图回应就好:


「球鞋文化」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球鞋,或者说,各大品牌的鞋类产品,本质上来说只是日用品。如果只是从字面意义,或者说生活消费的角度去理解「球鞋文化」这件事,就会觉得这是个伪命题,就像你很难拿著洗衣粉说它也有自己的文化一样。

但如果你对球鞋(这里就统称球鞋),你就知道「球鞋文化」是真实存在的。不仅如此,还可以很清晰看到两种不同的球鞋文化分类。

一类是针对品牌和产品的研究和体验,最终形成非常硬核的产品文化,以及对品牌的尊重和热爱(当然也有最后因爱生恨的)。球鞋这个产品,从科技的发展,到鞋面材质和结构的不断变化和丰富,再到不同时代的丰富流行元素,承载著非常非常丰富的信息量。从任何一个角度去切入,都有学之不尽的信息量。

比如鞋面材质的变革。从尼龙,帆布,到皮质,然后网面,工程网面,织物,等等,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新材质,不同的新材质也为当时的运动员提供不同类型的功能支持,这中间有很多时代的因素和加成。更别提很多「先锋性」,或者无法投入量产的材料。

单就这个,就有人琢磨几十年。

另一类是「球鞋文化」的主流部分,即在和其他文化或者领域进行融合与碰撞之后,诞生出以球鞋为核心,或者以球鞋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现象。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篮球。这应该就不需要我多说了。

举个小众一点的例子,阿迪达斯 ZX。

ZX 系列在欧洲一直很受欢迎,那和当初在伦敦和柏林影响力巨大的 2nd Summer of Love 有著很紧密的联系。那时候有一双 ZX 来跳舞,几乎是必须的。1988和1989这两年,对 ZX 至关重要。

所以,如果在一个地区的「球鞋文化」想要繁荣,要么就是当地的人喜欢研究产品本身,喜欢专注产品的细节,选用和搭配(比如日本),要么就是当地整体的运动,艺术和音乐等主流文化发展得很好(比如美国)。

二者有其一,都会诞生出非常美妙的球鞋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球鞋文化,还会反哺社会主流文化和亚文化,自然是好事。

顺便提一句,已经说到这里了,国内为什么没有「球鞋文化」,原因应该很清楚了吧?


你不能问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我在另一个为什么要穿AJ1的回答里疯狂yygq嘲讽那些根本不了解球鞋文化却十分爱拿几个经济学辞汇来指指点点的懂哥们。

因为球鞋文化在美国存在了快40年了吧?

在中国呢?还不存在。

因为咱们的所谓热爱球鞋文化的人们还没有去爱的「能力」。

这个能力需要时间沉淀,需要中国市场和品牌方拥有更多的合作和了解。比如在Nel哥的回答里提到的「Ultraman dunk」

这是Nike在充分了解到日本消费者和滑手们对于dunk的喜爱,之后为了能让球鞋拥有更多的文化价值 Nike才开始了对dunk和日本市场进一步的铺排。

而咱们客观上,还处于类似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阶段。

一方面是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我们国家的消费市场有著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比如贫富分化,地区差异,这就导致耐克阿迪不能以简单地以国家层面开展大量的文化铺排(当然如果你认为这完全是割韭菜,那这就是典型的我前面说的,品牌和市场互相了解还太少。Nike不够了解我们,而我们对Nike的了解程度也无异于盲人摸象)所以Nike也只能找符合其目标消费级别大城市,因此我们可以见到Nike的001。而这导致的就是市场被彻底割裂开,大城市消费者眼中有球鞋的文化,而且也愿意了解和购买自己心怡的鞋款(而其中大部分并不贵,尤其在19年市场开始慢慢冷却之后)

但是在耐克无法铺排到的二三线尤其二线城市。球鞋文化就彻底无法被理解,并成为了这批消费者(又或许不应该叫做消费者)口中的韭菜文化,又或者简单地把今天的球鞋还在单纯地与运动成绩挂钩。

80年代的时候阿迪也是仅仅把鞋子与成绩挂钩。后来结果我们也知道了。

而市场被割裂之后,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们能够接触到球鞋的渠道,只有诸如滔博等经销商运营的正价店铺,又或者是,Nike拿来清库存的奥特莱斯。所以今天所谓球鞋文化被知乎诸君拿来口诛笔伐,我是一点都不意外。

而中国市场的另一个特征就是极其浮躁,消费者对球鞋文化并不理解(所以我并不反感去批判,但是你得批到点子上)并且也对所谓的街头,潮流,复古等等辞汇的认识也十分肤浅,而这种肤浅客观上就成为了品牌营业额增长的强心针。

而更有趣的是,这种浮躁配上配上前面说的市场的割裂,和《后浪》引起的对社会阶级固化与内卷的激烈讨论。球鞋文化自然更不会轻易被认可。

因为当我们渴望著公平,却被现实中「后浪」们的「选择权」,和自己的996一次次鞭挞之后,我们更不会去喜欢上一个客观上为「割裂」(主要是市场)而添砖加瓦的Nike了。

但如果您只是觉得耐克是在打著文化幌子恰烂钱的话,那您最好也别打著批判韭菜们的幌子去排泄自己的戾气,靠著骂韭菜来搞精神胜利法的那一套。毕竟有四个字叫「又当又立」。


另一方面,也是发展阶段的问题。

中国市场在Nike的占比约莫是二成有余不足三成。与北美基本盘相去甚远,也低于阿迪达斯的三成多。

也就是说 即便到今天我们也可以把耐克的中国市场理解为「蓄势待发」,Nike其实还在蓄,因为这块市场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仅仅在大城市打开突破口 然后做点CNY

这可完全称不上「发」这个字。因为我们还看不到Nike能和一些国内明星有著多么深度的合作(不管体育还是潮流,话说除了EDC咱们有够份量的潮流明星吗?),而且我们也看不到耐克阿迪对中国市场能有多深的了解。

寿鞋1
寿鞋2

同时 问题还有很多,球鞋文化不是单独的存在 它与街头文化,嘻哈文化,潮流文化等等都有著密切的关系,咱们不止是球鞋文化很初级,前面提的这几个没有一个不初级,前有亦凡放电,后有「国潮」打版(我就不点名了,点不过来)


尽管说了这么多不算积极的东西,可我依然是看好球鞋文化和潮流在国内的发展。其实如果我说的露骨一点的话,就是两点吧。

一点是了解和喜爱这类文化的人没能占据话语权,这个需要时间,毕竟等00后们长大,话语权问题也就不大了。

二是打版的国潮和莆田贩子们还算不错的生意,这意味著通过潮流表达自己再加上一部分的虚荣心是让每个这一代年轻的中国人都欲罢不能的东西。如果用「人心向汉」来形容,那这东西就是「汉」。

这也是为什么在确实有人不看好优衣库x碧梨x村上隆的三方联名依然被抢了个空。现在还得加价买。因为当我们能有机会去填补阶级壁垒造成的心理损伤时,我们一定会去填补,这次联名就是,后浪们买的起,而我们普通人依然可以。


所以这也是我认为就算人们反对著被割裂,反对著固化,并且中美大环境也对球鞋文化发展不利的情况下,球鞋和潮流依然会在不算远的将来能够有一个不错的发展。毕竟土壤的面积够大,土质也足够肥沃,并且我们也看到了嫩芽。

就算很多人会认为这是韭菜芽,那我也不会太在意,毕竟跟被情绪和爱国节奏蒙蔽双眼的人,确实没什么好聊的。


别啥都扯文化,球鞋文化不存在的。冲冲冲,炒炒炒就完了。同一双dunk去年700无人问,今年3000以上全民冲。

叫炒卖文化更适合一点,没有人在乎鞋的故事,没有人在乎好不好看。只在乎谁带货,货量多少,能赚多少。

说白了,贵的就好,就能穿,就有面。穿的不叫鞋,那叫排面。


谢邀二位

这个文化不能称为文化,是一种风气,为数不多的球鞋收藏者爱好者,为数更多的虚荣者和幕后主使营销者掀起来的一种风气,亦正亦邪,但更多的时候邪劲更大。

篮球鞋火起来,NIKE功不可没,N的AJ更是其中的主力,AJ是营销成功案例之中的典范,很多人甚至不知道AJ其实是N从阿玛尼手里买过来的,安给了Jordan做Air Jordan,这个发展的历程很复杂,网上有比较详细的,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但他们成功的关键手段,就是,把球鞋打造成文化,攀著拽著各种美国流行文化,青年人所喜爱的个性张扬的,去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球鞋的圈子,去鼓起一种以拥有自己球鞋为光荣的风气,逐步让这种观念扩散并深入人心,现在又有鞋贩子假鞋贩子进行二次炒作,这股风刮的愈发的有劲。

归根结底我觉得就是年轻人思想上的一种不成熟而已,喜欢贵的潮的觉得提升了自己的价值,没活多大呢就喜欢谈情怀,还是跟流水线下来的工业产品谈情怀,其实过几年尤其是工作了一忙就没这些事了,这方面的消费主体也在大学生和部分中学生上,很少有见某企业三十二岁的某正科级夜里排队抢首发,所谓球鞋文化本身不是文化,不是个好风气,但也没有多大危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